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鲁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了。

上一次是在2002年,然后在2005年又断交了。

这次瑙鲁先是发贺电给赖,几天后宣布断交。一番操作属实风骚至极。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国家吧。

瑙鲁位于太平洋中部,人口1万出头,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只比梵蒂冈和摩纳哥大一点,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岛国,人口第二少的岛国——图瓦卢人口1万。

当1798年英国人第一次经过这个风景宜人的小岛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快乐岛”。此后陆续有欧洲人的捕鲸船或贸易船在这里获取一些补给和淡水,偶尔还有欧洲人在岛上娶妻生子,岛上土著们则从欧洲人那里得到棕榈酒和火枪。

1878年开始,土著之间爆发激烈内战,足足打了十年之久。什么叫“蜗角之争”?瑙鲁人算是做了最好的诠释。

1888年,德国人占领瑙鲁,结束了内战。

但对瑙鲁岛屿本身影响最大的一次事件,是1900年当地丰富的磷矿资源被发现。因为瑙鲁孤悬太平洋当中,离它最近的一个岛屿都在300公里开外,瑙鲁就成为鸟类在这一海域的集中落脚点。几十万年甚至可能百万年之久鸟粪的堆积造成整座岛屿就是一座磷矿。

1907年从瑙鲁运出了第一批磷矿。在经历一战、二战,占领者从德国人到澳大利亚人再到日本人,最后到英澳新三国共管,瑙鲁的磷矿资源大量地被开采。为了能够更好地开采磷矿,1963年,澳大利亚政府曾经提出把全体瑙鲁人迁移到另外一座靠近澳大利亚本土的岛屿,迁移费用和基建费用由澳大利亚政府出,全体瑙鲁人直接入籍澳大利亚。但这一提议被瑙鲁人拒绝。

之后随着瑙鲁人教育水平提升、民智渐开,他们对未能分享足够多的磷矿利益越来越不满,加上国际社会的支持,瑙鲁在1968年取得独立。

此后他们经历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依靠着磷矿的大量出口,在70年代,瑙鲁一跃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瑙鲁人拿着大把钞票在澳大利亚是买买买,买楼买车买奢侈品。甚至有个笑话说,一个瑙鲁人买了一辆豪华跑车,千辛万苦运到瑙鲁,结果上路时发现,瑙鲁糟糕的路况根本不适合底盘低的跑车。于是他又重新买了辆越野车。

但是快乐的时光永远是短暂的,进入80年代后,磷矿开采越来越困难,瑙鲁的磷矿出口大减,人们的收入也一下子降了许多。瑙鲁人当中倒不是没有眼光长远、懂得未雨绸缪的。他们拿磷矿出口的一部分收入成立了一个国家基金在国际上进行投资。但是这个活儿,是需要顶尖人才才能玩得转的。当时整个瑙鲁的人口都不超过一万,哪儿找这样的英才?于是投资一笔失败一笔,甚至还曾经被骗过,损失惨重,基金的财产从1991年的13亿美元缩水到2022年的1.3亿美元,账面金额缩水十倍,若是算上通货膨胀,那更厉害了。

而因为磷矿的开采,瑙鲁早就不复昔日风光,不但没有了往日的风景,甚至连能耕种的土地都所剩无几。大部分食品和饮用水都要依赖进口,其余日常用品等更是百分之百地来自他国。岛上也没有其他资源。国民的就业基本靠成为政府人员,10个就业人口里有9个是公务员。

没有了磷矿,瑙鲁人该如何维持生计呢?他们倒是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些狠招的。

比如说,

打造避税天堂,完全不收个人所得税;对国际金融完全开放,只需要25000美元就能在瑙鲁成立一家银行,没有任何资质要求,只要给钱就行;后来因为洗钱太猖獗了,导致国际反洗钱机构直接将瑙鲁列入黑名单;直到2003年瑙鲁出台《反洗钱法》,2005年才被移出黑名单;

卖护照,也是只要给钱就行,因为可以免签进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买家当中不乏中国人,目前大概有近千名中国人持瑙鲁护照;

租借场地给澳大利亚政府做留置非法移民的拘禁中心,据说里面条件差得澳大利亚人自己都看不过去,但是瑙鲁可以从中获得每年至少数百万美元以及一百来人的工作岗位;

除了以上这些行当,瑙鲁人很早就发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还有一个惠而不费的赚钱方法,而且是长期性的,那就是以承认某个政权或与之建交来换取大笔援助资金:

1980年8月,瑙鲁与阿尔及利亚建交后,又宣布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这是阿尔及利亚主张不可分割的领土,于是阿尔及利亚每年给瑙鲁1,000万美元经济援助,一直给了二十年,终于让瑙鲁在2000年撤销对“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承认;

2002年,瑙鲁获得1.3亿美元经济援助;

2008年,瑙鲁承认科索沃独立,获得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援助;

2009年,瑙鲁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获得俄罗斯的经济援助,据说金额高达5000万美元之巨;

总之,靠了种种手段,瑙鲁目前还能维持着人均GDP一万美元左右的经济水平。但是在其他方面,和同样是人均GDP一万美元的国家或地区相比,瑙鲁人就差劲了许多。

酗酒、肥胖问题、家庭暴力等一直困扰着瑙鲁社会;97%的男性和93%的女性体重超标,40%人口患有糖尿病,2009年男性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60.6岁,女性则是68岁,综合排名全球167。

瑙鲁人的未来在何方?大家都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