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第三)。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他会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他会怎么运用乐呢?”言外之意,就是没有仁爱,就不会守礼,就不会正确选用乐曲。

按孔子对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二)。爱首先表现为在血亲关系中,就是孝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第一)。孝推及于君臣之间就是“忠”。而“孝弟忠”则需要通过礼乐来体现和约束。因而仁是礼和乐所本,缺乏仁爱,礼和乐就缺乏内在的依据,就会违礼或者徒有礼的形式。

孔子这句话很可能就是针对鲁国贵族的违礼越礼而言的,认为他们内心缺乏仁爱,才会僭用礼乐。本篇除了记述季孙氏“八佾舞于庭”一事外,还记述了季氏僭越祭祀泰山和三家祭祖时僭越演奏诗篇《雍》这两件事。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第三)。

冉有,字子有,名求,亦称“冉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季氏打算去泰山,说是旅游,但实际上是去祭祀泰山。而祭祀泰山是天子的特权,季氏这么就是僭越。孔子的学生冉有当时正好担任季氏家的管家,孔子就询问他,“你能否挽救劝阻这事?”“救”是“阻止”的意思。冉有知道季氏铁了心,劝不动,就回答说,“不能”。孔子就哀叹道,“唉!难道泰山不如林放知礼守礼吗?”林放是孔子的粉丝,向孔子请教过礼,是个知礼守礼的贤人。据说就在泰山一带传播孔子的思想。那孔子看指望冉有劝阻不行,就只好指望泰山不要接受季氏的祭祀。意思是如果泰山的神灵能如林放一样守礼,就会拒绝季氏的心愿。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八佾第三)。

鲁国三家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演唱《雍》这首诗。孔子知道后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句诗歌,为何取得于三家的庙堂呢?”《雍》是《诗经•周颂•臣工之什》中的一首诗,“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是《雍》中一句,意思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仪容穆穆庄重”。彻,撤除;相,傧相;维,语气词;辟公,诸侯;奚,为何;取,取得。孔子认为“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表明《雍》这首诗只能专用于天子祭祀,怎么能取得于、听得于三家庙堂呢?三家将《雍》用于祭祖显然是僭越。

这两件僭越的事都是祭祀中发生的,可见祭祀在古人生活中很重要。一是祭祀的对象错了,一是祭祀时演唱的诗篇错了。前者对应“如礼何?”,后者对应“如乐何?”。当然用错了乐也是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