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HY
相:HY&Travis

梅窩碼頭,一間小店門外,圍了一圈人,有人埋頭打磨果實,有人用繩子串起兩顆果實。「這是來自西非的樂器 Asalato(亞沙拉圖)。」Travis 介紹,他是 MoreMoreGoods 小店創辦人,正在帶領一場樂器工作坊。Asalato 是小型沙搥,繩子兩端的果實內填入了種子。在人們一甩一抓時,果實會互相碰撞發出聲響,能夠演奏複雜的節奏和聲音,玩得興起時更可以舞動身來玩樂。

在梅窩碼頭,海浪拍岸,風吹過樹葉,在大自然的環境有更多自然的律動和聲音配合樂器。「我時常在參加者身上看見自己當初接觸 Asalato 時,感到饒有趣味,玩得不亦樂乎的樣子。」小店附近有一片草地,在天氣好的日子,Travis 會帶參加者在草地試玩Asalato。有一次,一位九十多歲的伯伯在工作坊完結後跟他說:「我做人這麼多年,工作多年,看着孫兒出世,原來我未試過躺在草地上放鬆。」

音樂其實很簡單

Travis 自幼已經對音樂有興趣,但是學校的音樂課並非為了解答「音樂是怎樣來的」而存在。好奇心使然,Travis 在初中認識了「腔棘 Coelacanth」的成員,腔棘是一個在香港玩民族音樂的組織,專注於即興音樂的演奏形式。Travis 因此接觸到澳洲原住民製造的吹奏樂器 Didgeridoo(迪吉里杜管)。在一千多年前,澳洲原住民發現,尤加利樹幹被白蟻蛀空後,有風吹過就會發出嗚嗚聲響。人類從模仿大自然的聲音之中,發現可以通過製造樂器來創作音樂。

Didgeridoo 是一支長條型樂器,音色接近大自然聲響。演奏者需要理解身體運作的方式,運用循環呼吸的技巧,才能吹奏出豐富的節奏,甚至模仿動物的叫聲。Travis 在渾厚低沉的震音感受到與大自然的連結,放鬆緊張的身心,從此為之着迷。他學過結他,但是現代樂器講究樂理,追求指法等技術,並非他心所向。「但是探究世界音樂的原始樂器,可以追溯人類的原始生活方式,從而思考如何在現今的社會生活。」

lantauconnect a

世界音樂有一種叫 Travis 無法抗拒的魅力,他開始鑽研如何將 Digeridoo 用於音樂表演。他參與了跨媒介的藝術演出,又曾經與舞者合作。另一方面,他也開始舉辦講座和工作坊,在學校以及不同表演場地向公眾推廣世界音樂。過程中,Travis 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既然原住民懂得製造樂器,現代人有充足的資源,理應能夠自製樂器。他因此在網上搜尋到西非樂器 Asalato,然後開始舉辦工作坊,教授人們如何製作及演奏 Asalato,他更曾代表香港,參加日本越前市的「千年未來工藝祭」。

製作 Asalato 並不困難,困難反而在於邀請參加者演奏,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我唔識音樂」藉詞推搪。Travis 認為,普遍香港人認為懂得彈鋼琴、彈結他才是「識音樂」,「其實音樂很簡單,只要你有心跳、有好奇心,就可以玩音樂。」Travis 說:「音樂可以連結身體、連結自然、連結身邊的人。」

Travis 認為,生而為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擁有製造節奏和創作音樂的能力,只是很多城市人的生活節奏急促,未有發現身體長期處於繃緊狀態。「我們時刻都在學習用功,甚少學習放鬆。」Travis 希望透過世界音樂和樂器,協助大家通過聲音和節奏表達情緒,放鬆身心,關注內在,連結大自然。參加者除了在工作坊打磨果實,實驗以不同物料製造聲響,也會在過程中分享生活,「大家在不知不覺間互相傾聽和扶持,是最美麗的畫面。」

享受當下 做一個玩樂家

當初 Travis 搬出來自己生活,本來是希望擁有更大自由度的工作和生活空間,但是市區始終太多人,於是他把目光投向離島。「大嶼山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山大水。」四年前,他決定搬入梅窩。「每一次回到梅窩,就是感覺放鬆。」

近郊和市區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他發現街坊對生活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慢慢地,Travis 也開始重塑自己對生活的定義,就是要「識嘆」。海灘與住所只是相距五至十分鐘,游水、曬太陽都輕而易舉,生活比起市區寧靜,休息效果更好,Travis 獲得了恢復的能量。

lantauconnects b

因為音樂,Travis 結識了一群在大嶼山生活的音樂人。他曾經與位於梅窩東坑尾的 Ark Eden 合作,也曾在貝澳與音樂朋友舉辦營火聚會。有一次,他又跟一群民族音樂家,配合即興舞蹈的舞者,在尖沙咀文化中心演出,後來認識了其中一位鼓手「阿蚊」,才發現對方也是梅窩居民。

訪問期間,剛完成銅鑼浴的導師 Yumi 路過小店,她住在市區,但是特地來梅窩教授銅鑼。寒喧幾句,她就說要跟 Travis 即興演奏。她擱下菜市場的收穫,提著銅鑼邊敲邊舞動。在大嶼山社區,街坊之間共享技能和才藝,就是來得如此自然。女朋友加露認為Travis是個「玩樂家」,他非常同意:「玩樂並非孩子專利,成年人也要通過玩樂排遣負面情緒。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從玩樂出發,讓自己能夠享受當下。」

碼頭施工 小店只能 let it go 未來 Pop-up 社區實驗

MoreMoreGoods 的舖位原本是做地產,Travis 接手後,將小店想像做一個飾櫃,自己則是這間選物店的「實體卡片」。因為工作關係,Travis不是每日開舖,但是路人也能透過落地玻璃,一窺神奇角落展示的水晶、樂器、飾品、手工藝品等。

開店以後,區外人或遊客路經小店都會望多兩眼,甚至漸漸成為街坊的聚腳地。有些街坊從市區放工回到梅窩,不想馬上回家,碰巧他們開店,就會在店前空間坐坐,飲啤酒吹水放鬆。

由於碼頭開始施工,小店營運了九個月就要結業。Travis雖覺可惜,但是也樂意 “let it go”。MoreMoreGoods 本來就是一個社區實驗,並非長期計劃,未來他想以Pop-up store的方式,經營一個小士多,繼續展示自己的興趣和熱情,推廣世界音樂。

請支持大嶼小報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