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智明指本港回收減廢未成熟 對垃圾徵費成效成疑
【獨媒報導】原定在4月1日實施的垃圾徵費,政府早前宣布押後至8月1日才實施。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表示絕對支持垃圾徵費,但認為本港在回收減廢方面未成熟,對垃圾徵費的成效存疑:「喺香港大家暫時仲未知道,回收可以做得幾深入?究竟徵費嘅成效會係點?究竟淨係多個膠袋費用,定會唔會真係幫到社會減廢?」
岑智明今午出席一個環保教育的活動時,談到近日掀起爭議的垃圾徵費,他認為減少製造浪費是 「知易行難」:「大家知道要環保但繼續開冷氣,繼續消費、製造垃圾。」岑智明重申支持垃圾徵費,並分享指早前搬屋令其有很多反思,裝修便製造不少建築廢料:「搬屋又有好多嘢要掉,發現要搵人回收都唔係好容易。」他又指香港的空間有限,家居缺乏地方或儲放到有待回收的物資。
指台灣回收成熟始推垃圾徵費 倡參考外地經驗
另外,岑智明早前到台灣,獲悉當地亦待市民回收行為成熟後,至近年才推行垃圾徵費,認為本港可以參考外地經驗:「近日去台灣,知道台灣做回收做咗好多年,似乎幾成功⋯⋯佢哋咁上下有垃圾車嚟收垃圾,大家就好自覺出去掉。我就覺得香港做唔做到呢?如果垃圾徵費可以令到垃圾車垃圾站冇臭味,已經係一大德政。」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則表示,作為環保團體當然支持垃圾徵費,但指市民不理解垃圾徵費的原意,稱普遍市民均不認為徵費太昂貴,只是不理解為何要這樣做,建議當局應多作解說。
蘇國賢指出,實施垃圾徵費初期雖然會引起混亂,但強調方向正確,並指在宣布推行垃圾徵費後,舊衣回收的相關網頁瀏覽量大增,認為垃圾徵費能夠改變社會對消費的價值觀。
學者指不應再推遲 倡設立「準備期」
都大環境科學及生態保育講座教授譚鳳儀則認為,政府在實施垃圾徵費上「拖太耐」,認為政府要「好有信心」、不應再推遲:「越推越冇誠信。」她指台灣在剛實施垃圾徵費時,亦有人將垃圾掉到山邊,但指情況不會持續,認為政府可設立「準備期」,在準備期間先不要罰款、只勸喻,認為「殺到埋身自然會搞掂」。
譚鳳儀認為,假如市民不想改變行為「咪俾多啲錢」,相信他們久而久之便會發現,其徵費較其他人多而減少垃圾。另外,有記者在論壇後追問岺智明對垃圾徵費的更多意見,他只回應稱:「唔講啦,呢啲咁juicy 嘅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