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征费前后矛盾的立场,反映后23条立法时代建制派的新风向。」

特约撰稿人 拾圆

2024年4月11日,香港,深水埗街道上的垃圾桶。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4月11日,香港,深水埗街道上的垃圾桶。摄:Ryan Lai/端传媒

香港立法会于2021年8月在泛民主派“总辞”、但在席建制派全数投下赞成票的情况下,通过《2018年废物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收费)(修订)条例草案》。长时间筹备之下,港府于本月“先行先试”垃圾征费计划,但持续引起社会争议,公众指其存在配套设施不足、食肆开支急增、清洁工承受法律责任风险等问题。

垃圾征费争议之中,中国全国侨联前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香港民建联监委会主席卢文端日前在报章撰文,宣称垃圾征费最初是由“激进反对派”提出,是上届政府在“泛政治化环保”的压力下订出的政策,引来立法会议员、前官员和舆论的非议,质疑他的说法存在事实错误。

卢文端于周一(4月8日)在《明报》发表文章,开首即把垃圾征费与《基本法》第23条立法相提并论,指后者“在较平和的社会气氛下顺利完成”,各界期待香港能尽快聚焦经济民生,而前者“却引起广泛社会争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他声称,“有不少社会人士担心,垃圾收费争议的持续发酵,会冲击香港聚焦谋发展的主旋律”。

其中,他宣称“垃圾收费当年由激进反对派提出(他们当中部分人还在监狱里),是上届政府在泛政治化环保的高压下订出的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续他进一步称“当年激进反对派在泛政治化严重泛滥的时候提出垃圾收费,上届政府在环保的大帽子压迫下接受”,但该政策是“对实际困难严重估计不足、不具备可行性的政策,无论什么时候实施,都会是极度困扰千家万户的‘大头佛’(大麻烦)”。

2024年1月22日,垃圾徵費第二度押後至8月1日實施 ,但街上仍可見政府有關垃圾徵費的廣告。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22日,垃圾徵費第二度押後至8月1日實施 ,但街上仍可見政府有關垃圾徵費的廣告。攝:林振東/端傳媒

他续指,垃圾收费“先行先试”的乱象反映香港社会还未准备好,现阶段不适宜推行该政策。他建议港府在试行期结束后重新考虑是否将其押后或完全停止。他警告,垃圾收费争议若然持续下去,将会耗费社会精力,干扰政府聚精会神谋发展,不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和期望,“相信也不是中央希望见到的局面,因这不符合中央的希望和要求”。

卢文瑞强调,他提倡搁置的是垃圾收费争议,而不是环保大原则。他认为,香港要坚决摆脱“环保道德绑架”,遏止“泛政治化环保歪风”。他表示,好在《港区国安法》和《基本法》第23条立法已经铲除了泛政治化的制度根源,香港泛政治化歪风已经得到有效遏止,港府有条件也有底气拒绝环保道德绑架,以科学务实态度寻求一条切合香港需要的环保发展之路。(延伸阅读:《香港垃圾征费遇阻,议员指不应“交功课心态”促鉴外国经验》

隶属“香港新方向”的立法会议员张欣宇在 Facebook 发出题为〈事实还事实,政 X 还政 X〉的帖文,不点名批评卢文瑞的言论才是“高度政治化”。

张欣宇引述一位“熟悉环保政策的友人”,指出垃圾收费最早在2005年“董建华时代”提出,至2012年(时任特首为曾荫权)作第一次咨询、2014年(时任特首为梁振英)作第二次深入咨询,并于2016年、即林郑月娥担任特首期间,由港府将立法意见转为法例建议,并且交付立法会审议。

立法会经过数年的讨论和逐条审议,于2021年8月通过《2021年废物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收费)(修订)条例》。根据会议记录,当日在泛民主派“总辞”之下,在席建制派37名议员全部投赞成票通过议案,其中28人连任至今,包括卢文端的女婿、经民联议员吴永嘉,另有张国钧和麦美娟现已加入港府,分别出任律政司副司长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

《AM730》的报导提到,港府于2005年12月首次向立法会提交《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钢》,就此后10年内香港如何处理固体废物提出方针,包括时间表和目标,而“污者自付原则”是大纲内提出的方案之一。时任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当日表示,当局相信征收垃圾费有助改变行为模式,而政府会有一个完善回收系统令资源再造,减轻市民的负担,希望每个家庭每月的垃圾征费开支能低于30港元。

前环境局副局长陆恭蕙接受电台访问时,否认垃圾征费政策在草拟阶段受到反对派的压力。她表明,过往政府已经有垃圾征费的想法,政策是整个政府的意愿,而“唔系反对派提出嚟‘搞乱香港’”。她表示,任何人士若有疑问,可作事实查证。

陆恭蕙还提到,国际上也有垃圾分类和收费的构思,香港不能放弃落实垃圾征费,也不应以经济不佳作为叫停垃圾征费的借口,否则会落后于国际,开始计划后又不推行更会成为笑话。她认为不必太早就落实情况下结论,指出废物处理复杂,可以通过“先行先试”观察如何解决问题,让社会了解可行方案并学习。

 2024年4月11日,香港,太子街道上的垃圾桶旁放滿了垃圾袋。攝:Ryan Lai/端傳媒
2024年4月11日,香港,太子街道上的垃圾桶旁放滿了垃圾袋。攝:Ryan Lai/端傳媒

虽然有立法会议员、前官员、传媒报导等先后提出事实证据,以反驳卢文端的说法,但仍有为数不少的立法会议员提出跟卢文端说法相似的论述。

与卢文端同属民建联的立法会议员何俊贤,在垃圾征费议案审议和通过期间是法案委员会副主席,他当日也就议案投下了赞成票。卢文端发表争议言论后,何俊贤向传媒解释,他当日投下赞成票是因为“(当年反对派)以环保帽子迫特区政府、议员甚至市民,要‘食’一个我哋未必完全准备得到嘅政策”(当年反对派以环保帽子强迫特区政府、议员甚至市民,要接受一个我们未必完全准备得到的政策)。何俊贤还表示,他认同卢文端的观点,认为假如垃圾收费“先行先试”的效果未如理想,港府应该推迟垃圾收费。

而民建联前主席李慧琼2021年9月出席网台节目“立法会搞紧乜”时,强调民建联向当局争取先免费派袋,让公众适应后再正式征费,相信市民会接受:“我哋已经一早同局方争取‘先派袋,后俾钱’,当政策推行时候,等大家适应咗,然后先收钱,相信大家就接受”(我们早就已经向局方争取“先派垃圾袋再给钱”,儅政策推行的时候,等大家适应了再收钱,相信大家就会接受)。而她4月9日在出席《商台》节目时,却称当时是过份理想化:“我自己而家睇返,必须承认,当时系过份或者比较理想化。如果做唔好回收设施而系全面推行呢,𠮶个引致混乱情况风险好大”(我自己现在回头看,必须承认,当时是过分或者比较理想化。如果做不好回收设施就全面推行,这会导致混乱的情况,风险很大)。

包括何俊贤、李慧琼在内的建制派人士一改当年立场,转态质疑垃圾征费的方案甚至要求推迟执行。惟行政长官李家超在4月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回应,垃圾征费早已获通过成为法律,政府采取先行先试的方式是为了深入听取意见,了解实际上如何实施法例,并无透露要将其暂缓实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