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小鎮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展覽該如何與在地連結?—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feat.坪林茶產業文化館
前陣子我拜訪了位於新北市山區的坪林,這是一座以種植文山包種茶為核心產業的茶山小鎮。我在充滿生活感的坪林老街散步、在「坪感覺」基地的老房子裡享用茶香餐點、從山坡上的大型茶郊媽祖像遙望觀音台與坪林風景,也拜訪了由坪林區農會成立的坪林茶產業文化館。當然,我也沒有錯過具有特別閩南式灰白四合院建築的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以下簡稱茶業博物館)。
茶業博物館分為幾個區域,包括:邀請參觀者探索茶基礎知識的「體驗館」、定期策劃茶主題特展的「展示館」,以及茶藝教室周圍的閩南庭院等等。其中的「體驗館」,是透過展板、影片、茶相關文物,以及互動裝置來介紹臺灣茶產業與製茶過程的空間,對第一次認識臺灣茶的旅客來說,算是新奇有趣的展覽。
「展示館」則分成一樓和地下一樓兩個空間,由於我去造訪的時候,一樓正在更換展覽,所以只能參觀地下一樓的《器—天地人之器》特展。老實說,這是一個看似以「器物」為主題,實則把各種概念混雜在一起的展覽。
我認為這檔展覽有兩個很明顯的問題。
1:策展論述牽強,不確定重點是什麼
展覽從「器」這個中文字的說文解字開始,接著,展板上突然開始介紹各式各樣彼此之間看不出有什麼明顯關聯的器物,例如:貝之器(從無脊椎動物跳躍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人之器(人類身體原來也是一種器物,而且為什麼從皮膚跳到臟器,再跳到靈魂的介紹??)、宇宙卵(從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連結到「無中生有」的神奇之器???)。最後,才提到茶之器,於是展覽後半段便展開茶器和茶歷史的介紹。
如果說後半部的茶器與茶相關歷史才是重點,那為什麼要用「器」為主題,牽強地將脈絡不盡相同的展示內容放在一起?(或許用「茶器」為主題都比較具有連貫性)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展覽前半部和「器物」有點關聯的零散資料,看起來像是為了填補展廳的空白而加入的內容。
2:好奇櫃式的展示手法,忽視茶業在地連結
當我走進擺滿動物標本的好奇櫃式展區時,真的非常吃驚!
熟知博物館領域的人都會知道,好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y)是15-18世紀的歐洲收藏家,將從世界各地取得的珍奇異獸標本與異國文物在特定空間裡展示出來的專有名詞,也是博物館的起源。雖然好奇櫃的展示手法大大地影響了現代博物館,但那同時也是一種帶有歐洲中心主義,且忽視標本與文物原本脈絡的展示方式。
假如茶業博物館的目標,如同官網所說,是要「帶領大家認識臺灣茶產業和世界各地茶文化,重新演繹「茶」在當代的無限可能」那我認為這種好奇櫃式的展示手法不僅突兀,也忽視了坪林作為臺灣北部茶鄉重鎮與茶的在地連結。
參觀心得與建議
一個展覽的深度與內涵,不是來自於展示了多少物品、做了多少展板,或者擺放了多少酷炫的互動裝置,而是展覽想要傳達給觀眾的重點知識有沒有清楚地呈現出來,甚至引發觀眾思考。就像一場精彩的演唱會,並不只是讓歌手在閃亮的舞台上穿著漂亮的服裝而已,還需要精心規劃演唱順序和說話橋段,並且要唱得好聽,才能感動人心。
儘管我不特別喜歡《器—天地人之器》特展的策展方式,不過我認為茶業博物館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可以聯合坪林在地社群,策劃出更有深度的展覽。例如:博物館可以訪談當地茶農,詢問他們與臺灣茶之間的故事,並拍攝紀錄影片;或是在傳統中國各朝代的「茶器」之外,收集臺灣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茶器」與喝茶習慣,包括:長輩到家裡喝茶聊天時必備的茶壺茶杯、朋友間一起訂外送的手搖飲杯、便利商店就買得到的各種茶飲等等,創造過去與現代喝茶的對照。
另外,我也發現茶業博物館有許多外國觀光客來參觀,因此建議展覽內容都要有中英文說明。如果可以增設中英文的語音導覽QR code,也會讓參觀者更加沈浸於展覽內容裡。思及此,我突然覺得位在老街附近、由坪林農會成立的坪林茶產業文化館都比茶業博物館更接地氣。
雖然文化館除了展示教育的功能之外,同時也是茶相關產品的銷售中心,但它不僅展示了直到今日都還在使用的榨茶油機器、坪林各項茶加工品的相關知識,甚至還有機會與農會工作人員一起泡茶聊天,獲得第一手的坪林茶產業資訊。
坪林的優勢,是具有:特色在地產業、美麗茶山風景,沈靜小鎮生活感等等,而且目前尚未觀光過剩。因此,坪林需要的是一個能結合在地經濟文化生活,並以創新的展覽和活動,來展現臺灣茶產業活力與挑戰的博物館。若茶業博物館要為推廣在地盡一份心力,則必須釐清展覽目標,為參觀者設計Call to Action的下一步,讓旅客從認識臺灣茶的過程中,也喜歡上坪林的茶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