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12)
相同資源,要給予民眾希望,覺得生育是有意義的,拿去給中產階級,還不如給藍領階層,整體效益還比較高。對於未來的期望,每一層的想法都不一樣,但就人力資源儲備的角度來說,砸錢在提高上層的幾個精英,還不如讓下層產生大量的天才。所以,少子化的問題不在於補貼,而是在產業,能否提供足夠多的職缺,讓人活著有希望,不是等著領錢躺平。
| |
為何產業很重要?在這邊筆者要特別強調,左派對於解構再重構新秩序的想法,尤其在破壞既有道德觀上,大半都是錯的。不是全部是大半,既有道德依附社會,當技術水準提高,生活習慣也改變,道德標準自然會有變化,看看各國對於通姦罪的標準即可。
問題在於這是非自然性的,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任意解構道德秩序,左派自私自利罔顧社會穩定
你把這套秩序用在運動就會知道多可笑,宣稱MLB是一種父權體制建立的遊戲,為了公平正義,從現在開始只準有色人種參加,黃種人如果學歷太高比照榮譽白人。
喔,筆者忘了,還真有人這樣想。
不滿現有秩序對自己不利就要翻桌,那筆者可不可以說,既有的棒球規則不利我們肥宅,故當BMI超標者站上打擊區,好球帶要縮小成原有的一半,投手不得投出超過100km球速,並讓四壞保送改為兩壞,三振變成十振,以利公平。
他×的這種比賽誰要看。
- 編:左翼就是這樣瞎搞
講這麼多,筆者的意思是,拆掉既有道德聽來很有道理,多半原因出在對你不利,如果是有利的,你才不會想要拆掉。
那麼為何要保有大量產業?我們思考一下,人類要在哪種環境下,獲得對社會秩序的認知,產生基礎規範,我們稱之為道德的準則?
這不可能在真空狀態下產生,亦不會由深山孤老看天空頓悟,皆需要組織。
對於絕大多數的民眾而言,這類組織是什麼?小時候是家庭,青少年時期是學校,成年後是職場。我們總得在某些組織中獲取這些認知,融入生活中成為習慣,若你想要透過發報刊,閱讀特定資料建構,那也是有類似的案例,毛語錄。
高貴化「不生」的風氣,少子化嚴重成國安問題
你想要改變少子化,增加人口以利國家未來發展,最先要改變的不是經濟條件,是對人生的認知。也就是你得要覺得擁有家庭很好,有小孩更棒,才會對生育有興趣。
我們做父母的都很清楚,小孩其實是要消耗父母資源的,若筆者自己沒小孩,算算帳本,這些跟老婆可以省下多少,又能提高多少生活水準,想都不敢想。反過來,各位就能懂,一個從未生養過的人,宣稱生小孩不好,他的理由主要是什麼?別想太多,最主要的原因都是不想要降低既有生活水準,其他都是次要。
如果依照某些人的說法,買不起房子、薪資不好、托兒環境不佳,所以才不想生。那我們立法,已婚幾年內還沒小孩者,可以申請捷運步行10分鐘內小三房,並給予每胎數萬補貼,免費托兒所的最優先名額。但必須切結,三年內生不出來,全數加倍賠償國家。
好不好?
不用擔心,不想生的會拖過三年,哭訴未來很糟,小孩出生將會面對更惡劣的環境,不願意下一代那麼辛苦,開始情緒勒索,最後什麼都要,但就是不照契約走。
正常情況(不要跟我說什麼身體或是犯罪因素等等),想要結婚生育的家庭,都是自己想要生,所以才很努力去生。這年代避孕方式那麼廉價,不想生比想生簡單多了。
我們該思考的是,為何社會塑造一種不該生的氛圍,先不論其理由多麼正當,放到未來去看,國家沒有下一代,膝蓋想都知道會亡國。那麼高談不婚不生,下一代越少越好,卻又希望國家存續者,他在想什麼?開放外國人簡單移民嗎,好像支持度又不高,這已經不是矛盾可以解讀。
是一種意識形態促使,跟網際網路後大量鋪陳的享樂主義加上消費主義有關。
台灣生養條件並不差,病灶在產業掏空的絕望感
筆者不能說這是邪惡的,但就人類整體來說是有害。
建構產業環境的理由是什麼?就是讓民眾有群體可以發展社會道德的認知。維護好產業的理由是什麼?建立一個工作者看得到未來的希望。
即使薪水不高,只要未來可期,希望就會存在。
這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什麼是未來,為何有工作才有未來,難道不能躺平等補助嗎,弄出UBI(編:無條件基本收入)不是挺好的?
筆者承認,如果有那麼一天,有條件施行UBI,並在此之上將能力超絕者培養上去,引領人類技術突破,是真的很好。
但能量問題沒解決啊,筆者前面幾篇就說了,人類現在做不到足夠的能量分配,至少在核融合技術成熟,讓人類獲得電力自由前,提無條件收入,比較像是惡魔的呢喃,引誘人墮落躺平而已。
在台灣,義務教育有世界前段班的水準,對住的地方若沒有很高要求,國家進行租屋管理計畫也非不可行,有錢有有錢的養法,窮也有窮的教法,「窮人就不該生小孩」,說這話的人去各地小學看看,請他列出沒資格活著的學生出來。
有種說某些人沒資格生小孩的,就去動手做給大家看。
筆者想說的是,少子化最終都得要從人心切入,有希望有未來,才會想要投入到下一代。問題是,我們是否把希望跟未來的標準放太高,以台灣現在網路上那些大學生的普遍說法,家戶平均收入要在前20%才有資格生?
講這話的人恐怕都沒想過,自己的人生已經贏過一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