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自己人」才能享受到工業國家的產業外移,用金字塔結構的角度來看,即是將下層產業轉給比較窮的盟國,那本國就可得到低價產品,降低的成本可以發展本國高階技術,盟國賺錢後也會回頭來買本國的高價產品。雙贏,前提是盟國,而且人家不大。那麼重點只是在盟國嗎?筆者為何說中國是關鍵?逢中必反?逢中必反可說是堪比軍事上「料敵從寬」的咒語,用來阻止思考非常方便。
從現代製造業看全球化困境(5)
這次的主題是講全球化困境,透過解說製造業的形式,所以筆者不打算把每個產業都科普,再說也做不到。 花了五周,大致談了鋼鐵製造,有興趣的朋友只要稍微查一下,就會發現鋼鐵品項非常多,會用到各種元素摻雜。稍稍思考,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冶煉或許過程都差不多,但原物料的獲取就絕對不單純。 
/article/6651d92cfd897800015de336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量體不大,盟邦如果是小國,工作人力有一百萬,而我們是大國,基層工作人力有一千萬。那麼外移出去一百萬的工作,等於一百萬人失業,看起來很恐怖,但若透過職業訓練,增加新的產業,要消化掉並不難。再說通常會因為外移而失業的這一百萬人中,會有很多年紀較大,退休機制夠好,實際上的傷害都能承受。

升級趕不上外移流失,產業金字塔頭重腳輕

但如果盟邦是大國,基層工作人力跟我們一樣有一千萬呢?

raw-image

填不滿的,若盟國的生產成本夠低,我國不做任何攔截,任由廠商外移,那就會底層被掏空。 

raw-image

這是什麼意思?這其實是跟時間的比賽,如果我國外移產業使盟國得到技術的速度,與本國抵銷失業產生的負面衝擊速度相比快,那對本國來說,不見得會有夠多資金可以提升技術,更有可能是頂層變很小,中下層變寬。

白話一點就是,除了少數人透過外移變有錢,其他受到衝擊的人都會變窮,盟國成為競爭者,本國的中下層群眾來不及爬上去,就被打下來。

就理論而言,如果我國跟盟國真是一條船上的,那問題還不大,像是美國跟加拿大、墨西哥,往下走到北美貿易區,實質上就是往新的大美利堅合眾國之路,你們跟我們的國民都是兄弟,還能自由流動,那就真的沒問題。

但如果是台灣呢?各位可以想像台灣變成美國一州,人口流動會跟加拿大一樣便利?語言隔閡要花多久時間抹平?不要忘了,美國立國到擴張至太平洋的期間,許多新成立的州,花了數十上百年,才取得與其他工商發達的州相當的經濟力,消除州與州之間的歧視更久。

別覺得這很難理解,台灣自己內部難道就沒有歧視,每個縣市看待彼此都沒隔閡?

中國無下限的社會傾銷,瞬間讓各國製造業毀滅

回到正文上,中國的問題在於量體太大。當初美國轉移工業到日本,日本轉到南韓、台灣,產業的流動用人口基數來算,都處於本國技術轉移可以接受的範圍。但這種轉移到了中國就出事,因為中國人口多到可以吃掉所有低階人力,而且不在乎環境成本,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不欠的就是奴工,奴役自己人的力道之大超乎想像。

換言之,誰比成本比得過中國?製造業基於降低成本,若不趕著過去,被其他人搶得先機,那不就喪失價格優勢了。這是非常簡單易懂,到2024年今天台灣還很多人在講的概念,也真的不算錯。

但我們要想想的是,到底失去什麼。

產業轉移後,對本國的影響是立即性失業,台灣現在年輕一代,幾乎找不到製造業的工作,說穿了就是被掏空殆盡。製造業跟服務業在本質上不同,製造業需要經驗,沒學歷的技工在生產上就是比高學歷的強,高學歷的優勢在於改良、改善,對於改變製造思維有優勢,不是操作機台、抓生產條件上。

這意思是,我們稱為傳統的製造業,不大需要年年招募新人,這個年代輕工業趨近飽和,早已沒有經濟起飛期的擴張,每年開一個缺就不錯了。

那為何現在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