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歷史》煮一道戰爭的軍伙佳肴
吃飯如同打仗,軍火背後必須是軍伙
戰爭,是一場誰也不想又無可避免之事,不管是極權份子的侵略,或自由國家的反擊,戰爭有著它各式各樣讓人難以評斷的歷史淵源,雖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所寫,如今在逐漸反思戰爭苦難之下有著更多由人民、敗者的視角所敘述的「不一樣的戰爭」,讓我們掀開歷史之戰的層層面紗。
如同2006年二戰的電影《硫磺島的英雄們》與《來自硫磺島的信》就以兩種面貌呈現美軍與日軍的樣子,但撇開戰爭殺敵的故事,要上戰場前很多時候得先吃上一頓飯。
紀錄片《烹煮歷史》是一部以戰爭為主但卻著眼在軍中伙食的有趣紀錄片。電影敘述六場不同的戰爭,從俄羅斯談到法國,尋找這些曾經吃過或幫軍中料理過的伙房兵、女廚師、甚至是獨裁者的大廚,在戰火之下的美味歷史,既好吃也殘酷,不管是哪場戰爭,食物超越輸贏,記憶不只美味還有硝煙的味道,吃的是記憶還是千萬條人命。
《烹煮歷史》是什麼電影:
因為台灣男生通常都當過兵,所以除了幹幹叫毫不安寧的軍旅操訓生活外,軍中伙食也常常是這些服過役的老兵,在退伍後茶餘飯後的題材。畢竟跟大學生活三餐老是在外不同,軍人的吃喝拉都在營區。
故軍中的伙食就算不喜歡也沒得選,好壞不是看天意,而是看你營區有幾個餐飲科系畢業的伙食兵,或家中剛好開餐館。不過也因為並非如此如意,軍旅生活也才常有一堆營區版的「創意料理」。
雖說是創意料理但這些料理可能稱不上是「好吃」。就我自身遇到的就有透明酸辣湯、碳化排骨和半生不熟的薯條等,雖說當下對於這些料理是沒有好臉色,但日後想起也是一個值得笑笑關於食物回憶。向台灣人如此愛吃,有著自己口袋美食的人,對於食物的執著度可說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這也是為何一場冷門的紀錄電影《烹煮歷史》上映紀錄片影展,有如此多的人捧場,食物的魅力果然非比尋常。
《烹煮歷史》是2009年由斯洛伐克導演-彼得.克雷克斯所拍攝的幽默歷史紀錄片,主要聚焦於中歐的戰爭歷史,例如納粹與共產黨的統治下斯洛伐克故事,用幽默和諷刺性十足的電影載體來表面。
《烹煮歷史》聚焦於六場不同戰疫,俄羅斯、巴爾幹、法國等軍人的伙食,找來過去負責軍中伙食的廚娘、伙房兵、甚至專業廚師來重現,並從他們口中談起那死傷的歷史和食物的製作流程,其過程相當衝突也備感突兀,展現出不一樣的軍火與軍伙的衝擊力。
導演克雷克斯成長的國家斯洛伐克,原本與鄰近的捷克在共產統治為同一個國家,在1989年民眾的天鵝絨革命爆發瓦解了共產主義,便從1993年開始,和平變為「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跟台灣同樣是相當年輕的民主政權。《烹煮歷史》就是以較為民生與日常議題的方式去談論對於國家的戰爭歷史,所謂的讓人「亨煮」的歐洲史。
《烹煮歷史》分析與延伸:
如今因為台海局勢緊張的關係,許多人會將兩國的戰爭實例對比為軍力、人數、土地面積,甚至是世界各國選邊站或是政治宣傳的政戰等方面,但有意思的是在歷史戰爭紀錄片,或說是軍事片中鮮少有以民生的方式去看一場戰局,從料理與飲食來敘述戰爭的電影《烹煮歷史》有著很有意思的著眼點。在軍中餐桌擺上的菜肴,軍隊伙房兵對戰爭結果的影響,小小塞入嘴的食物在影片裡展現出如何變成影響勝敗的關鍵。
