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消委會指裝修行業入行門檻低,導致業界質素良莠不齊,近7年接獲共1,205宗與家居裝修有關的投訴,總金額達2.7億元,平均金額涉及20至30萬元。消委會又指裝修公司對遵守法規態度鬆懈,有七成半公司認為單憑檢視單位平面圖,毋須核實牆身性質便可以進行拆牆工程。消委會建議訂立標準報價單範本及政府認證計劃,並實行「另類爭議解決機制」解決糾紛。

消委會去年3月至4月間,透過分析涉家居裝修的投訴個案、訪問505人,並與50位1年內進行過家居裝修的受訪者,了解他們的親身經驗, 合共有58%受訪者認為難以比較不同格式的報價單、55%認為市面上太多良莠不齊的家居裝修公司供選擇,過半人擔心裝修公司,會被迫購買昂貴的家居裝修套餐或額外工程。

誇大「零中伏、零爛尾」

消委會另外分析亦檢視225個廣告樣本,包括178間商家,並對部分商家以神秘顧客方式進行查證。消委會發現部分內容誇張及難以查證、提及優惠時含糊,例如有裝修公司誇大聲稱「絕對可以信賴」、「零中伏、零爛尾」;亦有商家提供含糊或不實的優惠,例如聲稱贈送智能燈,但要做燈槽才能安裝。

消委會以神秘顧客身份對裝修公司作調查,發現一些潛在「餌誘式廣告宣傳」,或涉及虛假商品說明的手法,例如消委會向商家查詢其網頁提供的「0按金套餐」,商家即表示無此優惠,又稱「可能同事寫錯」、行業沒有公司不收按金就開工;又有商家聲稱全單8折,但查詢後又指優惠不適用,稱有「更優惠套餐」可以提供。

IMG_6176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

廚房違規改趟門 有公司提議留舊門隨時裝上

消委會又指裝修公司對遵守法規的意識鬆懈,例如《建築物條例》不容許將廚房門轉趟門,但裝修公司稱「基本上不會被查到」、「沒有必要跟足防火要求」;有公司甚至提供規避方法,提議客人做一個新門及門框,並同時保留原裝防火門,如日後遇檢查,可把舊門裝上。

每5人裝修就有1人遭遇糾紛

去年被傳媒廣泛報導、涉及將軍澳區私樓單位裝修時,擅自拆除主力牆的事件,但消委會發現即使事件曝光,但仍有高達75%裝修公司建議毋需核實牆身性質,部分公司稱只憑平面圖便知牆身厚度、以及不是主力牆,毋須查核大廈公契,或向物管公司查詢。

就工程完工及後續事宜,消委會發現每5名受訪者就有1名表示,曾與委託裝修公司發生糾紛,最常見的糾紛是工程延誤、質素欠佳,以及裝修公司拒絕「執漏」。最終未能成功解決糾紛問題的,有21%。

IMG_6165

消費者最大訴求設黑名單 惟未被採納

受訪者反映最可以提升行業水平的措施是建立黑名單制度,不過消委會提出4個建議並不包括在內。消委會倡議訂立標準報價單範本,涵蓋3大範疇,如工程內容與價格方面,應列明工程項目的詳細說明、施工時間表等;運作方面應列出變更或後加工程的處理、完工標準等;保養、權利及補償方面,則應列出括工程延期的安排及補償、「執漏」及保養期。消委會亦建議加入冷靜期、另類爭議解決機制等條款。

IMG_6172
消委會商營手法研究及消費者投訴審查小組副主席彭楚夫

消委會亦建議要設立政府認可的認證計劃,按不同家居裝修公司的規模,制定有不同要求的分級認證,標準應涵蓋客觀及主觀核心能力,包括財務穩健、過往記錄及爭議解決程序、客戶滿意度等,並由合資格的行業或專業協會作為認證機構。消委會又提出,應採用「另類爭議解決機制」,支持「先調解」。若調解不成功,可選擇仲裁或專家裁定。

消委會又認為應加強消費者教育,包括由政府部門或相關機構分享更多基本裝修資訊,如提供網上「資訊包」、在不同住宅屋苑設立資訊站等,涵蓋常見家居裝修的工作流程、家居裝修合約或報價單上的重要事項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