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素”失效,“疑美论”四起,台湾大选后中美台的下一步
「大选期间,台湾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上升,但这并不意味著台湾人会更加亲近美国。」
林夏如 费凯琳(Caroline Fried) 黄思为;Evelyn Yang 译
【编者按】本文源于作者林夏如、费凯琳 (Caroline Fried) 与黄思为于美国著名中国政治经济研究期刊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上发表的论文〈2024台湾大选:中、美、台未来何去何从?〉(What Taiwan’s 2024 Election Means for China, the US, and the Future of Taiwan),该期刊由知名中国研究专家、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裴敏欣教授主编。端传媒获作者授权,独家首发中文版。
【前言】2024年1月的台湾选举,聚焦在国内政策,而非国家认同或两岸关系,为历史上首见。各政党总统候选人提出的政见立场相近,皆支持保护台湾主权并拒绝与中国统一。而台湾国内的问题,如居高不下的房价、停滞的工资、人口老化、能源供应不稳以及难以维持的社会福利等,也成了本次选举的热门议题。
尽管这次选举中民进党迎来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但立法院呈现“三党不过半”的局面。北京不太可能停止对台经济胁迫和军事扩张,但它仍须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赢得台湾人民的支持。
同时,相较于对中国的看法与立场,台湾疑美论的声浪与日俱增。美国虽然加强了与台湾之间的政治关系,却没有连带提升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没有提供实质的经济利益。由于这次选举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获得立法院多数席位,台湾不仅无法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进行利益平衡,在加速政策调整与实施上,可能也会遇到阻碍。
自1996年台湾首次实施总统直选以来,大选的焦点一直都集中在国家认同和两岸关系。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1月13日的总统大选将重心转移到了国内政策的讨论上。
三名总统候选人都在台湾出生成长,他们既没有扎实处理两岸关系的经验,也没有外交政策的历练。有鉴于现在台湾选民大多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因此总统候选人的外交政见不再有显著区别,皆锁定保护台湾主权,拒绝中国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方案。
同时,选民呼吁候选人优先解决台湾的“高收入陷阱”问题,包含房价过高、工资停滞、高龄化人口结构、低生育率等。随著新政府在三大党之间分裂,我们可以预期接下来四年会面临什么挑战?这次选举的结果对中国和美国又会有什么影响?
大选结果与教训
在这次大选中,共有1950万具有投票权的选民,其中高达1400万台湾民众参与投票,投票率接近72%。本次总统和立委选举的结果也反映出台湾成熟民主体制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势。
首先,民进党的连续三度执政,确定了台湾外交及对中政策方向。现任副总统赖清德以40%的票数赢得总统职位;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获得33%,而2019年创立台湾民众党党主席柯文哲,作为国民党和民进党之外的选择,也赢得26%的得票率。这次的选举结果与选前的民调预测相近,赖清德以小幅差距胜出,与蔡英文在2020年或2016年时的“大胜”相比下有不小落差。
第二,立法院选举结果没有政党单独过半。立法院共有113席,73席来自单一选区的区域立委,34席则是按政党票比例分配的不分区立委,由各党提名的“不分区名单”中出任。剩下六席立委选自占台湾人口约莫2.5%的原住民。今年民进党赢得51席,国民党赢得52席,民众党八席,泛蓝的独立候选人赢得两席。这样的结果也代表,除了民进党失去了在立法院中持续长达八年的多数优势外,目前也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具有通过法案所需的57席。
