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他人归根结底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人很复杂。所以,老祖宗也放弃了「从本质上理解他人」。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基督教的黄金法则「你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共性都是放弃了对他人「真正的理解」,而是假设对方和自己是一样的(从而暗示,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是一样的,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进而通过理解自己,「以己度人」,就完成了对他人的理解。这就是「伦理学101」的世界。

当然,还有伦理学白痴的世界:回想一下幼儿园最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玩具的家伙吧。

但「伦理学101」只是底线。行走江湖,光靠这个不够。于是,就需要对他人进行建模。从宏观的古典经济学的「众人熙熙皆为利往」的「理性人假设」,到更微观的为人处事逻辑,我们需要对他人最在意的事情有一个假设,以便更好的合作。例如方荣,就似乎将人假设为「做事的人」,最在意的是你最近在关心什么,做什么,以便为你牵线搭桥,连接你的上下游和潜在同侪。例如若韵,就将人假设为「有感受的人」,最在意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悲伤,开心,满足,还是空虚。例如我,就将人假设为「有思想的人」,最在意你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这比伦理学101的世界进化了一步,因为不再是以己度人。在这个模型的筛子下,会筛出志趣相投的人,对方也用如此这般的模型理解你。而加以训练,一个人也可以掌握多种模型,「八面玲珑」。这就是「伦理学201」的世界。

其实大部分时候,有101和201的功力也就足够行走江湖了:对待陌生人,我们用101的逻辑;对待利益相关的人,我们用201的逻辑。大部分的朋友,虽然201和101的功力显得有些僵硬,但也足够让你做个还不错的家伙了,毕竟朋友对你的期待一般也是特定和有限的,自动会做期待管理。

但如果你想在亲密关系中也做个有德之人,那就需要进入「伦理学301」世界了。西谚有云,“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魔鬼在细节中)”,因此,欢迎来到魔鬼的世界,因为伦理学301的世界是是所有之前被包裹和抽象的关于人的复杂性,统统跑出来的领域。前面的两个阶段,人们都在做着和他人「对齐」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建立了社会规范。不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慢慢就会被边缘化,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严肃的亲密关系中,因为对方距离如此之近,暴露了如此多的脆弱性,且绝不会随时考虑「一走了之」,那就不得不从那个简单的,容易对齐的,带着社交面具的世界跳出来,回到最深处的欲望和恐惧那里去。

这个伦理学 301 的世界,充满了混沌,未知和不可掌控,往往表面和实质是相反的,往往说出来的需求和真正的需求不是一致的,往往把你裹挟其中让你没法冷静跳出来,看清楚。按照韩炳哲的说法,这也是「他者」的领域:在101和201的世界中,我们不需要面对「他者」,不舒服的人就不要交往。但在亲密关系中,因为你看得如此之深,离得如此之近,这个注定和你不一样的人的「他者性」,实在是避无可避,又必须认识。而如果你将伴侣当作「某一类人」,用201的方式去建模 TA,恐怕就会激怒哪些心性敏感的人。说起来,201的方法无非是套路,严肃的亲密关系必然是反套路的,关乎于独一无二的。

我一直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相对世界和他人的复杂,是太有局限了,因此从来不把「理解他人」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也可以说,「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工具,需要时间。在301的世界,心理医生往往是专家(但距离完全的认识也还很遥远,毕竟那涉及的不只是心,还有世界)。例如,从精神分析视角出发去看童年创伤和潜意识,就是一种301世界的工具。每个人必然有独特的个人历史,在和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经验。这些独特性对于有限的认知力(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来说,复杂到不可琢磨,也几乎没有必要。但亲密关系中,还是需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因此在我看来,301 的世界,也最接近世界的本性,在恐怕需要探索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