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台湾人?新住民和新二代的身份认同与政治参与之路
「台湾新住民及其子女已快破百万人,但新住民议题仍未得到主流关注。」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1月13日,台湾大选日,投完票后,21岁的林廷宇从台中搭车只身北上,赶往位于台北市的民进党竞选总部与朋友们会合。抵达时,竞选总部附近已封锁交通,现场已有数万名支持者舞台萤幕上,民进党总统票数一直持续领先对手阵营,现场传来热烈的欢呼声;但林廷宇发现,自己支持的选区立委在落后,心情有些低落。
林廷宇是一名“新二代”。从2016年新南向政策开始后,新住民、新二代这样的用词才成为台湾社会主流使用的名词。过去被称做“混血儿”或是“外配的子女”的他们,如今成为政府眼中的“新南向小尖兵”。在政策鼓励之下,他们从被台湾社会排拒、歧视的外来者,成为政府眼中炙手可热的人才。
新二代就像是在两国中的夹心饼干,生活在台湾,却与陌生又遥远的“母国”息息相关。这些年轻的二代与来自异国的母亲们又大有不同——母亲们大多想隐身在台湾社会,低调再低调,只拚经济不管政治,甚至不愿去投票;但新二代们很多对政治仍抱持理想,希望透过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寻找自我认同,改变社会对移民与二代的观感。
根据移民署统计,2023年,台湾新住民的人数超过59万人,取得投票权的人数约有29万人,其中,中国与港澳移民合计为15万,接著以越南11万人为最多;而具投票权新二代约有40万人。换句话说,台湾新住民及其子女已快破百万人,而有投票权的人数占据了台湾选民近4%;纵然数量可观,但在本次大选中,新住民议题并未得到更多关注。虽然几位候选人多少提出针对新住民的政见,但譬如在总统大选辩论的时刻,就未曾被任何候选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