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ats》剧评:金钱买不来幸福,但可以治病
「《Expats》对这些角色身在的城市或文化没有兴趣。它展示了一个极其浅薄的城市印象。」
特约撰稿人 Sean Tierney
《Expats》中有一幕被收入了预告片,妮可·基德曼在一家小面店里跳舞,配以 Blondie 乐队的歌曲《Heart of Glass》。我在香港生活和工作了近二十年,尽管我大部分时间都只在九龙和新界度过,而这些角色看起来对这些地区的经验和了解近乎零。在我所居住过的香港,任何一位白人女性在餐厅里放荡地跳舞和唱歌都会毫不客气地被告知“收声死鬼婆!收钱,走捻开!”,这些人活该。
这一场景明显且令人尴尬地致敬了王家卫。在第三集中,可能生怕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场致敬,有人在背景对话中提到了这位导演。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用英语这样做,至少具有逼真感。王家卫的大多数电影初时在香港并没那么受欢迎,许多西方人情绪洋溢地向我们保证王家卫捕捉到的正是这座城市的精髓。在香港,包括我在内,很少人愿意花两个小时观看梁朝伟一言不发地冥想生活的意义,一边抽完一支香烟。欧美的艺术片观众却为此着迷。
这种自以为是的“艺术”在制作和消费过程中都充斥着自大。因为其中涵盖着某些转瞬即逝的价值,便期待观众用好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地观看电影,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自大。
王家卫坦承他的电影中几乎没有故事,创作倚仗剪辑多于拍摄。因此,他的电影很容易引起不同解读;既然电影本身几乎没有呈现什么意义,观众可以自行解读。一些人以为他们理解了不为人知的东西,居高临下地想,甚至说出口,批评别人不懂王家卫,但当然他们是懂的。这种自以为是的“艺术”在制作和消费过程中都充斥着自大。因为其中涵盖着某些转瞬即逝的价值,便期待观众用好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地观看电影,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自大。在这方面,《Expats》成功地完成了对王家卫影像创作的致敬。
这部剧充满了同样的傲慢自大,既来自其角色也来自幕后。就像苏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一样,《Expats》希望我们关心并同情角色,而这些角色却不愿意关心周围的人,也不关心这座城市。这些影像创作者甚至期望观众毫不过问他们的特权,就像对待他们创作的角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