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學會料財赤1,200億元 倡政府全面檢討稅制及擴闊稅基
【獨媒報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周三(28日)公布,香港稅務學會昨日舉行記者會,料2023/24年度將錄得1,200億元財赤。學會提出6大範疇建議,包括改善民生、在國際稅務環境中保持香港競爭力、把握新興市場機遇、促進重要行業發展、加強稅制公平及明確性,以及擴闊稅基和全面檢討香港稅制。
香港稅務學會名譽秘書曾詠雅表示,學會估計2023/24年度有1,200億財赤,原因物業及股票印花稅收入有所減少,賣地情況亦未如預期。她指未能預計政府何時才有盈餘,需因應經濟復甦進度,惟香港受外圍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不過稅務學會會長劉昭華亦指,香港背靠祖國,而內地經濟增長5.2%,不論內地或香港的經濟正逐步恢復,相信未來赤字會收窄。
稅務學會倡仿效新加坡推現金回贈
香港將於2025年實施國際稅務改革方案「BEPS 2.0」,香港稅務學會指將會減低本港稅務競爭優勢,建議政府推出吸引企業替代方案,如仿效新加坡政府現金回贈措施、越南政府將部分稅收成立基金吸引外資等,亦可將部分的額外稅收用於優化營商環境,以及鼓勵經濟發展,作招商引資措施,並建議設立政府諮詢機構。
此外,稅務學會建議政府全面檢討香港稅制,並重新展開擴闊稅基工作,包括向公眾教育公眾教育其必要性;引入新稅種,如消費稅、增值稅、電子貿易稅及碳稅等。
有記者問及「BEPS 2.0」實施後,與新加坡的差距為何。曾詠雅回應指,該稅制相當複雜難以計算,不能一概而論估計增加或減少。她解釋指,「BEPS 2.0」精神是不想不同國家以「低稅率」競爭,而令大型跨國企業「賺咗好多錢,好似冇乜點俾到稅咁樣」,她續指,各地將會增加企業所賺取利益的15%為稅收,「所以稅務優惠及稅率競爭其實大家都冇咩優勢」,故新加坡政府推出其他替代方案,不再鬥低稅率吸引外來投資者,相信政府會探討其他方案,如提供稅務扣減回贈等。
稅務學會指擴闊稅基非馬上實行應先研究
至於擴闊稅基會否令民情反彈,曾詠雅認同會讓大眾不受落,但強調並非建議政府來年立即實施消費稅和增值稅,而是政府有需要開展研究工作。她指由研究至推行須一段時間,稱「永遠唔去開始展開呢個研究,我哋就永遠停咗喺呢度」,故建議政府展開研究及公眾教育工作。
對於開徵消費稅、增值稅等,曾詠雅指主要目的非增加稅收,而是擴闊稅基,在推出新稅同時或要減低其他稅款,讓大眾分擔稅款,令稅收入穩定,避免經濟不穩時造成影響。她亦認為新稅未必會為市民及企業帶來負擔,指不同國家推稅收有「門檻」,如企業的規模或營業額達至某程度才入徵收範圍、予基層市民補貼等。
稅務學會建議豁免徵收首次置業印花稅
在改善民生方面,學會建議將薪俸稅最高邊際稅率減至15%;有條件下豁免徵收首次置業印花稅;私營醫院住院費及開支提供薪俸稅扣減;醫療保險費的薪俸稅扣減擴展至非自願醫保計劃;提高各項個人免稅額,允許分攤父母及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稅;取消供養父母及長者「通常居住於香港」要求;延長子女額外免稅額至兩年,並引入在職父母育兒開支薪俸稅免稅額。
稅務學會理事黃幹淘認為指,所建議7項改善民生措施,不會減少很多稅收,目標性幫助中產人士,相對每年派消費券及全面稅率降低,主要著重醫療開支、供養父母及子女出生等的幫助。他又表示,各行各業欠缺人才,政府亦要搶人才,認為可以從稅務方面吸引更多人重投在職市場。
稅務學會指仍不少外資視香港為進入內地市場「跳板」
問到除了稅務上,有何具體建議拉闊香港與新加坡距離。曾詠雅指要吸引外來投資,稅務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亦會考慮基建、科技發展、人才配套、子女教育等,指除了稅務外,政府在各方面需要優化。她指對比新加坡,香港優勢是背靠祖國,可作為「超級聯繫人」角色,稱不少外資認為開拓內地市場,仍然視香港為「跳板」進入。
此外,劉昭華指消費券屬特殊性支援措施,目的支援受疫情影響人士及中小型企的財務壓力,目前最主要應對重點是促進產業發展及提升競爭力,認為消費券並非重點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