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墟重建被指破壞 市建局總監反問:私人重建又如何延續?
【獨媒報導】市建局早前公布花墟重建計劃,被批評佔用逾九成公家土地,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亦以雀仔街和花布街為例,憂花墟被「買斷血氣」。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在網誌未有回應前者,對梁振英則不點名回應,指局方有序重建及保存花墟特色,反問如私人發展商個別項目獨立發展,不會有過渡性及回遷選擇,「花墟的氛圍和特色又如何能保存和延續?」
不點名回應梁振英
對於梁振英提及被消失的雀仔街和花布街,韋志成在網誌稱,雀仔街(亞皆老街/上海街重建計劃)及花布街(中環永安街)項目,由市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啟動,當時是以「集體遷出」的方式處理,只按當時的政策提供補償。至於另一個市建局項目中被消失的喜帖街(灣仔利東街/麥加力歌街),局方稱原商戶可優先租用,惟「解釋」因當時並非分階段處理搬遷,亦沒有過渡安排,故大部分商戶在重建後沒有回遷。
市建局圖片
網誌「反省」稱「前車可鑑」,故市建局不斷作出優化,包括2007年啟動的中環卑利街/嘉咸街項目,為保存嘉咸市集,局方分階段進行項目,提供臨時舖位並提供回遷安排。韋志成指項目至今17年,70多個小販攤檔依然在地經營,令特色得以保存。
市建局圖片
市建局稱在花墟及2022年展開的衙前圍道/ 賈炳達道計劃,皆進行大量地區諮詢,並為兩區商戶提供過渡及回遷安排。韋志成稱,花墟項目日後騰出更多地面空間予花店展示貨物,並增設泊車位及上落貨車位。擬建的水道公園,亦能開放目前分隔及被圍封的設施及公共空間,新增的政府設施亦能帶動人流,為花墟注入更多元化經濟活力。
市建局圖片
市建局:無大規模重建
網誌又重申,位處花墟鄰近、2016年啟動的太子道西/園藝街保育活化項目,局方將大部分地舖租予售賣鮮花及園藝用品的商戶。樓上唐樓的單位則作商業及文化用途,為社區注入活力,是保育花墟的第一步。市建局亦指,今次項目只選取了四個面積較細、分散零碎而重建潛力及裨益低的16間店舖地段,並無大規模重建,該些地段轉移地轉比後可成「第三條花墟步行街」,進一步帶動人流。
局方又指,花墟範圍內的樓宇在未來10至20年或有重建需要,其使用目前公共設施土地興建的多用途綜合大樓,其臨街零售舖位可作未來迴轉空間,讓未來受影響的商戶可原區繼續經營。
網誌最後「反思」稱「若社會人士的著眼點只在於個人的體驗,又或停留在現時狀況無需改變的思維,當城市硬件隨時間每況愈下時,我們的下一代將如何享有宜居優質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