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隧早上車龍達1.6公里 迫近紅隧
(獨媒報導)政府於去年12月17日起就三隧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至今近半年。數據顯示,車輛明顯分流至西隧,而收費較高的繁忙時段車流亦有所減少。不過自實施後,西隧早上繁忙時段最長車龍拾級而上,由2023年12月的0.6公里增至今年4月的1.6公里,迫近紅隧1.8公里車龍。
運輸及物流局就三隧分時段收費成效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文件指今年4月平日總過海車流與實施前相若,約為27萬架次。三隧車流分布方面,西隧上升18%至10.3萬架次,紅隧則下降9%至9.5萬架次,東隧則下降7%至7.3萬架次。文件稱已開始理順三隧車流分配不均的情況。
繁忙時段分流效果方面,三隧下降1%至4%,而緊接繁忙時段的前後半小時,則分別上升3%及6%。文件指部分駕駛者選擇繁忙時段以外、收費較低的時間出行。
西隧車龍大增1.5公里
三隧車龍方面,紅隧及東隧繁忙時段減少逾1公里及0.5公里,2024年4月分別為1.8公里及1.2公里。不過西隧的車龍則有所增加,由調整收費前的0.1公里,增至今年4月的1.6公里。車速方面,紅隧及東隧早上最繁忙一小時基本與分時段收費前相同,而西隧則由每小時34公里略降至30公里。
西隧繁忙時段港島出口支路問題上,運輸署稱已調整干諾道西及東邊街路口的交通燈號時間,並將增設一條行車線往中上環,料2025年下半年展開,2027年年內完成。此外,運輸署亦已在西隧九龍入口及東隧香港入口增設巴士專線及巴士專用入口,會續考慮在更多合適地點設置。
暫不考慮調整貨車及小巴劃一收費
至於收費會否再作調整?運輸署指需先收集為期一年的數據才作檢視,料2025年年中完成。至於貨運業界要求下調中型及重型貨車劃一的50元收費,運輸署引述業界人士稱紅隧擠塞已大幅改善,而劃一收費亦能令他們更自主地選擇最直接的隧道,有利營運。小巴方面,運輸署指流量沒有明顯變化,部分小巴亦分流至西隧。
至於實施易通行及拆卸收費亭後騰出的土地,運物局指青沙管制區及獅子山隧道的收費亭拆卸工程已經完成,其他隧道料於2024年第二季至2025年年中陸續完成,將用作改善公共交通設施及隧道出入口交通,長遠將配合鄰近區域發展時考慮。
林世雄:大見成效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形容為「大見成效」,符合政策目標。多名議員就時段及車型收費有意見,民建聯劉國勳認為,繁忙時間逾3小時過長,問及能否縮短特別晚上,經民聯盧偉國認為小型客貨車與的士劃一25元較合理,勞聯周小松亦有類近的商用車減價要求。不過林世雄皆只重覆稱正收集數據研究。
張欣宇認同政策效果成功,指私家車提早於早上7至8時過海,惟指如每次皆需一年數據才作調整,過程太過漫長,條例亦授權運輸署可微調收費。林世雄僅再重覆稱車流有季節性不同,但指收集第一年數據後往後再調整便再不需要一年時間。
盧偉國亦問及西隧車龍近月不斷延長,形容「不能不令人擔心」,林世雄指駕駛者仍在「觀摩」,當局會續留意。陳紹雄則指大西北不斷發展,料西隧的需求會趨向剛性,認為需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
運輸署署理副署長梁世豪指,西隧出口屬樽頸,料改善工程完成後會有幫助,會與路政署研究加快工程。
根據運輸署2024年2月交通運輸資料月報數字,比對分時段收費實施前(2023年12月前)後的數字,使用西隧的私家車、電單車、小巴、巴士及貨車皆有所上升,其中以貨車升幅較明顯。
自由黨易志明指,當局雖稱小巴流量沒有明顯變化,但灣仔駱克道至觀塘的紅色小巴路線已「執笠」。林世雄回應指小巴路線「更改」充分體現小巴靈活性。
工聯會陸頌雄倡在收費亭拆除後騰空的土地,增設客車落客位置。運輸署稱會仔細研究,部分原收費廣場位置或撥予隧道公司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