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是由著名諮詢機構榮鼎(Rhodium)的中共科技分析師Jordan Schneider所主持的Podcast China Talk 的內容重點精華,這集還有一位特別來賓來和這位印度的晶片設計工程師與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對談,那就是《晶片戰爭》的作者Chris Miller。不過Miller顯然也對印度了解不多,因此只是丟出問題和補充一些東亞半導體業的發展情況,主要內容還是由這位印度的工程師 /分析師大談印度晶片業的情況。

一、印度早期的國家主導模式步上蘇聯後塵

在90年代初期的自由化經濟改革之前,印度的半導體業和航太、核能、汽車業類似,都是由政府扶植,按照政府的目而進行營運。最早政府成立的公司有兩家,其實成立的時間和台灣政府扶植電子業的時間相近,其中一家是在Chandigarh的Semiconductor Complex Ltd(SCL),該公司在1984年生產5000奈米製程的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晶片。

當時這家公司得到政府的財務支柱和來自印度頂尖工程學院研究生和博士生加入。不過為了突破技術障礙,SCL在1980年代初期和美國公司Microsystem Inc 成立合資機構。還從兩家其他公司(美國的Rockwell自動化和日本的日立)獲得技術轉移,這是該公司和這兩家外國公司簽訂製造零件合約中的條件之一。後來SCL的製程逐漸推進到800奈米,當時距離全球尖端技術並不遠。

但是該公司最終無法做到生產大規模的商業晶片,畢竟一家靠政府補助存活的公司資源有限,SCL無法跟上所謂的Rock定律-蓋一座半導體晶片廠的資本支出每五年就翻一倍。後來一場園區的大火更讓該公司一蹶不振。在2000年的時候印度的資訊科技部嘗試想要賣掉該公司的股份,但是找不到買家。因為當時沒有印度本地OEM代工製造商,所以沒有購買SCL生產的晶片的需求。

現在的SCL 辦公室

最後是印度的太空部在2005年重整了這家公司,讓它轉向幫人造衛星和發射器製造晶片。但該公司依然沒有重返昔日的高峰,當晶片戰爭推進到3奈米、5奈米等級的現在,SCL還在嘗試將設備升級,以求小量生產180奈米製程的晶片。

還有另一家政府扶植,屬於國防部的Bharat Electronic Limited (BEL),當初是為了國防與航太電子的需求而由政府成立的公司。它最早打算生產鍺晶片的提議在拖延2年半後終於得到核准。在得到飛利浦的技術轉移後,在1962年BEL製造出第一個電晶體。之後逐漸升級到製造矽電晶體。在高峰時該公司一年製造2000萬個電晶體。到了80年代,BEL和Metkem Silicon Ltd合作生產太陽能電池和電子產品使用的多晶矽晶圓。

但到了1980年代末期,BEL一樣撞上了Rock定律的牆。當時的印度外匯短缺讓它無法順利進口晶片製造設備。雖然該公司吸引到美國的國家半導體想和它合作生產類比式積體電路。但竟然沒有拿到政府核准。之後BEL和捲入和SEL的營運範圍之爭,SCL想當晶片的唯一晶片製造商。

在1997年印度政府要求BEL專注在封裝和製造消費性電子用的積體電路產品就好。最後BEL決定把營運範圍限定在生產少量晶片但持續強化特定用途晶片的設計。和差不多同時開始生產晶片的日本松下對比,松下最後不但能出口產品,產量還達到10億個電晶體。而BEL的主要目的只是滿足印度軍方和其他股東的小量需求。

和台灣的經驗類比一樣很有啟發性,BEL當時也想從純粹生產電晶體和少數的零組件中升級。但當時尋求和飛利浦的技術合作被拒絕了,原因是飛利浦自己也在進行生產不想扶植出一個對手。但美商RCA適時對印度伸出援手,RCA當時已經在台灣設廠為台灣的電子業打下了基礎,那麼印度的電子業和台灣的發展為何有天壤之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