不过,许多选民乐见民进党失去政策制定垄断权,而这也反映出自2016年以来,选民来对民进党治理的不满。赖清德政府未来无论是在制定外交或国内政策方面的授权,效力都会减弱。如果各党无法达成妥协,法案就必须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通过。
第三,与以往的选举相比,中国的看法并非今年台湾大选中的主要焦点。部分原因是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基本上已经十分巩固。自2009年以来,台湾大多数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只有不到5%的人口仅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同时,多数人也对维持台湾现状有共识,大约有87%的台湾人支持维持台湾的政治自主性,既不主张与中国统一,也不主张独立。
随著身份认同的分歧不再如过往明显,选民也变得更一致地支持台湾维持现状,今年选举中三党候选人在中国政策上显得更“中间化”。国民党和民众党都主张与中国维持和谐关系避免战争,但他们也努力不显得对北京过于友好。
事实上,选举前几天,前总统马英九表示,台湾民众必须在两岸关系中信任习近平,导致该党立即与马英九保持距离。而民进党主打台湾政治自主、“抗中保台”的竞选策略,效力也已不如以往,赖清德也试图淡化他过去的台独言论。今年1月台湾民意基金会(TPOF)的调查发现,在希望维持现状的受访者中,只有23.5%投票给赖清德。但在四年前类似的民调中,却有超过42%的人将票投给蔡英文。
第四,新的第三方阵营(民众党)获得了寻求蓝绿阵营外选择的选民支持。虽然赖清德和侯友宜仍有保住基本盘,但柯文哲则赢得了蓝绿两派选民的支持,民众党的候选人在立法院赢得八席不分区立委席位,其他所有小党则全部出局。
在台湾选举中,非蓝绿的第三方常扮演著关键角色。例如在这次大选中,民众党获得支持,就是因为在许多选民认为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是建制派政党。即使民进党从1970年代以来因著反建制抗议运动而声名大噪,但这些历史并非全台约莫100万首投族的共同记忆,民进党也因此不再被他们视为一个改革的政党。反之,柯文哲的竞选活动则在住房、税收和劳工改革等问题上与年轻选民产生共鸣——这些国内政策是民进党过去八年执政以来,累积最多民怨的部分。不过,柯文哲在总统大选所赢得的票数,与民众党的立委候选人相较之下多上许多,这也意味著该党须在柯文哲本人的光环外创造声势。
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对本次选举发挥了显著作用。赖清德选票基本盘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的群体、蓝领劳工、农牧业选民等。今年,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则是白领专业人士、学生、大学毕业生和34岁以下选民的首选。相比之下,过去两届总统选举中,大多数年轻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选民,则是都选择支持蔡英文。
在选后民调中,国民党的侯友宜除了赢得许多家庭主妇的选票外,并没有在任何社会经济或人口组别中领先。这也意味著国民党国家领导层身份危机。侯友宜试图将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向中立靠拢,高喊捍卫台湾自主权,但在这个议题上,他很难与本身更具有说服力的民进党竞争。不过,与2020年相比,国民党今年多赢得了14个席位,这也间接反映出民众对民进党的不满,以及国民党强大的地方派系势力。
这些结果反映了台湾社会中既有的裂痕与分歧,也预示著未来政策制定的艰难。未来四年,国会其中两党将不得不合作来通过任何法案,但目前为止,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合作仍是未知数。新当选的国会2月1日首次召开会议选举立法院院长时,51名民进党立委和54名国民党和亲蓝立委按党派投票,而八名民众党立委则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弃权。国民党籍前高雄市长韩国瑜因而顺势接下立法院院长职位。2月29日,立法院常委会也举行召委选举,两名召委会决定法案的优先审查顺序。蓝绿两党基本上只投票给自己的立法委员,从而将民众党排除在立法院议程设定之外。因此,未来四年,厘清政策法案的优先顺序并运用财政资源制定和推行相关政策将会成为主要挑战。
台湾新政府政策重点领域
今年选举主要涉及台湾所面临的高收入陷阱,连带而来的主要结构性治理难题。三名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皆同意将优先处理的政策,包含提供可负担的住宅、解决生育率下降、为老年人口提供协助、实现永续能源组合和改善人口健康。尽管每个政党皆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住宅、长照和医疗改革,仍是新上任的政府可能与在野党达成共识的议题。
