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米開朗基羅的四則小故事......第二個別歪樓了。
「完美不是一個小細節,然而注重細節卻能造就完美。」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 - 1564)
全名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米開朗基羅,毫無疑問,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奇才大師,更與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和拉斐爾(RaffaelloSanzio,1483-1520)等一同定義了爾後三百餘年文明世界藝術創作的發展趨勢。
嘿嘿!如果再加上多納太羅(Donatello),就是一組英雄戰隊「忍者龜」(Ninja Turtles)了啊!咦?
貴為不朽的「文藝復興藝壇三傑」之一,隻手打造出「聖母慟子像(聖殤)」(Pietà)、「大衛像」(David)等創世偉構,並且繪製《創世紀》(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跟《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Universale)的米開朗基羅,您還知道多少有趣的小故事呢?
1:請問、那個、抱歉!那是我的作品喔!上面有簽名!
誕生在昔日佛羅倫斯共和國卡普雷賽(Caprese,今義大利中部Caprese Michelangelo)的米開朗基羅,父親西蒙尼當時方結束了家族歷代以來所流傳下來微型銀行家的事業,選擇進入公部門,擔任小小的地方行政官;
幾個月後,「小米」舉家遷往佛羅倫斯。
13歲那年,父親意識到米開朗基羅對於哲學等人文學科興趣缺缺,反而喜歡獨自望著教堂裡的各幅畫作發呆,或者是跟藝術家叔叔伯伯們閒聊,因此西蒙尼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讓小米離開書本跟卷軸,轉而拜師基蘭達奧(Domenico Ghirlandaio)……透過這位傳承三代翡冷翠「文藝復興」創作精神的師傅栽培下,米開朗基羅很快就展現出龍非池中物的不凡潛力!
主要修習繪畫與雕塑科目的他,隔年隨即從學徒快速晉升「出師」,加入準職業級畫家的行列,更開始破格領取最低保障工資!是的,所謂「奇才」的定義,就是當我們國中八年級將美術(勞作)課、音樂課拿來加強英文、數理的時候,米開朗基羅早就透過專業技法來謀生!
西元1496年,離開了佛羅倫斯實際政權統治者,也就是已逝世的美第奇(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保護傘後,成年的米開朗基羅獨自來到了首善之都的羅馬。
當時有位羅馬樞機主教以高價收購了一尊出土的古物,作工精美,名喚「沈睡的邱比特」,但仔細檢視之後,主教赫然發現這是一個被刻意加工、人為老化後的「當代」藝術品!後續更引發了向仲介商要求返還高額價金的爭議。但不諱言的,主教對於此贗品的製作水平感到驚艷,更主動提議,要聘請這位加工「老」師傅到羅馬服務……
老師傅?正是21歲的米開朗基羅。
稍後在法國駐梵蒂岡大使主教的全權委託下,米開朗基羅創作了位於聖彼得大教堂(西元1498至1499年間)的「聖母慟子像(聖殤)」(Pietà);
一反傳統印象裡的慈母面容,當時年僅23歲的米開朗基羅果斷地使用純潔、無暇的青春少女之姿來凸顯出聖母永恆的神聖性與尊貴,作品亮相後好評不斷,眾人更是嘖嘖稱奇!
可是,
在知道自己的「聖殤」被不少人誤認為是大其15歲的前輩索拉里(Cristoforo Solari)所作之後,米開朗基羅為了以正視聽,更可能著眼於智慧財產權(著作權)之重要性,他連忙將「MICHAEL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IN[US] FACIEBA[T]」(「Michelangelo Buonarroti,佛羅倫斯人所製」)的簽名刻上,讓世人清楚明白傑作出自於誰的巧手……
此作法最早可追朔回古希臘時代的藝術家,但米開朗基羅後來對於自己帶些自負的舉動感到懊悔,畢竟聖像是弘揚主愛,並非自我吹捧!就傳記作者的敘述,米開朗基羅自「聖母慟子像」之後,發誓不再簽名於自己的作品上,一切榮耀只歸於上帝,故本雕像成為大師生涯唯一一件親自署名的大作!
2:老司機都知道的「高清、三點全裸、無碼」!
