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ris Wong

在酒樓中餐牌上常見的「絲苗」白飯,究竟實際上是怎樣的米?背後又訴說一個怎樣的故事?「大地予我」團隊自2019年找回已失傳於香港,散落於海外種子庫的稻米種子,在大埔林村重新開墾一片已荒廢數十年的田地進行復育工作,開展了「本地稻米紀錄計劃」。以生態友善的方式,嘗試在香港這片土地種回屬於香港人的香港米,更從中發現三種表現突出的「絲苗」米,期望能透高研究和記錄,填補歷史中的空白,書寫有關稻米的香港歷史,重建米和人之間的連結。

DSCF0729
「大地予我」團隊在林村進行香港稻米復育工作

33種稻米均適合在港種植 其中三種表現突出

「大地予我」團隊於2019年在從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和美國的種子庫(Genetic Stocks Oryza Collection Home)中找回上世紀曾於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品種回港復育,其中包括黃粘、老鼠牙、絲苗、白腳高糯、花腰仔等。自2022年起更開展了為期四年的「本地稻米紀錄計劃」,進行更詳盡的科學紀錄。稻米種子在經過幾輪的栽種,觀察及挑選的提純復壯過程後,重新適應今日香港的土地和氣侯,並趨向穩定,部分品種更在過程間變異,演化出40多個品種。團隊認為從種子庫得來的33個傳統稻米品種均適合在香港種植。

團隊於本月13日舉行了傳統稻米復育發布會, 會上坐無虛席。發布會中特別推介了三個經團隊挑選,認為口感比較符合香港人口味,產量較好,合適繼續在香港種植的稻米品種,作為計劃的中期成果報告。有關研究成果,團隊亦會回饋予種子庫,希望能幫助後來者挑選適合自己的稻米品種。

種子庫
團體從國外種子庫找回香港傳統稻米種子「絲苗」及「老鼠牙」

香港地少稻米品種多 反映地方歷史

團隊的農場經理袁易天指出,稻米除了是主要糧食外,在上世紀更是一種貨幣,一般農夫會尋找表現穩定和高產的品種栽種,甚少會自行發掘稀有品種。因此,在香港這個細小的地方有不少於33種傳統稻米品種並不尋常,背後正好反映了一段移民史。袁易天續指,在經歷清朝的遷界令後,沿海地區的居民都被迫遷離,新界一帶曾一度被清空,直到康熙年間復界時,當地政府招募各地客家人移居香港,他們各自從家鄉帶來稻米種子,才衍生出香港各處米田都在種植不同品種稻米的現象。可惜在六十年代初,為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大量白米從外地進口,新界的農民失去經濟誘因不再種植稻米,繼而轉型種植蔬菜,香港的米田因而在七十年代出現了「斷崖式的委縮」。幸而漁農處把當時庫存的稻米種子寄到菲律賓和美國的種子庫,香港的傳統稻米品種才得以保存。

米
發布會展出了部分經團隊進行提純復壯後的稻米種子

「元朗絲苗」成傳說 做好記錄推廣工作免重蹈覆轍

傳說中遠銷海外、更曾用於上貢,廣種於元朗的絲苗米,時至今天已不復存在,只活在老一輩的記憶之中,有關傳說的真實性亦已無從稽考。記錄主任王韶昀自稱是愛食之人,曾多次幻想元朗絲苗的味道,卻找不回該米種,覺得甚為可惜。他指出,絲苗實際上泛指多個品種,其共通點在於修長的外型,多適合於晚茬種植。團隊於發布會推介三種絲苗米名為「老鼠牙」、「絲苗C」(待命名)、「遲花絲苗」的品種皆屬於秈米,黏度較現時流行的日本米、台灣米等低。由於直鏈澱粉含量較高,進食後升糖指數低,適合輕度糖尿病患者食用,其中「絲苗C」和「遲花絲苗」均為「絲苗」的變異品種,王韶昀認為三種米均有其特別之處,「老鼠牙」的口感獨特,「米粒只散於口,不散於筷子」;「絲苗C」的米粒帶微香,且產量高,種植時不易倒伏;「遲花絲苗」 的再生能力強,適合用作再生稻種植。團隊除了會留種推廣予農夫種植外,同時亦會建立本地米資料庫,

大地
代號為「絲苗C」的矮種絲苗米為團隊過去數年在香港栽培出來的新農藝品種,仍有待命名,團隊正為這新米種徵名字

DSCF0713

王韶昀說:「當我哋有一啲香港米,發現係好嘅品種之後,唔好再俾佢突然之間喺香港嘅歷史上消失咗,令到呢啲米可以繼續留喺香港。」

飯1

發布會同日下午團隊在林村的田地旁舉行了嘗米會,來賓試食運用上述三種用柴火蒸成的米飯後反應正面。有參加者接受訪問,認為三種米之中最喜歡老鼠牙,因為其氣味清香,飯粒較團結不易鬆散,口感、味道等各方面較平均,最接近現代米的質感;僅次其後的是絲苗C,他形容米粒的香味較外向,質感雖鬆散卻完整,咬落韌性高,甜味在後勁中浮現,市面上少見;最後,遲花絲苗的香味內斂,近似台灣米,較濕潤,粘度較高,是三種之中最快食到甜味。

DSCF0772

螢幕截圖 2024-01-16 下午12.18.13

王韶昀則認為三種米各有千秋,難分高下,「絲苗C」能平衡其煙韌和甜香,煮法較百搭;「遲花絲苗」的味道偏甜,煮粥一流;「老鼠牙」的質感出色,適合炒飯,他在嘗米時亦難掩滿足之情。

mercury

群組「大地予我」團隊很重視文字紀錄和發布的工作,除了是次發布會外,亦曾與合作夥伴出版多本刊物,記錄有關種植的歷史和技術等;另外亦積極推廣公眾參與計劃,希望能透過持續舉辦教育項目和招募義工參與記錄工作,能重新建立公眾和稻米之間的連結。計劃經理方韻芝說:「關於本地稻米嘅歷史記載唔多,但相信只要有人繼續留種,稻米嘅歷史就有繼續繁衍落去嘅機會;有人種落去,種子亦有壯大嘅可能。」團隊在發布會中呼籲,如有任何團體或有心人士對項目有興趣,不論是有關種植、食品加工、零售、歷史資料提供或教育項目上,都歡迎聯絡和合作。

IMG_5893
「大地予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