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短暂兼职,然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原因离开。」

特约撰稿人 郝伟凡

外滩建筑艺术节。摄影:郝伟凡
外滩建筑艺术节。摄影:郝伟凡

【作者按】每年的11月,是上海备受瞩目的一年一度的艺术季——两大当代艺术博览盛会“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及包括上海双年展在内的无数个展览同时开幕,人头攒动,各大展览中心、美术馆都排起了长队。

据上海市文旅局“乐游上海”最新发布,《2023上海市美术馆名录》共收录100家美术馆,含国有美术馆27家,非国有美术馆73家。2023年全市美术馆共接待观众702万人次,举办792项展览,举办公共教育活动4963项。

是什么造就了今天当代艺术在上海的繁荣表象?笔者借由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兼职的短暂经历,试图在美术馆这艘船上探寻何为“艺术”,何为我们想像的“当代生活”。

美术馆有编制吗?

推开现在进供员工使用的虎丘路大门,在微信群打卡上班时间:09:56,抬眼便是地上大大小小的塑料盆,我仰头望了望天花板,问同事昨晚是不是馆里漏水了。

“下午有活动。”同事Q回答道。

“泡脚活动吗?”看着那摆了一圈的露营椅,我打趣道。

“你可太不艺术了。”同事Q笑道,她指了指中间堆得最高的塑料盆装置,问我,“你看到东方明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