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奈专访:陪蔡英文做总统,住在帐篷抗争七年的她回家了
「“这就是最深的歧视,把你捧得高高的,然后转身让你掉到地上。所以我要留下来,提醒她、督促她。就这样过了七年。”」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编者按】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与布农族丈夫那布、纪录片导演马跃・比吼,称为“巴那马”三人组。2016年蔡英文就任总统后,三人为了争取原住民族的转型正义,要求政府修改《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划设办法》,因而与族人走上凯道抗议。他们在凯道上扎营、办活动,表达他们的反对声音。几经警方驱赶,他们搭建的帐篷、艺术装置也不断被强制拆除,从凯道一路搬迁到二二八公园内。
没人能想到,他们坚持了2644天。直到蔡英文卸任,他们正式宣布随着蔡英文的卸任拆掉帐篷,终于“回家”。
在今年,巴奈与作者徐璐合著了新书《巴奈回家》。这本书纪录了巴奈作为一名原住民族权益倡议者、歌手、创作人的生命历程——尤其是七年来的经历,更是解答了大众对于“巴奈住帐篷抗议蔡英文”的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坚持了七年之久?让她们在恶劣的天气与环境下,被警力不断驱赶,被许多人遗忘,仍要坚持着在最显眼的位置“提醒蔡英文信守当初的承诺”?
巴奈不是没有家,她与那布的家在台东,但为了抵抗,他们以帐篷为家,抗争七年。
2644天的帐篷生活,有人称之为“史诗级”的抗争。这场抗争,在他们眼中源自于信任的建立与瓦解,也是尊严的践踏与坚持,更是巴奈与那布为了“回家”而开始的路程。
走出捷运台大医院站一号出口,是二二八公园。公园内的一处公厕前,有一顶约两坪大(6.6平方公尺)的拼贴帐篷,橘色、绿色的帐篷与数把雨伞、遮阳的布料撑起这个空间。帐篷外挂着黄底红字“没有人是局外人”的毛巾、巴奈与总统蔡英文的合照,并大大写着一个“骗”字和夜宿凯道的天数。
“能不能把帐篷弄漂亮一点?”这是柯文哲当台北市长时看到他们帐篷说出的话。有人觉得破烂,有时被当成街友住的地方。巴奈只说,“我们不是来露营度假。”
帐篷外表没有明显的门,巴奈的解释是,“因为这是我家,没有门是告诉你,只能看,不要随便进来。好奇,就在外边呼唤我们,我们会出来跟你说话。”曾入内的人权团体工作者告诉我,里头就像是一个家里密不通风的房间,有衣服、充电器、生活用品,还有好多台电扇,“我没办法想像(在这里)住超过三天,但他们住了七年。”
帐篷距离总统府只有五百公尺,住在这里的巴奈每天都能望见总统府的高塔,甚至看见政府官员的黑头车经过。抗争的七年,他们逐渐被遗忘。
《巴奈回家:凯道.二二八公园的二六四四天》
作者:巴奈、徐璐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你们还在?”这是友人常问他们的问题。
“你们在抗议什么?”这是多数人对他们感到好奇的地方。
第一次问巴奈能否在520总统交接前专访,她缓缓转过头来,睁大眼睛,微笑着对我摇头。她不愿成为政治口水,她担心几个问答能否解释清楚前因后果。因着书籍出版,她才答应采访。她说,书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缘由,“多年的好友就算时常来帐篷找我,但我们不总是讨论这个话题,直到她看完书,才跟我说,比较能理解你们七年来在坚持什么了。”
被当成原住民族抗争者的代表、很凶悍,这是不认识巴奈的人,常有的第一印象。原本被认为只有坚毅一种形象的背后,也有很多的感性,她在许多采访、演讲中,讲到激动处经常流泪,甚至是多次透露出七年苦行生活中的脆弱,“没有那布,我不可能一个人住在帐篷⋯⋯.”采访中才了解,她无论在创作还是待人处事上都很看重“感觉”。她举例创作时,她不会要给听众什么,而是“怎么做,人会有感觉”,很常没想那么多,“累了就去睡觉,饿了就去吃,情绪来了,作为表演者,我很清楚情绪的流动,一秒可以切换,但可以马上收得好好的,不影响今天的运作。
那她对蔡英文的感觉是什么,何以坚持抗争七年之久?
“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会问自己,不做的理由是什么?要不要喝这杯饮料?不要,太甜。要不要留下来?我想不到不要的理由是什么。这样想就很简单。可是没想到这个简单,就搞了一个这么大的事。往回头看,我这一辈子只要活着,想要骂小英都可以骂她,我底气很够,其他人(历届总统)连原住民族议题都不敢碰,所以我可以骂所有的领袖。”
巴奈细数起与蔡英文的渊源。她曾为蔡英文2016年竞选总统时作歌《我愿是你的风景》,并受邀作为竞选歌曲的评审,也曾到竞选活动上演唱。蔡英文选上总统后,巴奈被邀请一起喝春酒,她的丈夫那布与倡议伙伴马跃・比吼告诉她,既然能亲自见到蔡英文,要好好表达原住民族的心声。因为他们多年来进行原住民族运动都难以碰触到权力核心,巴奈说当时想的是“我们离权力核心那么远,也不觉得争取权益就一定能成功。既然能见到面,我决定试试看。”
“她曾在竞选时说,向原住民族道歉,是她应该做的”,巴奈因蔡英文讲的这席话而有所期待。
春酒上,巴奈心心念念的是希望蔡英文在就职典礼上提到原住民族的权益,因为“全世界都会盯着台湾总统的就职典礼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