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论语漫读》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宁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鲁国人。与孔子同时代,以知礼著称。他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道,“你这个问题意义非常重大!礼,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治办,宁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伤。

林放这个问题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孔子却大加赞赏。也许林放于孔子算是师友之间的关系,不是入门的学生,孔子对他就很客气。但孔子又不直接问答他。前面孔子曾讲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为什么不告诉他仁爱就是礼之本呢?而告诉林放礼要宁俭勿奢呢?可能林放就是具体针对当时礼仪趋于奢华,特别是丧礼铺张而问的。林放可能感到礼过于奢华会损害礼的本意,故有此问,以求证于孔子。

孔子则认为奢与俭都不恰当,但俭只会使礼未尽意,而奢则有损礼之本。相较而言,奢的比俭害处更大。孔子还有类似的论述。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第七)。孙,恭顺;固,简陋。

孔子虽然主张“礼宁俭”,但却反对为了节俭而把礼给省了。比如子贡想取消告朔用的活羊,孔子就有意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第三)。按周礼,周天子每年要派使臣给诸侯传送来年的日历。诸侯收到后存在祖庙,每月的朔日,即第一天去祖庙祭祀而告之国人,称之为告朔。祭祀要宰杀一头活羊,但不烹煮,称为饩羊。但周天子久已不,估计诸侯自己掌握了历法,但每月还是照旧宰羊。子贡当时应该是在为鲁国做事,认为这是浪费没必要,想要取消。孔子就表示反对,认为告朔时宰杀活羊的礼仪不可省。

又如,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第九)。纯,黑丝;泰;骄慢。用麻做冕为古礼采用,而现今用黑丝做的冕比麻冕节俭。孔子表示愿意跟大多数人一样戴黑丝做的冠冕。而按古礼,臣应该在在堂下拜君,但现今却都在堂上拜,孔子认为这样太骄慢了,对君主不尊重,可能对君主的安全构成威胁;虽违逆众人,自己还是在堂下拜。

可见,礼仪也是与时俱进。但孔子对礼的变化,有自己的原则。能从俭则从俭,但不会为了节俭而省去礼仪,或者为了方便就逾越君臣之间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