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要吃棕子,赛龙舟,现在还放一天假。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谢他,是他投江自尽用生命带给后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在他的时代,他独步诗坛。春秋战国时代,没有能和他比肩的诗人。我觉得,如果端午节要纪念屈原,那就多宣扬些他的文学成就吧! 过端午节念念屈原的诗,举行些诗歌朗诵会,诗歌征集赛等,比吃棕子,赛龙舟似乎更有意义。

屈原创立了 “楚辞”这种文体。他的作品想象丰富,辞采瑰丽,奇幻浪漫,哀怨缠绵。天马行空、惊天地、泣鬼神。据汉朝刘向、刘歆父子校订,共计25篇,包括《离骚》、《天问》、《远游》、《卜居》、《渔父》、《九歌》11篇和《九章》9篇。篇数虽少,但篇幅都不小。《离骚》近三千字、《天问》近二千字。

后人对他的诗作评价很高。《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认为他影响了数代诗人,“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李白有诗称赞“屈平词赋悬日月”;苏轼则自叹不如,“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鲁迅认为屈原的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 。

但为什么这么一位对后世影响甚大的伟大诗人,古人却没有给其应有的荣誉呢?像李白,杜甫那样有个“诗仙” 、“诗圣” 的称号呢?按他的地位和他的传奇,我觉得应该被称为“诗神” !屈原这么有故事,不肯同流合污,抱石投江自尽,应该衍生出些神话故事才对呀!比如说死后灵魂不散,被龙王或某方神圣接引,成神成仙,成为掌管凡间诗才的“诗神”,供后来诗人朝奉祭拜。就按关羽衍化为“武圣”的套路编就行了。

这百分之百是因为他是自杀而死,因道德行为影响了对他诗歌成就的评价。他的才华众所公认。但他投江这事,则见仁见智。古往今来,有很多人赞同,也有不少人感到惋惜甚至责怪。

古人对自杀评价很低。按儒家的《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杀首先是不孝。儒家只赞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为了仁义忠孝,牺牲生命是高尚的。屈原自杀显然不是“杀身成仁”。 朱熹对屈原的评价就不高,在《楚辞集注序》中说:“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意思是,屈原虽然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其志向和行为偏离了中庸之道而不可以效仿。不赞同屈原对楚怀王因爱生怨和自杀的举动。

既然读书人不赞同他的自杀行为,就不会把他抬得太高。诗仙,诗圣这些称号肯定是读书人封的。皇帝和老百姓都不会对这感兴趣。读书人虽然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文学成就,但因其有道德上的缺憾,就不会神化他。

但我们现在对屈原的评价与古人有所不同,给他戴上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顶桂冠。但“伟大”两字是赞扬其爱国精神,偏于道德化和政治化,而不是赞扬其文学成就。

高度称赞和宣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能始于清末,不会再早了。因为那时中国人才刚刚有国家的概念,以前是天下的概念。国家的概念是在被西方列强生拉硬拖,拽进世界体系后才产生的。因为屈原非常热爱楚国,所以就将屈原对楚国的热爱之情称之为爱国主义。

但其实屈原对自己的祖国,对楚国的这种热爱在春秋战国时代并不普遍。那时,人们对诸侯国的认同并不高,最高认同是华夏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高于对出生国的认同,就好像我们今天对国家的认同要高于对省籍的认同。只要在华夏文化圈内,没有跑去为周边的夷狄做事,就都没问题。不会被认为是叛国,被唾骂为“楚奸”或“秦奸”。

比如同是楚国人的伍子胥,楚平王杀了他的父亲和哥哥,他就逃到吴国。后来借兵攻入楚国,掘了楚平王的坟墓。也没人骂他是“楚奸”。还有商鞅、吴起、张仪、苏秦等诸多游士,在各个诸侯国间奔走,哪国合意就为哪国做事。自己没有心理负担,担心愧对自己出生长大的国家,其它人也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老百姓就更是这样了。哪个国家政策好,发展得好,只要有可能,就迁移到哪个国家。那时各国边境出和入都缺乏足够的手段严加管理。梁惠王就曾请教孟子如何增加人口,向孟子抱怨魏国老百姓不识他的好心和好政策,却移居邻国。“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说明当时,老百姓在诸侯国之间迁移很正常很普遍。人口就是生产力,各国都很在意老百姓的迁入移出。

那为什么屈原这么热爱楚国呢?不远走他乡,而在楚国这一棵树上吊死呢?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王族,是贵族,比孔子、孟子这些士人地位要高;与一般老百姓相比,当然更是天地之悬。

屈原姓芈(mǐ),与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同姓。芈是楚国的国姓。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屈是他的氏。氏是姓的分支。早先姓下还分氏,后来才没有的,只剩下姓。屈原家是楚国早先的国君楚武王的后代。他们家族从春秋前期到战国后期,一直是楚国显赫的贵族,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是掌管王族事务的职务。他有封地,有多种说法,有说在秭归或江陵,还有说在湘沅。

拿现在的话来说,屈原就是楚国的股东,当然不是最大的股东了,最大的股东是国君。他的股份还是原始股,但不像现在可以上市交易。商鞅、吴起、伍子胥这些士人只相当于高管。高管可以跳槽,股东就不能跳槽。股份不能交易,又不能跳槽,那他就只能吊在楚国这棵树上了。

所以,屈原热爱楚国,那是他的本分。楚国的老百姓备受王公贵族的压迫,是没有理由爱楚国的。老百姓对楚国的事务既没有发言权,自己的劳动果实还被王公贵族剥夺,挣扎在温饱线上;甚至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有什么理由要求楚国的老百姓爱楚国呢?只有屈原这样的王公贵族才有理由,才有资格爱楚国。 “奴隶没有祖国”。如果屈原这样的主人不热爱楚国,谁又会热爱楚国呢?

改于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