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體制外的科學教育」。體制外教育所用的教學方法和一般教育方式不同,強調參與者要自動自發的學習,透過和其他學生互動的過程,也能激發更多想法,這樣的教學內容跟個人興趣的連結較強,而且比較沒有制式的評估方法,例如多數人經歷過的考試與評分階段,為人熟知的例子像是全人實驗中學、森林小學等。我個人蠻喜歡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對準備考試的興趣不太大,每題都有正確答案讓我覺得壓力很大,而評分標準也是由老師所定義,要猜測老師的想法也是件我不太願意做的事。

學習方式很多種,大家喜歡怎麼做呢?

體制外教育的目標,培養對新知的渴望

在體制外教育中,目標除了要讓學生學習到知識與技巧外,也希望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待他們可以主動探索新事物,也能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除此之外,畢竟現有的知識與技術早都已知,人類要想進步,就必須持續的產出新想法跟解方。我有一個朋友,在期末考獲得相當出色的成績,但在研究上也飽受掙扎,他說:「考卷上的東西都存在好幾百年了,真正的挑戰是研究上的那些新想法。」在這次讀書會後聽到這句話感覺特別有實感。除此之外,若是有任何回饋,不管正面或負面都很鼓勵表達出來,這樣才能適時的調整教育方針,而在這樣的教育形式中,也希望學生能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

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博物館與公民科學體驗

體制外教育主要有兩種做法:一種遵照 John Falk 提出的⾃由選擇學習 (Free-choice learning)理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認為學習者可以自行決定學習的地點、時間、原因、學習對象,還有學習的方法,他說「⼈⼀⽣之中僅有5%時間在體制內學習,剩下的95% 學習機會都在體制之外。」另一個理論強調實務經驗 (Authentic experience),讓參與者在做中學,像是直接動手做、接觸研究人員等都是可以採取的做法,不過像這樣的學習法,缺點就是比較難驗收成效。

博物館無疑是很重要的學習場所

身為喜歡自然科學的臺中人,國立自然科學科博館無疑是小時候接觸體制外教育的重要場所,讀書會中提到,博物館的參觀經驗主要由三個元素所組成:社會文化、個人和展示方法。造訪博物館時,我們的個人經驗與動機會影響到參觀方式的選擇,還有對展示內容的理解程度,一起參觀或上課的其他人也會帶來影響,有可以相互討論砥礪的同儕對學習極有幫助!除了人和之外,博物館如何設計展示方式也會大幅影響到參觀體驗,若是內容設計的難度太高,一般大眾會無法理解,但如果太過簡單,又可能無法學到新知,所以事先設想好潛在觀眾,依照目標考量適當的展示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除了博物館外,近幾年越來越出名,相關專題遍地開花的公民科學活動,也是體制外學習的方式之一,依照參與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三種,在參與程度最低的專題中,參與者單純扮演數據收集者的角色,再下一層,參與民眾加入到解釋數據階段,與科學家一起討論研究成果,而在參與度最高的專案裡,民眾會從設計研究方法開始,與科學家討論每一階段的細節,例如科學家與養豬戶合作測試不同飼料效能,就是個很直觀的例子。

與各種背景不同的人一起研究討論,包含大眾

專屬大人的科學節,任何年齡與背景都能開心學科學!

除了博物館與公民科學專案外,還有例如科學節等活動讓民眾能接觸科學、學習科學,讀書會中我們討論到愛丁堡科學節,有別於在臺灣的我們對科學節的印象,成年人也能在愛丁堡科學節也能找到樂子,它不只專屬於小孩,另外還有 Pint of Science World 也是一個超有趣的科學節,由世界各地的自願者自主報名舉辦,在酒吧中舉辦科學演講!完全就是屬於大人的科學節啊~希望 Sky in the wall 有機會在臺灣舉辦,或是我能有機會在明州舉辦!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