從日常人民生活的小細節,變成日後的關鍵這點雖然像是虛構小說、電影才會有的情節,但現實往往就是比這些創作更不可思議,如同《烹煮歷史》用食物來敘述戰爭。
在2015年的羅馬尼亞紀錄片《查克諾里斯對抗共產主義》也以人民日常敘述一個有趣的議題,羅馬尼亞推翻共產專制前,羅馬尼亞人是透過盜版的歐美電影了解到民主自由的可貴,可以說是一個透過盜版電影,凝聚人民力量很有意思的過程,也可以看出人民生活其實與國家政治、一場戰爭有著息息相關的元素。
紀錄片導演,彼得克雷克斯表示:《烹煮歷史》其實不是一部反戰或是宣揚和平的電影,但也不是一部歌頌軍隊偉大與軍事片。這部電影的核心其實是「解決問題」,在戰爭中食物取之不易,而如何解決食物問題,餵飽一群士兵讓他們有力氣上戰場,導演詢問各種不同負責軍中食物的廚師,有著各式各樣的答案。
獨裁者怎麼處理食物、共產黨士兵怎麼處理食物、為和平而戰的反抗士兵怎麼處理食物,這問題的答案很開放式且沒有正確解答。
即便是現代《烹煮歷史》的食物烹調仍在持續,2016就有記者透過食譜來講述斯里蘭卡內戰的專題故事。雖然不是軍中伙食,但在兩方炮火下為家人尋找營養食物,在炎熱的國度用椰奶製作的蘇蒂斯奶油和殘留溫和的肉汁來料理並生存,綠豆、辣椒、苦葉等,一些日常路邊的植物製作出接近所需營養的料理,堪比一場比任何料理實境秀更艱難,也更實在戰爭中的《地獄廚房》。
《烹煮歷史》值得一看嗎:
這部紀錄片從一開始著手的點就很有意思,除了主角是軍中伙食,用歷史上戰場伙食來描繪一個戰爭的樣貌,這點就有別於一些歷史甚至軍事紀錄片,電影中有相當詳細的食譜製作過程,前前後後六場歷史戰役大概介紹十項,且除了軍人伙食之外,電影也展現出不同權位者所能吃到的料理,並在最後附上食譜和能餵飽多少士兵,充滿了諷刺性相當高的戰爭歷史,充滿玩味與食物香氣。
但是《烹煮歷史》這部電影裡真的就只是介紹食物和料理者的口述戰爭史,就像導演克雷克斯所說的並不是絕對的正確,但也沒有錯,很多都是這些伙房兵或廚師主觀對於該場戰事的看法與說法,甚至會有同一個戰事兩方完全不同對於戰爭的描述。
食物製作過程也不是乾乾淨淨的實境秀烹煮特寫,殺雞殺牛會從放血、截肢牲畜開始,故如果不能接受食物原始料理過程的人,可能要有所考慮。
雖然裡面攝影手法並沒有什麼太過設計和突破性的方式,但紀錄片有時候就是看題材與切入點,透過導演的鏡頭去了解一些我們觀眾從未想過的新知與想法,故我覺得《烹煮歷史》紀錄片是拍攝手法單一,但卻不枯燥的紀錄片故事。
台灣或亞洲觀眾其實對於中歐戰爭很多時候是只知道片刻,並且捷克最近上台灣新聞版面,也是關於一些烏俄戰爭的議題,更非提起斯洛伐克,顧可以以食物去了解他國的戰爭史,對於現今台灣面臨到的問題,無發也是一項好事。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戰爭與軍隊都是朝著「前線」看,很少有關於「後勤」軍人或工作人員的描繪,讓後勤似乎只停留在醫療與軍火商等的想像,《烹煮歷史》軍中伙食製作和餵飽軍人的食物故事,無疑加大關於一場戰爭的真實性和日常感。吃在一天的重要性是怎麼重要,相信就算不是軍人的一般人也能理解,不吃飽如何打仗,而吃飽了卻是為了打仗,蒸煮的到底是料理還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