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但现在增速回落。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增长起伏很大。50年代初呈高速增长态势,之后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滞和下降,总体上经济不景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测算,1952年-1978年26年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71%,没有搜集到1952年之前的GDP数据;1978年-2012年34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80%;2012年-2023年11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04%。这样看来,自1952年以来,经济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之前,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期,1978年至2012年,是高速增长期,2012年以后,又是经济低速增长期。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这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受经济本身的规律支配之外,经济增长的起伏也会受到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外交和社会政策等,还有技术革命、战争、流行病,剧烈的社会冲突都会加大经济的波动。各国普遍对经济周期采取干预政策,尽量避免经济周期有大的起伏,力图熨平波峰与波谷。在高速增长期防止经济过热,在经济不景气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之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当然,主要是得益于市场经济成份的扩大,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加入WTO后成为全球生产基地,还有劳动参与率高和劳动投入强度大。高速增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基建、工程和住宅项目过度投资,但质量堪忧,对环境保护不到位,这些未来需要偿还的成本并没有计入当期的经济核算之中,只会计入未来的经济核算之中。

经济周期起伏过大有诸多负面影响。长期来看,经济周期起伏过大的平均年增长率会低于经济周期更平滑的年增长率。这跟开车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路程,稳定的速率更节省时间,也更省油。频繁的加速与减速耗费的时间和燃料更多。坐过山车固然刺激,但却不舒服。

经济周期起伏过大非常重要的一个后果是导致代际不平等。生活在不同经济周期的人们的机遇相差很大。就中国这三个经济发展阶段而言,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景况最好,没怎么耽误学习,有上大学的机会。大学是免费或低收费,工作是包分配或有很多选择机会。青年和壮年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收入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多少也会跟着增长。市场机会多,不乏创业成功者,实现了财富自由。同时由于40后和50后被耽误,出现人才断层,机会就多,有更多的提升阶层的机会和途径。

40后和50后最糟糕,年轻和壮年时物质水平没什么改善,娱乐也很单调,大好年华没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后,年纪已大,学习新的知识就不如年轻人。大多数人在市场经济和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和专业化”的政策下被边缘化。但体制内40后50后晚年待遇高。分配政策向体制内的40后50后倾斜,退休金比大多数年轻人的工资还高,医疗保障也处于比较高的等级。算是补偿他们被耽误的青春吧!

80后、90后介于中间。随着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普及,大学学历贬值。经济结构转型滞后,无法提供足够多的与大学以上学历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加之经济下行和出口萎缩,就业非常困难。即使找到工作,也不稳定,被裁的机率高。收入也走低,还不稳定。劳动强度也大,996成了职场的普遍现象。受教育的收益率非常低,受教育时间长,花钱多,但完成教育后的收益低。而且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上升机会和途径减少。自己创业的成功率低,进入大公司难且升迁不容易,考公考编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上加难。内卷十分严重。还面房价高,恋爱结婚费用高,子女养育费高的困难处境。好在赶上市场化和互联网时代,消费和娱乐多元化,是最丰富的时代。实在不济,还可以依靠父母啃老,从而可以“躺平”。00后也是这个趋势。

孤立来看,经济周期导致的代际不平等应该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实际上,代际不平等可以通过代际之间的互济而部分消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现在的80后90后大多是是独生子女。父母大多是60后和70后,愿意和有些能力为子女提供经济援助。子女即使没有工作,也不会生活没有着落。子女作为“全职儿女”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社会分配政策向老人倾斜的原因。通过二次分配和养老保险金政策,将劳动者每年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更多地分配给退休的老人。农村的情况类似,农村的80后90后基本没有承包责任田,也很难申请到宅基地。老人有收入和收入高而子女没有收入和收入低,问题不大。因为中国的父母更愿意为子女付出。如果反过来,可能就会出问题。因为子女对父母的付出肯定不如父母对子女的付出。而且,老年人的顾虑更少,反而比年轻人更不容易接受生活缺乏保障。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