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被AI取代,我該精進哪些文案技能?
這一陣子生成式AI的發展極為快速,產出成果也越來越強大,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就連我自己年初也推出了一堂簡易的線上課程《用ChatGPT,讓廣告文案一秒成型》。
但是,從我自己對課程的取名就看得出來,「成型」與「完美」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是我近期在思考的事:
AI確實能幫助很多產業降低成本、也能幫助工作者完成基礎流程,
一體兩面的結果是,未來初階工作者將產生的斷層。
最近看了一篇臉書文章,節錄如下(原文):
現在律所和會計事務所,省了很多人力,有個合夥人律師一開始用得很爽,最近和Jin談到,他們這些有經驗值的的中生代及資深律師,現在很憂慮,因為傳承出了大問題:
這兩個專業服務,要有給客戶「策略」建議,幾乎是要好多年,很大量案件經歷後,才能給出的。現在菜鳥連應徵都沒得應徵,以後怎麼會有「策略」能提給客戶。
相對的,文案領域有哪些「資深/高階」工作,是具備含金量且短期內無法被AI取代,因此值得我們繼續雕琢與投入的呢?如果不考慮行銷策略,而專注在文字產出這份技術,我的看法如下,從兩個面向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內容與格式層面】
好笑的梗文和段子
幽默感是非常個人化且與所在的在地文化相關的,AI 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但往往會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俚語和細微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
同時,AI的資料庫中無法即時更新,對於快速更迭的網路環境來說,過時的資料就會失去幽默感,AI也未具備真人大量閱讀後發現趨勢的類似大數據分析的能力。
台灣的社群媒體平台,如Dcard或PTT,經常出現具有地方特色的梗,這些內容通常包含當地的流行文化、政治事件或社會趨勢的諷刺。例如,台灣的時事梗圖往往來自近期內的新聞事件,如最新發生的網紅互毆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跨文化溝通
跨文化溝通需要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洞察與敏感度,文案師需要憑著對特定文化的認識,來選擇文字。跨文化理解需要從市場行銷策略開始,跨國公司如星巴克在其市場行銷策略中融入台灣文化元素,如推出特定節慶的限定產品等。
在文字運用上,例如Uber eats「應該,都點得到」廣告系列中使用摔角/水餃的文字特色來翻玩,就是一個使用了在地化文字巧思的例子。
小眾文化或嗜好的研究與應用
在小眾文化或特定嗜好群體中,會使用獨特的溝通方式和象徵系統。這些群體往往因為溝通方便或者特定內部事件的發生,而塑造出自己的語言風格、專有名詞、內部笑話(俗稱內梗),甚至是特定的文化參照和象徵。
要提升這樣的技術方法無他,大量的參與是最有效的;但是如果準備時間不足,能找到類似顧問角色的人來詢問,會為你的文案大大加分。例如我很愛的一部美劇《矽谷群瞎傳》,就真的找了矽谷新創企業內部人員來擔任顧問。
【產業與職類層面】
奢侈品產業
在奢侈品產業中,文案的核心不僅僅在於描述產品的功能或外觀,更關鍵的是傳遞特定的生活方式、品味和價值觀。不僅用來描述品牌的歷史和工藝,還表述品牌的獨特性和對美學的追求。
這要求文案創作者不僅具備深刻的品牌理解和創意思考能力,還需要對目標消費者的心理和品味有著精準的理解。此外,奢侈品牌常強調手工製作和限量發行的特點,更是與AI大量生產的特性相違背。這些細節需要透過文案巧妙地傳達出來,從而吸引那些尋求獨特性和高品質生活方式的消費者。
專業技術產業如科技、醫療、製造
專業技術產業的文案創作,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理解能力,將複雜的技術內容轉化為易於大眾理解的語言。在這些產業中,文案的含金量在於其能夠準確傳遞專業知識、解釋複雜概念,並進一步解除目標受眾的購買疑慮。
舉例來說,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如台積電(TSMC),在推廣最新的晶片製程技術時,就需要清晰地解釋其技術的先進性、效能優勢甚至對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影響,才能將這些技術概念翻譯成對目標受眾(如投資者、合作夥伴和消費者)有意義的內容。
業務溝通底稿
優秀的業務溝通需要回應客戶的需求,也需要符合企業的市場目標,而不只是介紹產品或服務。我課程中曾經談過AI不能幫你做決定一事,指的就是在業務溝通時,以終為始的溝通特性。
在文字技巧上,它需要具備明確的目標、結構清晰、語言精準與說服力。不僅關係到文字易讀性和語氣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據不同的業務情境和對象,選擇合適的溝通策略。
結語
文案工作中,當然還有許多領域是AI無法取代的,本文特別挑選出來的幾個方向,是我在從業中認為更能讓文案師獲得高價值報酬的方向與產業,所以推薦給在入門階段的大家。對於已經是高階資深廣告文案的各位,也歡迎分享自己的經驗,一起提升文字價值!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或IG玩。
更多浪費才能的內容就在 【商業文案全解析,擁有你的寫作孵化器】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