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揭幕,“莫迪王朝”和“守护民主”成为焦点|Whatsnew
「不出意外的话,莫迪将获得第三个任期,至少执政到2029年。」
端传媒国际组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作为“全球最大的民主选举”的2024年印度大选已经在4月19日开始。印度全国超过9亿的选民将在大选中选出下议院的543个席位,获得最多席次的政党将优先组阁。据外界分析,现任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大概率将再次获胜并继续执政。外界关注的焦点在于印度人民党相比先前的大选,其得票率和获得席次会有怎样的变化。(延伸阅读:《莫迪时代的印度民主:孟买贫民窟里的选票,能改变命运吗》)
出于规模和选举传统,印度大选并不是单日投票制。全国将根据选区划分七个投票阶段投票,因而本次大选的结果要到6月初全部投票结束后才会正式揭晓。据路透社2024年2月报导,最新民调显示,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将有机会获得其中超过340个席位,若如此,则其获得席位将与现在持平。
此次大选中印度内外较为关注的话题,是莫迪政府的“一党独大”趋势。目前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下院中掌握过半席次,而反对党则呈现地方化、分散化的特征。最大反对党,也是反对党联盟领导者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只有51席,不到莫迪领导的执政党的五分之一。
在过去十年的执政中,莫迪政府已经借助议会中的强势地位顺利推动了其右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其中包括废除宪法中赋予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国两制”地位、推动潜在排斥穆斯林族群的“国民身分法案”,以及在历史争议的阿约提亚巴布里清真寺(Babri Masjed)旧址上按照传说复建印度教的罗摩神庙等。莫迪政府的其他印教民族主义倾向还包括默许地方印度教群体组织“护牛队”攻击养牛和吃牛肉的穆斯林,以及发起反对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通婚的运动等。(延伸阅读:《撤销自治与3000小时断网:在克什米尔没有“正常”》)
而在对外事务上,莫迪政府在2023年底疑似“跨国执法”,涉嫌在加拿大暗杀加拿大国籍的锡克教分离主义人士,引发两国外交纠纷。此外,印度和邻国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在莫迪时代出现了停滞和倒退。
在选前数月,莫迪政府还对反对党和公民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得外界批评印度正在走向威权政治。其中,2月印度政府命令独立深度杂志《大篷车》(The Caravan)撤下其发表的一篇关于军队涉嫌“在动荡的查谟-克什米尔对平民实施酷刑和谋杀”的报导,并威胁如不能撤稿则将停止该媒体运营;3月,印度金融犯罪调查机构以涉嫌在一起酒类政策骗局事件中协同作案为由逮捕了德里首都特区的首席部长(市长)、反对党普通人党(Aam Aadmi Party)领导人凯基利瓦尔(Arvind Kejriwal),同时税务部门还冻结了印度国大党的数个银行账户。反对党联盟当时表示这是政府有意打击反对党的竞选工作,以确保其能够在议会中维持一党独大的局面。
法国籍印度学家、印度政治研究者 Christophe Jaffrelot 日前在《世界报》撰文警告,指莫迪正在迈向帝王式的政治,从而削弱印度的民主程度。他称莫迪通过掌握国家机构,让印度的政治制度变成和土耳其、匈牙利类似的“选举威权”制度。
他在文章中指莫迪通过2014年的司法改革掌握了印度最高法院的法官任免权力,从而削弱了司法机构对行政的制衡。此外莫迪还通过和私营部门大亨的合作对大学和媒体施加压力,将大部分学院和媒体掌握在亲执政党的管理者手中,进而削弱了公民社会对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抵抗能力。
他还指莫迪甚至加强了在印度教民族主义群体内部的说一不二的地位,即通过不断选举胜利让原先更习惯于集体决策的印度人民党和右翼组织国民支援服务团(RSS)接受莫迪对内部人事的安排,并得以安插更多亲信,从而由“一党独大”迈向“一人独大”。(延伸阅读:《莫迪的民族主义IT男:印度“矽谷”的躁动未来》)
印度深度时政调查媒体《大篷车》(The Caravan)则在选前刊出长篇报导,指莫迪在十年任期内已经“驯服”了印度选举委员会(EC),使得选委会对印度人民党和莫迪的不合规筹集竞选资金与在选举中发表煽动性的族群仇恨言论均采取“只眼开只眼闭”的态度。
印度人民党则驳斥相关说法,并表示对反对党的相关案件处理只是正常执法。
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曾在选前表示,印度已经“不再是一个民主国家”。他称反对党在和煽动仇恨的“阿修罗力量”(Asura-shakti)斗争,以保卫印度的民主制度。而据 BBC 报导,反对党仍然面临家族政治、腐败和内部分裂等问题,短期内很难对莫迪和印度人民党的独大地位发起真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