「對大多數人而言,生命的危機不在於將目標定得太高而無法企及,反而是在於把目標定得太『低』以至於沒辦法達成。」
西元十五世紀末,主掌佛羅倫斯的信仰與世俗的領袖,也就是長期反對「文藝復興」發展,還公然燒毀諸多藝術品跟書籍的道明會修士薩佛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因過度的持守戒律與禁令限制遭到了民眾起義推翻,最後還被處以火刑……
待佛羅倫斯局勢恢復穩定,當地的羊毛同業公會為了展現佛羅倫斯人不畏強權、崇尚美善的自由邦精神,而希望將原先被擱置近四十年,最早由多納太羅操刀的白色大理石雕像給繼續完成(多氏已於西元1466年逝世),眾人於是決定聘請名氣響亮的米開朗基羅接手……
約莫兩年多的時間,米開朗基羅接續前輩之工,費心打造出了高達5米17,重約六噸的…「高清、三點全裸、無碼」巨作。
是的,我想您也知道答案了,就是「大衛像」(David)!
西元1504年,40名壯丁花費四天的時間,將大衛像從工作室搬運到了佛羅倫斯市政廳,取消了原本放置於教會頂樓的方案,原因很簡單……這麼令人振奮精神的作品,怎麼可以不讓多一點人欣賞!
米開朗基羅以《舊約聖經》中的戰士、詩人大衛王為主角,讓人歎為觀止的線條布局,離凡脫俗的美學觀點與栩栩如生的工法,從微小細節成就極致完美,營造出蓄勢待發,即將勇敢對戰巨人歌利亞(Goliath)的青年大衛,更如同走出經文、銘刻一般的活躍,「大衛像」不只讓米開朗基羅盛名遠播,更就此奠定了一代雕刻巨匠的聲望。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的佛羅倫斯,民主共和的城邦表率,四周卻盡是虎視眈眈的強國,尤其是羅馬不懷好意的敵視,所以當我們直視大衛像的眼神時,你會發現他的目光如鷹,備戰而不怯戰!絕無半分鬆懈之意。
沒錯,政治是一門藝術,但藝術品更是一種無聲的政治語言啊!
3:從12變成343的偉大魔術
「羅盤必須置於眼中而非放在手上,因為『手』只能執行,可『眼』卻能判斷!」
西元1505年,即位不久的羅馬天主教教宗儒略二世(Iulius PP. II)向米開朗基羅遞出了創建日後宗座陵墓的設計案,並附加大小不一的各式雕塑品或繪畫零星邀約。其中一項,就是西斯廷禮拜堂(The Sistine Chapel )內的天頂壁畫。
作為教宗行政公務與宗教事務的活動處所(現在梵蒂岡則是在此辦理教宗選舉),儒略二世一開始的構思,乃屬意米開朗基羅在架高天頂的星空背景裡繪上初代教會十二門徒(宗徒)的畫像,用以緬懷並崇敬福音使者們的芳美腳蹤。
可藝高人膽大的米開朗基羅不願被單一題材侷限,而是藉由西元1508至1512年間的巧思發想與細膩工法,竟然一口氣選擇以《舊約聖經》的首篇《創世紀》為主題,用高達343個故事人物來充滿整個禮拜堂的天空!
從《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裡的「第一類接觸」,上帝智慧與生命之火的傳承,九個創世場景,《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 - 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今日儼然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意象,仿作致敬,加上詼諧的二創或許不勝枚數,但本尊正是米開朗基羅所繪製的,從12變成343的偉大魔術。
4:集淫穢,褻瀆與悖德的萬惡之作?
「死亡和愛情是把好人帶往天堂的一雙翅膀。」
西元1527年初夏,眼見軍餉遲遲不見下落,多達三萬餘名的神聖羅馬帝國士兵在擊敗法國之後,決定向羅馬教廷,也就是當時法國的盟友進軍!在盜匪與逃兵的趁亂加入,還有改革派新教(馬丁路德)支持者的追隨助陣下,千載始終無法撼動的天使之城,終究迎來了歐洲文明史上最慘烈的兵災跟浩劫……
「羅馬之劫」(Sack of Rome)
燒殺擄掠,珍稀藝術品的破壞,數以萬計生命的蹂躪摧殘,後續所爆發的瘟疫跟傳染病,不只讓死亡連年籠罩羅馬,亦造成無法挽回的文化浩劫!尤其自西元1453年以降,歐洲文藝復興的繁花競艷,自此更走向了凋零之途,羅馬城也失去作為歐洲藝文中心的主導地位(逐漸移轉到威尼斯)……
不遠處的佛羅倫斯,人民趁此機會再次起義,推翻了獨攬大權的美第奇家族。但方恢復共和制度不久,神聖羅馬帝國與美第奇合作,以重兵圍攻佛城,米開朗基羅基於愛鄉愛土的精神,甚至為共和國設計防禦工事,抵禦外侮!但寡不敵眾下,共和國城門遭破……
西元1532年,佛羅倫斯改制公國(Ducato di Firenze),成為世襲制君主政體,由美第奇一家主政,並展開越發嚴峻的高壓統治。
雖然接下美第奇委任的陵墓與教堂設計案,但隨著政治紛擾,人心惶惶,米開朗基羅暫別佛城,於西元1534年時受教宗克萊蒙七世(Clemens PP. VII,死於同年)與繼任者保祿三世(Paulus PP. III)之約,再次回到羅馬,再度踏上西斯廷禮拜堂……
30年的物換星移,眼目所及盡是世俗的動盪與教會權柄的角力,而達文西和拉斐爾當時也都已經不在人間了。祭壇濕壁畫,米開朗基羅將會以何種面貌呈現呢?
