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论语漫读》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第二)。

孟武伯是上面一段中孟懿子的儿子。父与子都向孔子问同一问题,也够奇怪的!

这段话语语焉不详,历来有三种解释。一说,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孩子生病。如果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自己,少生病,这就是孝;二说,子女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不让父母操心。父母只担心自己生病,那就是孝;三说,子女对父母尽心服侍,事之以礼,父母的生活和心情都很满意,那么做儿女的就只用担心父母生病了,这就是孝。

三种说法都是引伸解读,都觉得不尽如意。我以为关键是搞清楚是谁的疾?谁的忧?

“其”指父母没有疑义。“疾”是谁的疾呢?如果理解为子女的疾,那就成了“唯父母对子女疾之忧”,要补上被省略掉的“(对子女的)疾”。而理解为父母的疾,就顺畅些。从实际情况来看,孟武伯已经到了求学的年龄,至少有十一二岁了。这个年龄,过了最容易生病期。父母可以放心些了。而他父母则可能进入老年了,容易生病。考虑到孔子总是针对性的教学,“疾”指父母的“疾”也合理些。“忧”也应该是父母的忧。

我以为,这句话直译最合理。意思就是子女如果做到让父母只对生病感到担忧,这就是孝。子女对父母尽心服侍,事之以礼,对父母服侍照料得很好。父母衣食住行都很放心,只对生病而感到担忧,这就是孝。因为生病是很难预料左右的。当时的医疗条件,生病了也很容易死。就容易感到担忧。

现代社会,医疗条件好了。老人生病了可得到医院的救治,一般无大碍。就不用像古代那样对生老病死感到极度担忧了。医院还提供专业护理,不耽误子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需多去看望和陪伴。(但目前,中国的医院在患者看病和住院时,提供的服务还很欠缺,看病住院都需要自行办理手续和相关事宜,极需改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