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去推动和保护新闻自由是必须的,这在世界各地所有地方都是一样。新闻自由的需要不会因为地域而改变。”」

端传媒记者 郑淑华 发自新加坡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在中环广场的办公室下接受传媒访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在中环广场的办公室下接受传媒访问。摄:林振东/端传媒

媒体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即时报导一直免费,帮助你和身边人获得最新的准确资讯。然而报导不是凭空而降,有会员付费支持。今天加入端传媒会员,可享8折,畅读全站内容。

新任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Selina Cheng)在7月17日遭《华尔街日报》(WSJ)即时解雇,她指《华尔街日报》曾向她施压,要求她不要参选记协主席和辞去当时的理事一职。

上司称记者和记协主席“无法共存” 要求退选主席

郑嘉如17日下午召开记者会。她指早在记协选举前夕,《华尔街日报》的资深编辑发现她参选主席后,英国上司曾要求她退选和退出原本记协执委职位,惟郑嘉如拒绝。郑嘉如指上司承认香港的新闻自由面临严峻挑战,但表示她在《华尔街日报》和记协的职位“无法共存”,又指《华尔街日报》的员工“不能在香港这类地方推动新闻自由”,“不似其他西方国家、其他新闻自由已被确立的地方。”郑嘉如引述上司称,《华尔街日报》仍会报导传媒在法庭审讯等香港新闻自由的事件,所以员工推动相关议题会构成冲突。

直至昨日,她与由英国抵港的上司、《华尔街日报》国际版主编 Gordon Fairclough 对话15分钟,对方指因“架构重组(restructure)”将她的职位删减。她向对方表明不认为是真正原因。郑嘉如专责报导中国电动车行业和能源议题,她称5月份《华尔街日报》裁员时,上司曾指她的报导领域在亚洲很重要,要继续下去。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后,离开中环广场的办公室,被大批传媒追访,期间记协前主席陈朗升亦在现场采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后,离开中环广场的办公室,被大批传媒追访,期间记协前主席陈朗升亦在现场采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郑嘉如提到,《华尔街日报》的记者 Evan Gershkovich 被俄罗斯拘禁至今一年,《华尔街日报》持续支持并推动他尽早获释,惟是次有资深编辑解雇她,要胁员工的人权和阻碍其推动新闻自由,她感到“深深震惊”,“特别在这个新闻自由受到冲击的地方(香港)。”郑嘉如亦在新闻稿中指,《华尔街日报》编辑室曾在今年5月撰文表达对香港新闻自由恶化的忧虑,但却给记者施加压力不要参选记协主席,这将加剧香港新闻自由恶化,对此予以谴责。

她指以她所知相关决定并不牵涉“外来压力”,“《华尔街日报》、我的前雇主对香港日益严峻的新闻自由状况有造成负面影响,我认为他们这样做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而是主动选择去这样做的。”

记协在6月22日举行执委会换届选举,郑嘉如以100票赞成当选新一届记协主席,在7月1日履新。她自2021年担任记协执委会成员,在2022年起于《华尔街日报》工作,当选主席前曾担任记协的名誉秘书和理事,但《华尔街日报》当时未有干预。此前,郑嘉如曾在《Hong Kong Free Press》和《香港01》等香港本地传媒机构工作。

郑嘉如指,记协是香港记者的工会,为记者的权益和利益而奋斗,新闻自由是其赖以工作的基石。她说,“记者去推动和保护新闻自由是必须的,这在世界各地所有地方都是一样。新闻自由的需要不会因为地域而改变。”

她补充,香港传媒面对的不安和恐惧已经影响到《华尔街日报》在千里之外的管理层,并对于有编辑认为“新闻自由是备受争议”而感到非常失望。“有一些希望恐吓记者、或者令到记者无法继续他们工作的人想我们相信这件事。”她强调,“但是,新闻自由不是备受争议的。”

郑嘉如指正和记协寻求法律意见,并考虑对《华尔街日报》可能违反香港《雇佣条例》、《基本法》27条有关保障港人参与工会的权利,作出申诉。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后,离开中环广场的办公室,被大批传媒追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后,离开中环广场的办公室,被大批传媒追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华尔街日报》回复端传媒查询,确认在今日作出“人事变动 (personnel changes) ”,但对于郑嘉如被解雇是否与其担任记协主席有关,《华尔街日报》表示不回应个别人士个案,并指“一直并继续在香港和世界各地,作一个有力和敢言的新闻自由倡导者。”