世界末日!
耗費九年(實際作畫估計是四年)的光陰,米開朗基羅於西元1541年10月停筆,此一震撼天地,超越古今的集大成之作,正是「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Universale)…他將所處世道躍然紙上,參考《新約聖經》終篇《啟示錄》(Revelation)裡有關末日審判、基督再來的經文,重新定義了文藝復興的美學思維!
在駭人浩劫尚未被遺忘的當下,米開朗基羅的內心是否有著熊熊烈火吾人不得而知,但善有善報(上天堂)、惡有惡報(下地獄),亙古不移的真理,在他的筆下卻出現了令觀者詫異的化學變化……
世界末日?
現在!
他把諸多歷史跟現實人物繪入畫作裡,不只表現出藝術家不容妥協的善惡觀,更膽大妄為的把所有人的衣裳褪去……初生之始、審判之日,赤身裸體才是自己唯一帶來又帶走的印記!
十二門徒之一的巴多羅買(Bartholomew),祂手上的人皮,是殉道者為主蒙難的證明,皮像的主人,正是米開朗基羅的自畫像,藉此告白他的信仰觀;
一位梵蒂岡神父兼行政官員,向來對米開朗基羅的裸體藝術感到羞恥,他出現在畫作裡的一角,作為指引冥界的法官….但.一頭蛇咬住了他的下體,還有著驢子的長耳,意味著本人愚蠢至極!
至於儒略二世,他則是被米開朗基羅直接投射在地獄層,受可怖蛇怪所吞咬!兩人相處關係如何,不言可喻啊。
祭壇畫完工了,但除了《聖經》之外,米開朗基羅似乎採用了不少來自異端神話對地獄或天堂的描述與想像,尤以毫無遮掩的裸體公然示眾,性器官高掛聖堂,簡直是對當時教會中樞腐敗骯髒(不少教宗有情婦跟私生子等)的另類諷刺!因此很快就遭到梵蒂岡部分主教予以嚴厲抨擊,認為這是集淫穢,褻瀆與悖德的萬惡之作!
「在何等神聖的至聖所內,怎麼能夠容許《最後的審判》裡的地獄如此猥褻?」
「嗯!我的裁判權沒有延伸到地獄。」
,教宗面對質疑時的答覆。
雖然教廷持開放態度,保護著這絕無僅有的末日美學,但就在米開朗基羅以88歲的高齡辭世之後,梵蒂岡為了平息守舊派,加上特倫特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的召開,展開全面性的反教改(宗教改革)運動,因此決議委託米氏弟子沃爾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進行後續加工的動作,替老師原本的裸體人物加上幾筆彩繪,變成穿上纏腰布跟布袍等遮羞物的審判,也順勢更動了畫作裡疑似有暗示性交的畫面……
雖然符合政治與信仰正確,可也一舉破壞了大師的傳世真跡。
今天若要探訪毫無保留,忠於大師原作的縮放臨摹本,請移駕到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卡波迪蒙特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i Capodimonte),畫家是維努斯蒂(Marcello Venusti)。
尾聲:
「熱情是一生不可或缺的能量元素!」
這句話是用來形容3月6日出生的壽星,更完全符合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精神。望著「大衛像」,再來一塊有著甘醇白蘭地酒香的黑巧克力,口中的「生日快樂」四個字,除了讚嘆,還是讚嘆。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