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知識龐大到我們傾其一生都吸納不完,而且總有比自己更聰明的人。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相信自己讀到的這一小水窪,可以代表汪洋大海?筆者讀書很久之後,才能慢慢抓到那一絲改變,曉得各家學說長短,要截長補短,或許那個「長」是在完全不同領域上,這就是雜學的精華。而走專業增長的路線,最需要的謙遜的心,深知自己只是把時間花在堆疊某一座知識山丘,其他方面只是普普通通。

上週提到方向,現在我們來談怎樣進階的閱讀,閱讀難道有分基礎跟進階?有喔。

重點在於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

意思是,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從寫給自己看進階到寫給別人看,有三大好處

基礎,就是筆者前面提過的,每一本書做個筆記,大範圍的做完,開始小章節做一些。進階版本則不是,甚至可以不用大量作筆記。

如果,你追求的是上篇的專業能力,那多做筆記有意義,想寫出某行業的專業文章,不去筆記同類的書,進步幅度會很小。但如果是雜學類的,筆記就不能太深入,因為你時間不夠,比較建議整本書的概略筆記,然後多做幾本,深入的就先不要。

也就在專精跟廣博兩條路上,時間相同內可以做的事情一樣多,必須要有所取捨。

但不管哪一類,筆者的建議是,基礎篇的筆記寫給自己看,進階的閱讀法,要轉化為「寫給別人看」。

原因有三點

  1. 寫給自己看時,會覺得整篇文章都很對,看不出錯誤。
  2. 寫給別人看,要站在他人立場,會發覺自身的缺點。
  3. 別人會幫你挑出問題。

簡單講,上網寫文,如果很怕被罵,那就開私群,或是新創帳號跑去其他平台,打定主意要被罵。不過這年代酸民多,寫作要有點心理準備,再不然就是找一群好朋友弄閱讀粉專類的。

要學筆者,每天都會寫幾百幾千字給其他人看,然後一半以上的文章都留存或刪掉沒發出去,真的有難度。若你很害羞,就用寫給他人看的心情撰寫,接著放資料夾封存。

多寫有助閱讀,邊寫邊思考別人為什麼這樣寫?

也不見得是要公開,重點是要有公開寫作的心態,又可稱為第三人稱角度檢查,這在批判性思考的訓練中常見。為何寫作,非單純筆記,算是進階閱讀法?

還記得中學國文老師怎麼教的?會寫文章的人,也會欣賞文章。透過寫作,自己可以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從中了解作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