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投票「死機」 專責小組:修改系統時無做足測試致超荷載
(獨媒報導)去年12月10日舉行的首屆「完善」區議會選舉,因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晚上突然故障,令票站一度暫停投票,最終投票延至當天午夜結束。選管會今午(26日)舉行記者會交代事件,專責調查小組主席文本立表示,選舉事務處的技術團隊因應今次區選,就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作修改,但未有考慮系統受壓情況操作下的流量影響,錯誤評估修改性質為「輕微」,而沒有進行充分荷載測試。最終,當日系統中央處理器負荷接近100%,運算所需時長不斷上升,終在當晚7時37分不堪負荷。小組又指,今早已向特首提交中期報告,惟因涉及系統細節將不對外公開。至於今次事故會否有人被問責,文本立僅指將交由行政當局按既定程序處理。
選舉事務處誤評改系統性質「輕微」 無做足測試致超荷載
電子選民登記冊於2021年立法會選舉中首次使用,而選舉結束後,由選舉事務處接管維修及維護系統。負責調查事故的專責調查小組主席文本立解釋指,選舉事務處的技術團隊因應今次區選,就系統設計作修改,但修改時未有考慮系統受壓情况操作下的流量影響,又因錯誤評估修改性質為「輕微」,而沒有進行充分及全面的荷載測試。
文本立指,事發時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统伺服器的中央處理器,負荷接近100%,經小組測試後,發現系統的兩個程序存在設計問題,其運算所需時間隨着投票時間而上升。到當日晚上7時37分,即選舉進行11小時後,中央處理器終告不堪負荷。另外,選務人員登入程序亦出現樽頸位,在登入程序時不必要地佔用伺服器資源,最終令系統難以執行發票程序。
指選舉事務處就改動系統欠解說 致三重確認架構失效
選舉系統本有「三重確認架構」,第一重為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就系統作日常內部測試;第二重是系統承辦商,就系統作評估及測試;第三重是由各方專家組成的技術資訊委員會,作全面審視。
文本立指,因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未有充分向另外兩重架構講述系統修訂詳情及影響,令「三重認證」失效,有關改善措施將在最終報告提交。
排除遭受外部攻擊可能性
文本立又表示,電子選民登記冊屬「封閉式」系統設計,除選務人員可透過選舉事務處所提供的平板電腦登入外,任何其他外部人員或裝置均會被防火牆阻拒而無法連線。他又稱,警方亦仔細審視了投票日各投票站的運作情況,以及系統設計的問題,並無任何證據或跡象顯示,有人試圖惡意破壞或影響系統正常運作的,亦未有發現任何外部裝置企圖登入系統的記錄,可基本排除遭受外部攻擊的可能性。
漏算專用投票站 惟強調不影響選舉結果
此外,選管會主席陸啟康表示,在區選結束後所公布的總投票人數(1,193,193)和總投票率(27.54%)出現了誤差。據選舉事務處在選舉結束後覆核數據時發現,實際投票人數應為1,195,331,投票率則為27.59%,即分別增加了2,138人及0.05%。
陸啟康指,有關誤差主要由於系統出現故障,須採用後備紙本模式發票,而投票於當日午夜結束後,須由每個投票站各自進行人手計算,因此最終有關人員在計算上出現了誤差,漏算了在專用投票站,即設於懲教院所及警署供被拘留選民投票的投票站的投票人數。他多次強調,由於該等選票在投票結束後已運往相關大點票站進行點算,因此在實際計算個別候選人的得票時已計算在內,故選舉結果並未有受影響,不擔心會有任何選舉呈請。
他又表示,總票數的誤算證明了電子選民登記冊的存在價值,如有電子系統協助,則能避免人為錯誤出現。
2023年12月10日區議會選舉日,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晚上突然故障,票站一度暫停投票。(資料圖片)
會否有人員被問責? 小組:交由行政當局處理
二人多次被追問今次事故會否有人員被問責,文本立表示,問責不屬調查小組的職責範圍,將交由行政當局按既定程序處理。
而陸啟康則指,事發當日「28個鐘頭冇瞓」,並已在當時(12月11日)見記者時已交出「最真誠答案」,今日沒有任何補充,但重申選管會在任何選舉事務都有主體責任,有責任監察選舉事務處運作,但強調選舉事務處並非其轄下部門。他又稱,當日全體工作人員在高壓下工作,認為「錯誤可以理解」。
2023年12月11日,陸啟康見記者為故障一事致歉。(資料圖片)
稱涉系統細節 不會對外公開中期報告
投票涉及全港市民利益,為何有關中期報告將不對外公布?文立本解釋指,因報告涉及系統的設計及細節,如若公開將造成風險,強調小組已審視所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