较早前,《华尔街日报》总编辑 Emma Tucker 于5月发内部通函,宣布调整亚洲业务,将亚洲总部由香港迁移至新加坡,“就如很多我们报导中的公司一样。”据传媒报导,部分香港记者会被调至新加坡或亚洲各地,另有多名驻港记者和编辑被裁,解雇占目前香港驻站规模逾半,规模大幅减至个位数。

根据记协会章,失业会员如在另一行业觅得临时工作,可保留会籍,以六个月为最长期限;而会员在失业期间若证明主动向积极寻找新闻工作,亦可保留会籍。郑嘉如认为现时失业是短暂性,认为其专注报导的题材热门,并对自身的工作能力有信心,不担心求职有困难。

7月18日,香港劳权监察、活水等多个海外港人组织与国际组织向《华尔街日报》发出公开信,要求《华尔街日报》公开交待事件。公开信指“参与工会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不容任何雇主侵犯”。批评“在香港基本人权受到极大打压的时候,阻碍雇员参与工会,等同助纣为虐。事件亦令我们对华尔街日报在保护人权上的承担产生极大质疑,担心立下极坏先例”。 公开信要求《华尔街日报》“撤回解雇郑嘉如的不合理决定”并“撤查事件中涉及歧视工会的管理层,尽快向公众交待事件,并承诺不会让相同事件重演”。

换届选举风波不断 参选人被抨击“大部分是外媒”、记协“没认受性”

自2019年反修例运动、2020年《国安法》落地以来,香港传媒环境收窄,处于风眼口的记协屡被高官点名批评,又受亲中媒体狙击。

5月,记协执委会换届期间出现不少变数,已连任3届的前主席陈朗升宣布不争取连任。他表示获“有份量人士”劝喻,“可以给记协一个生存空间,那我没有留的理由。”另一方面,《透视报》主编李敏妮曾报称参选记协主席;她曾接受大陆博客“靖海侯”的访问,支持《国安法》和假新闻法。她其后因未及时补回其中一位提名人撤销的提名而丧失参选资格,一度指“事件或许会进入法律程序”。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后,离开中环广场的办公室,被大批传媒追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后,离开中环广场的办公室,被大批传媒追访。摄:林振东/端传媒

6月21日,记协执委会换届选举前夕,有会员和前会员收到不明来历的 WhatsApp 讯息,称会员周年大会受执法和情报机关渗透,应与其“保持距离”。记协发稿表示没有收到有关消息,并澄清周年大会不涉及任何法律风险。同日,保安局长邓炳强回应指记协没有认受性,又留意到参选人“大部分都是外媒记者,有部分是自由记者,有一些甚至不是记者”,“以为是外国记者协会”,并称参选人的组织收取美国金钱。他更主动批评记协取消一名“原本说要改革”的参选人资格。

记协大会兼换届选举当日,会员出席人数较去年多一倍。而今届12名当选理事中,包括郑嘉如,有3人来自英文媒体,当中两间为外媒。而其他理事来自网媒如《志传媒》、《香港 01》、《Hong Kong Free Press》,亦有自由记者。不过,BBC 记者 Danny Vincent 和关注难民权益的组织 Justice Centre Hong Kong 高级政策顾问张皓明在当选后请辞。陈朗升表示 Danny Vincent 曾提及退选因“有困难”,但不便透露原因;而张皓明发声明,指接受提名和退选为个人决定。

记协在17日的声明亦提及“有同业反映,参选记协、香港外国记者会(FCC)以及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 执行委员会选举后,收到雇主要求不要参选,否则可能会失去工作”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在中环广场的办公室下接受传媒访问。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7月17日,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遭《华尔街日报》辞退,在中环广场的办公室下接受传媒访问。摄:林振东/端传媒

今年1月,记协遭税务局追收2017/18年度逾40万港元的利得税,记协表示对税局以该会的银行存款作为计算基础感到不解。记协指,多年经费主要来自公私营机构在筹款晚宴上提供的赞助,又强调一直按时将财政报告等提交政府。记协反对评税,并获税局答应暂缓缴付其中15万元,而余下税款须分为两期缴交,记协在2月已缴付第一期的19万元款项。

除记协外,外媒亦成为政府攻击对象。3月,立法会审议《23条》立法期间,政府曾在一周内谴责彭博社、《华盛顿邮报》及《泰晤士报》有关《23条》立法或政治环境的评论和报导,批评误导失实。邓炳强亦在2月点名指 RFA 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并批评其抹黑《23条》。RFA 其后宣布因应《23条》立法,考虑到员工安全,决定不保留全职员工,并关闭香港办事处。

【编注:《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 Dow Jones 为端传媒的商业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