无可否认的是,即使在同一政党内,要制定满足所有人的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平衡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包含不同年龄层的选民,对有效的政策制定来说有其必要。对于更具争议的政策问题,包括能源永续、政府财政纪律和立法院改革,行政和立法部门则尚未达成共识。没有民进党的全面执政,潜在的党派政治僵局将限制台湾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韧性。
三名候选人都强调了提供住房、改进长照和推动医疗改革的必要性,他们在竞选活动中也提出了不同政策。台北身为世界上房价最昂贵的城市之一,房价所得比为15.7,超过了纽约(7.1)和伦敦(8.7)。房屋租赁市场同样让人难以负担,有时甚至得“你争我抢”,对现在年轻人在生活上产生莫大冲击。
赖清德竞选时提出了“百万租屋家户”计划,盼透过政府的一般预算资助,建造和出租社会住宅,并提供政府租金补贴。同时,侯友宜和柯文哲提出的住房政策,则是要透过税收改革和私营单位资助来解决。另外,有鉴于2025年台湾20%的人口将年满65岁或以上,所有的总统候选人针对台湾迈入“超高龄社会”的问题,包括因长照人力不足而上升的家庭照顾压力,都提出了计划来应对。然而,各党须针对财务和劳动力资源达成一致共识,例如赖清德提出的“长照3.0”政策,将由公共预算挹注。这项政策就会需要在野党的支持,才能在立法院顺利通过。
由于赖清德和柯文哲都具有医生背景,自然也注重台湾健保体系面临的挑战。台湾的医疗以国民健康保险(NHI)系统为中心,该系统以其高品质的急性护理服务,以及高覆盖率、可负担性和效率闻名世界。然而,随人口老化,健保系统也面临破产的风险。
为回应选民压力,三名候选人都承诺要增加政府在卫生健康方面的支出,并改善医疗工作者的薪资与工作条件。然而,几乎没有政策谈及全面系统改革的迫切性。这些改革涉及卫生治理、劳动力和资金。整体而言,台湾在住房、长期照护和医疗改革等各方面存在复杂和结构性的问题,难以透过单一政策解决。除非政府具有强而有力的政治理念和崭新政策,且有足够资金能达成目标,否则未来四年将持续面临挑战,也辜负选民期待。
同时,台湾内政治理的前景面临著诸多不确定性。首先,各政党在核能使用上的立场分歧,使得政府在推动安全和永续能源方面受到了阻碍。赖清德政府致力于延续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所有核电厂除役。然而,随著先进制造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台湾对进口能源的过度依赖,加上化石燃料对环境带来的威胁,国民党和民众党皆主张延长台湾核反应炉的使用寿命,以实现更具社会经济成本效益的永续能源组合。
自2016年蔡政府订定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需达20%的目标后,民进党政府在可持续能源发展方面,进步有限。截至2022年,可再生能源仅占台湾整体发电量的8%。因此,政府后续将目标下调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15%,但这充满野心的目标仍难以实现,除非赖政府在核能议题上让步,否则难以与立法院在能源需求的永续使用方式上达成共识。虽然赖清德对核能的松口可能会疏远支持民进党且具影响力的反核团体,但稳定而永续的能源供给对台湾的安全、经济和气候韧性至关重要。
此外,一般预算可以说是每年度最重要的法案。不同政策之间优先顺序的权衡不可避免。若在野党反对该预算案,前一年度的预算将保持不变,但政府会需要立法院批准新政策倡议的特别预算。因此,在关键问题上的妥协是必要的,而预算审议上的僵局或将成为常态。具体而言,蓝绿两党长期以来在台湾的国防预算,与各种武器添购计划上皆存在分歧。在陈水扁总统任期内(2000-2008),国民党与泛蓝的亲民党在立法院占多数,由于他们质疑民进党政府三项军购案中向美国购买潜舰的可行性和成本,因此阻挡了这项特别预算案69次。
自2016年以来,民进党政府已通过新台币2.4兆元(合767亿美元)的特别预算,用于环境永续计划、基础建设、国防和疫情补助。尽管蔡政府表示这些投资是用以刺激经济、满足国防需求,并维护人民长期生计,在野党却认为民进党滥用预算法,利用其在立法院的多数席次获得“空白授权”,进而在一般预算之外,进行不受限制的支出。
因此,国民党和民众党今年都致力推动修订预算法,以限制政府利用特别预算的权力。同时,他们也欲加强财政纪律,因此无论是否修订预算法,赖政府都将需要与国民党或民众党达成共识,才能启动特别预算项目。
