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因一己喜好批判司法程序屬誤導,敦促評論時須克制
【獨媒報導】2024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今(22日)在香港大會堂舉行。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杜淦堃致辭表示,「基於一己的喜好或對某一案件結果的不滿來批判司法程序」,而不顧法庭對某一案件結果所給予的理由,屬「誤導和錯誤」。任何人將「迴避待決案件」的法律原則(即禁止公眾提及有待裁定的案件或法庭正在審理的案件,因會為案件帶來損害的實際風險)置之不理,對正在審理中的察件和法庭的裁決發表意見,是令人擔憂的趨勢。杜強調:「我敦促社會上所有人士評論正在審理的案件時,須對言論自由的行使保持謹慎和克制。」
杜:23條立法或受攻擊,諮詢須透明以駁斥政府對民意充耳不聞說法
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杜淦堃以英語致辭,他提及第23條現已成為政府提交的2024年立法議程的一部分。他指,面對周圍的地緣政治挑戰,23條立法可能會受到攻擊,認為香港不再是自由的城市,且法治已死;雖然當中一些言論可能並不真誠,但許多人確實有真正的擔憂,因此諮詢過程必須透明和徹底,以駁斥任何政府對民意充耳不聞的說法。
杜:向國際展述香港法治現況,「不粉飾大平,也不危言聳聽」
在國際方面,杜表示國際法律界期望香港的大律師團體能公正、不偏不倚地告知他們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狀況。而他們將繼續從「獨有而密切的視角」,展述所有事實。同時將致力於陳述制度和形勢上各種不同變化,「不粉飾大平,也不危言聳聽。」
杜:終審案件顯示法庭捍衛基本權利
杜指,過去一年終審法院審理的案件,牽涉與社會和政治議題緊扣的複雜法律問題。他指出兩個上訴成功的案例,顯示法庭致力捍衛香港人的基本權利,包括岑子杰就同性婚姻承認的議題,以及蔡玉玲就查冊事件的爭議。
杜指,在岑子杰一案,法庭以大比數裁定政府違反《香港人權法案》第14條之下的積極義務,未有向同性伴侶提供一個「在法律上承認他們關係的替代框架,讓他們符合基本社會要求,使他們具有合法性,為他們消除任何覺得自己屬於低下階層、關係不值得被承認的感覺」。杜強調,法庭謹慎、不偏不倚和清晰明確的裁決,不但受到學者和維權人士的歡迎,亦得到香港的國際商界的歡迎。
至於記者蔡玉玲就查冊事件一案,杜認為終院的裁決,充分體現出法庭長期以來「對保護言論和新聞自由免受無理或不成比例干預的警覺性」。杜強調,法庭保護《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所賦予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展現出嚴謹和明確,並「獲得香港的法律專業人員和記者的一致好評」。杜亦向公會其中一位副主席、陳政龍資深大律師致敬,並指陳在蔡玉玲案上訴至終審法院時,以法律義助服務形式為蔡出庭。
杜續指,律政司司長會原諒他只提及上述兩項律政司的敗訴裁決。他提及有政府官員曾問他,法治狀況是否以他們敗訴案件的宗數來衡量。杜回應這並非其說法,但事實是上述裁決生動地說明了最高法院,和香港所有法院一樣,在行使獨立的裁決權時,以公正、符合法理的方式解決爭議。
杜:法官受海外不公正批評、某些選擇延遲退休繼續工作
杜亦於致辭亦提及法官,表示公眾可能不理解司法人員所面臨的壓力和工作量,因法官經常遭受來自海外的不公正批評和壓力。面對着上述挑戰,部分法官選擇了延遲退休,或以兼職暫委法官身份繼續工作,以支持司法機構。杜代表公會讚揚他們的奉獻。
陳澤銘指外部勢力威脅制裁施壓違背法治
另外,律師會會長陳澤銘致辭提到,過去一年一而再有外部勢力企圖透過威脅制裁被委派處理某類案件、或基於法定角色而履行職責的法官、檢控人員及政府官員,進行施壓,顯然是對司法、檢察和政府管治誠信的干預,違背了法治的核心價值。陳指本港法官嚴格依法審理所有案件,獨立行使司法權,恪守司法誓言,堅定履行司法職責,若不反駁這些政治驅動的企圖,就會令事實和法律原則模糊不清,混淆公衆。
律師會會長 陳澤銘
陳又指,法治核心原則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選擇性地容許某些人如基於政治立場違法,是對此精神的侮辱。律師會將會發表聲明和到訪不同國家,澄清關於香港情況的誤會和誤解,令他們有更客觀持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