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行“大思政课”后,大陆学生如何“理解当代中国”
「某外语专业学生形容庞杂的思政教材:“这就好像是为了那碟醋,包了几屉饺子。”」
特约撰稿人 梁屿桐 发自新加坡
自2021年全国两会习近平首次提出“大思政课”概念,三年来,思政教育越来越全面且深入地介入到大陆高校的教学中。据中国官媒人民网,“‘大思政课’是具有‘大格局’特征的全新思政课堂新型态,是对传统思政课的优化、升华和超越。”
大陆高校早在1949年就开设了思政课程,它不具体指代的某个学科,而是一系列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过去数十年,思政课的科目经历了多轮调整,最终在2007年,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简称为“马原”“毛概”“史纲”“思修”和“形策”),并长期被各高校沿用。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迎来了新的变化:必修的思政课数目逐年增多,考核难度逐步增大,思政元素也频繁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
对于这些变化,大陆高校的学生们普遍表露出不满,但“不满”的情绪只针对于思政课挤占了时间与精力,对于它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大多学生们仍保持认可。多位被访人表示:这实属正常,高校思政课,只不过是大陆思政教育的一环,每位中国人,自进入体制化的教学系统起,就会耳濡目染思政教育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