最后,国民党和民众党在改革上优先著重的领域之一,是赋予立法院权力,使其能够追究行政部门的责任。在过去,当国会多数党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即完全执政——少数党缺乏有效手段来制衡多数党组建的政府。在马英九第一任政府期间(2012-2016),部分民进党派系试图推动改革,赋予立法院举行听证会的权力。对此,国民党阻挡了民进党团的修法提案超过800次。不过,国民党和民众党今年将力求改革,让立法院有调查政府官员的权力,并对重要政府任命进行听证会。根本来说,国民党和民众党承诺要在人事任命和政策执行方面,追究赖政府的责任,此过程可能会演变成未来四年停滞不前的党派政治,且导致立法院无法通过民进党提出的任何法案。
1月份的选举显示出人们关注的是世代与阶级之间的新旧分野,以及对国内改革议题的关注,而非国家认同或外交政策。换句话说,新政府的胜选建立在人民对于改变的期待上。过去两次的全国性选举中,民进党得以主掌行政与立法部门,也是因选民期待民进党能守护台湾的自主性,并使台湾成为一个更繁荣、公正与健康的社会。
在选举中,支持柯文哲和民众党的年轻选民是直接受到台湾治理挑战冲击的人群。对他们而言,永续、住房政策和向上流动性等议题至关重要,他们期待他们支持的政党可以提出有效解方。但这些议题都牵涉台湾面临的高收入陷阱问题,若没有强而有力的政治意志或跨党派合作,这些问题将难以解决。如果分歧的台湾政府在未来四年无法兑现承诺,选民可能会对政府更加失望,台湾民主也可能会趋向两极化,而这正为北京所乐见。
大选对中美的影响
历经30年的民主治理,台湾和中国之间出现了前所未见的鸿沟。随著习近平连任超过11年,获得前所未有的第三任期后,他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上也树立了个人主导地位。北京政府于2022年8月发布的第三份台湾白皮书,强调“一国两制”是唯一的治理方案,并明确指出只有在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得到保护时,台湾才能享有高度自主性。此一论述延续北京镇压香港的逻辑,展现出台湾在习近平统治下可能的样态。
不过,随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论述支持度下降,习近平开始督促共产党组建“统一战线”,以赢得台湾人民的心。然而,北京过去八年的对台政策却适得其反。自蔡英文上台,中国政府就关闭了与台湾的官方沟通管道,且于国际社会中孤立台湾;自2016年以来,台湾已经失去十个邦交国。2024年选举后两天,诺鲁也与台湾断交、转向中国。
北京政府近期更扩大灰色地带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周围的行动,旨在改变现状、削弱台湾的防御能力。在2022和2023年,北京派遣超过1700架军机进入台湾的防空识别区(ADIZ)。其中,中国军事行动于两次事件后达到高峰,分别为2022年8月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及2023年4月总统蔡英文过境美国时,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
此外,在与中国的台商打交道时,北京政府也采取更多“棍子”而非“胡萝卜”策略。2021年,北京宣称台湾远东集团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并对其开出总计人民币4.74亿元(合7440万美元)的罚款。由于远东集团定期向国民党和民进党捐款,中国政府警告将惩罚支持“台独”的相关企业与政治捐款者。2023年,中国更对台湾发起贸易调查,暂停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所涵盖的12种台湾石化产品的关税减免。今年大选前夕,中国商务部也警告,北京可能会撤销 ECFA 框架下更多台湾进口产品的关税优惠,包括农产品与机械,以回应台湾选举结果。
然而,北京对台湾大选的反应比预期中温和。在2024年的新年致辞中,习近平宣称统一是台湾的历史宿命。对选举结果的回应中,北京的国台办重申了其2020年对台湾独立的警告。 在短期内没有军事挑衅的情况下,北京在1月继续采取灰色地带作战,更片面调整了台湾海峡中线附近的民航航线 M503。该航线为中国2015年在未与台湾协商下,片面宣布划设的新航线。新航线如今更靠近台湾的 ADIZ,也进一步压缩了台湾的防空反应时间。同时,北京在选举期间对台湾的虚假讯息活动加剧,也增加社会焦虑,透过散播抹黑民进党政府的讯息,破坏选民对台湾民主的信心。 然而,2024年2月一项调查显示,高达69%的台湾民众表示,他们不认为中国严重介入台湾选举,显示北京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对选民的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偏向温和的反应也可能意味著,北京政府意识到强制措施难以赢得台湾人的好感。虽然中国可能不会停止对台湾进行经济胁迫、灰色地带作战、假讯息攻击和扩张军力,但他们也需要调整策略,以更有效地影响台湾舆论。
