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被埋葬了;《立場》倒下了;《眾》解散了。上述曾經在香港受歡迎的公民媒體消失了,但香港新聞卻未死。

上述公民媒體倒下之後,部份因而失業的新聞工作者成立了一個小型媒體Mill Milk。面對目下紅線處處匯集成紅海的香港新聞工作環境,Mill Milk的報導不再牽涉政治,而是走生活知性路線。它分了很多有趣的欄目,令觀眾和讀者以多角度了解世界。我喜歡的欄目包括:

一,「七百萬總生活」,採訪社區中奉行多元生活的小人物。透過這個欄目,我看見有人放棄家中闊落的主人房選擇住在二十多赤的車上,享受住車的自由;有人搬到青年旅舍體驗共居生活;有人搬到東龍島偏僻的村落過簡樸生活。透過這些活生生人物親自示範自己的生活,我看見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二,「試一次」,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欄目。Mill Milk的記者會親自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親身體驗各行各業的辛勞。例如去做一天茶餐廳廚職,親身感受五分鐘光束出餐的壓力;親身做一天馬路劃線員,體驗寫錯一個字就要整塊地鏟走的政戰兢兢。

三,「pantry有嘢斟」:pantry是辦公室的茶水間。這個欄目集中於職場的大小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條關於數字遊民和斜槓一族苦與樂的影片。透過受訪數字遊民和斜槓工作者的現身說法,我對這兩個新興群體面對的種種,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野外部落」,這個欄目介紹本地和外國的露營好去處,以及「野炊」(在野外煮食)的樂趣。

雖然這個小型媒體不再報導政治新聞,但作為新聞從業者的精神卻依然未死。作為新聞從業者,常懷一顆好奇心發掘世界的種種事物,讓觀眾和讀者看見之前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天職。這幾年來香港社會的變遷令很多人充滿無力感。很多人相信在現時環境之下香港新聞已死。但我希望讓更多人看見的是,即使面對目下的環境,香港本地仍有盡力持守新聞操守的從業者。他們以可行的方法,讓讀者看見更多元更廣闊的世界而作為一名普通人,我認為守護自由之道就是行駛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七百萬人活出七百萬總生活,拒絕千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