四年前只是“借票”给绿营:两届台湾大选中,“超越蓝绿”的选民侧写
「柯文哲主要的选票来源,是一群“在2020年票投蔡英文、而在2022年就没投给民进党的选民”。」
谢达文
如果单论2024台湾总统选举结果,有两项最重要的头条:首先,民进党的赖萧配守住总统大位,完成台湾民主史上首见的执政党三连任;相较2022年民进党在县市长选举大败,支持者心情普遍低迷,这次选举的气氛显得非常不同。同时,柯文哲虽然票数一如预期垫底,但主打“推倒蓝绿高墙”的他,也有369万票的表现,成绩介于2000年宋楚瑜(466万)与连战(292万)之间,仍是台湾政坛和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这两项头条背后所隐藏的讯息,必须配合历史资料、分析大选数据才能发现。柯文哲看似横空出世,但要了解他的支持者究竟从何而来,其实得“往后”退一步,与十几年前、也就是上一阶段的蓝绿竞争状况相对照。而这一个故事,很可能要从一群很特定的选民说起,才能更具体、更精确地描绘柯文哲支持者的社会基础。
这篇文章将从目前有限的数据中寻找初步线索,尝试提出合理的假设,并建立以下的图象:在政治观点上,这群选民从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自己和身边的人对民进党的态度相对冷淡,因而采取观望、疑虑的立场,也可能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少有政治参与的经验。而这些观望、疑虑和冷感,也可能承继自旧时代下“民进党激进暴动或贪污腐败”、及“不要管政治,政治只是吵吵闹闹”的观点所致。但同时,这群年轻世代对国民党不乏恶感,他们不少人也是传统蓝营基层组织、动员力量无法触及的一群人。
所以,与其将这群人简化为蓝绿,不如将他们的政治历程拉长来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对民进党本来就不特别认同,对国民党也不具好感,但在2016年和2020年,他们当中已经有投票权的那些人,由于感受到中国的威胁而彻底不相信国民党,因此把选票“借”给了民进党一次、甚至两次。
然而,在2022年的地方选举中,因为大环境缺乏这样借选票的理由,加上民进党2016年来的执政成绩及公共沟通仍未改变他们对民进党的想法,他们因而将选票“收回”,但多数也没有投给国民党的县市候选人,最终可能投给第三党,或是干脆不投票。到了2024年总统大选,柯文哲的政治修辞切中这群人对政治的想像,让他们愿意出门投票。
这样的选民图像描绘,有助于我们了解此次选举与2020年和2022年选举间的演变——从号召力角度来看,2024年民进党虽然胜选,但号召力与2022年的相距不远,仅仅“稍有进步”,而与2020年的高标差距极大,这显示2022年和2024年民进党的选情,其实是“借来的选票还回去(2020)”,此现实也指向民进党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能不能让这些曾经“借出选票”的选民愿意再度回头。
当然,由于目前只有区域层级的资料,缺乏个人层次的问卷调查,必须指出所有的推论都稍嫌大胆。然而,这些各区域的数据资料至少提供了一组线索,去推测各阵营各自号召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