过去八年来,北京当局一直关闭两岸官方沟通管道,让台湾在因应中国的片面作为,特别是应对危机时,选择有限。从 ECFA 争议到片面变更航线,国民党等谴责民进党政府无法与北京沟通,因他们认为北京只会对国民党的需求做出回应,所以他们能有效管理两岸关系,是维护和平的政党。中国可能会持续拒绝与民进党政府进行沟通,同时与国民党和民众党的领导者们保持互动,以影响他们形塑台湾政治议程的方式,并分化台湾社会。这种互动对北京而言是否有效尚待观察,因在野两党都不希望被视为中共代理人。而中国和台湾在管理两岸关系方面的技巧,也将进一步受到考验。
同时,将上任的赖清德政府将受到的一项考验将是管理两岸经济关系。蔡英文努力将贸易多元化,尤其在投资流向方面,不单仰赖中国。新南向政策和吸引台商回台投资计划,有助于降低中国占台湾年度对外投资的比例。过去八年,该比例已从2016年的44%下降到2023年的11%。然而,中国仍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台湾累计对外投资的五成,并占台湾出口的20%以上。
由于台湾无法完全与中国经济脱钩,ECFA 仍为调节两岸贸易的关键框架,尤其在“早期收获清单”中石化、机床和钢铁行业等产业的关税减让。此外,尽管民进党强烈反对,但国民党和民众党都赞成重新谈判 ECFA,以保护台湾企业在中国的利益、提升台湾经济收益,并减低中国利用该协议对台进行经济胁迫的风险。
对于国民党和民众党而言,重启谈判应包含具争议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因该协议在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就毫无进展。北京可以向台湾亲中的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优惠待遇和更多市场准入,以换取政治上的让步。赖清德政府也可能会受立法院压力,被要求无论是在双边或多边贸易中,要重新把焦点放在中国市场。虽民进党支持加入由西方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但国民党和民众党皆较支持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其中,在柯文哲的竞选政策中,他坚持优先考虑 RCEP 而非 CPTPP,因 RCEP 国家贸易总额占台湾贸易近60%,而 CPTPP 国家仅占不到30%。
大选期间,台湾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上升,但这并不意味著台湾人会更加亲近美国。在中美紧张局势升级的影响之下,美国藉著增加对台军售和官方访问等方式,在台美关系上投入了大量政治资本。《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和《台北法案》(TAIPEI Act)等法案的通过,也象征台美关系更紧密,提升了现任与前任美国高层官员访台频率。
在2023年,就有32名美国国会议员造访台湾五次,且在2024年台湾大选结束后两天,也有另一前美国官员代表团拜访台湾。在川普总统任内,截至2020年底,美国国会通过对台军售也逾180亿美元,其中包含2019年对台销售80亿美元的F-16战斗机。拜登政府也延续此一趋势,于2023年7月宣布对台高达3.45亿美元的军售案。此军售案也为拜登对台“总统拨款权”每年10亿美元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经济关系方面,美国的支持仍未符合台湾的期望。2023年6月,两国签署“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尽管该协定的合作领域包括中小企业、农业、反贪腐、劳动和环境标准等,但它并未涵盖关键的关税议题。由于关税是增加市场准入的重点项目,该协定因此引发批评。民众认为该协定对美国而言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协助台湾市场有实质利益上的发展。
同时,美国也未支持台湾加入更多区域经济框架。美国并非 CPTPP 的成员国,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繁荣框架”(IPEF)也不包括台湾。该框架为一个高贸易标准谈判的先驱,有13个成员国,但目前并非自由贸易协定。因为选民担忧美国国内就业市场受到冲击,在川普与拜登政府任内,美国并未展现对自由贸易协定的支持。 事实上,美国目前已决定不与任何伙伴,包括台湾,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此外,在高科技发展方面,全球多数的先进晶片都是由台湾企业所制造,例如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美国为了减缓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美国于2022年推出的530亿美元晶片法案,针对出口进行管制。同时,也防止先进的美国技术及含有台湾设计的晶片流入中国。
然而,由于台湾的经济成长高度依赖 ICT 领域,这些与半导体领域相关的政策持续对台湾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台湾的半导体企业感受到了压力,但政府或私营部门似乎在美国政府推出的政策上没有太多反驳的空间。
虽然美国对台湾的政治关注度也在增加,但其损害台湾地区利益的经济政策,也反映了美国与台湾人民的利益并不一致。自去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以来,有迹象显示美中关系正在改善。部分台湾人认为这意味著美台关系进展将趋缓,也有些人认为美国是不可靠的安全伙伴,并指出美国在阿富汗、乌克兰,以及现在的中东的行为,皆显示该国意图透过在经济上压榨台湾,达到制约中国的目的。
因此,在过去三年中,美国在台湾民众心中的信任度已下降。这种不信任感将让台湾与美国未来在军售与国防上的合作产生不确定性。若台湾人民对美国的不信任感持续增加,可能导致台湾倾向迎合中国与其经济,并认为亲近中国才是解决高收入陷阱的有效办法。
未来四年展望
大选过后,台湾民众将开始关注2026年的全国地方选举。尽管蔡英文在过去八年中,在全国选举中赢得了高度支持,但从政治历史的角度来看,民进党在地方选举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国民党在2018年赢得了15个县市首长,2022年赢得了14个。此外,两年后,第三势力如民众党可能会透过在台湾各地提名多名候选人,来扩大其影响力。到2028年,赖清德政府也希望在党内获得足够支持,以寻求总统连任。对于在野党国民党和民众党等政党的下届领导人而言,未来也将面临类似的挑战。
未来四年,台湾将面临著多重试炼,这将考验一个民主国家是否能够在分立政府的领导之下,应对地缘政治竞争、气候危机、经济和社会前景的萎缩,以及高龄化等挑战。尽管国民党指责民进党会挑起战争,而民进党则指责国民党会出卖台湾给中国,但年轻选民对两边的说法似乎皆不为所动。台湾民众越发希望保持台海现状,然而,随著中国日益强势,美中在印太地区为各自利益进行的战略竞争加剧,以及台湾人身份认同的不断巩固,台海现状的根基正在发生改变。
当前副总统赖清德在大选中的胜利,凸显了台湾人对世界自由民主价值的认同,也表达了期待从志同道合的盟友合作中看到实质成果的渴望。然而,这次选举结果也揭示了一个颇为讽刺的现实:即使政府改变,但在立法院中,没有任何政党有办法获得过半席次。这意味著台湾将面临著治理上的挑战,无法迅速推动改革,也难以在中美之间平衡自身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能否持续保持自由与社会韧性,并展现自主性来解决政策上的挑战?台湾的前景深刻影响著中美两大国的利益,更是台湾人民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
本文作者林夏如为亚太坚韧研究基金会(亚坚会)之创办人暨董事长。她于美国维吉尼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国立政治大学担任教职,亦担任布鲁金斯研究院非常驻资深研究员。她精通两岸关系与国际比较政治经济学,并于2016年出版《台湾的中国两难》一书。林夏如目前的研究聚焦于亚太的高收入陷阱问题。亚太坚韧研究基金会于2022年成立,结合跨域比较研究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开活动,期望以亚太观点放眼全球,推动亚太地区的政策创新和良善治理。
费凯琳为是亚坚会代理研究主任,亦是亚坚会创始成员之一。她主导亚坚会跨国研究与合作,包括世界经济论坛下设 Partnership for Health System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PHSSR)项目。她的研究领域包含经济与政治发展及亚太区域研究,特别是中台关系。
黄思为是亚坚会研究员,亦是亚坚会创始成员之一。他从事台港跨域研究及国际关系跨域研究,特别是有关台港地区之身分认同及对中关系。他的研究包含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政策,以及香港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他也考察其对政府与社会之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