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持续全球裁员,新任主编要求重视流量和转化和盈利|Whatsnew
「来自《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新主编认为大裁员是转型和生存所需,但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为了利润最大化。」
端传媒记者 洛松齐
媒体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即时报导一直免费,帮助你和身边人获得最新的准确资讯。然而报导不是凭空而降,依赖会员付费支持。今天加入端传媒会员,可享8折,畅读全站内容。
7月17日,新任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郑嘉如(Selina Cheng)遭其雇主《华尔街日报》(WSJ)即时解雇。在被解雇前,郑嘉如在《华尔街日报》负责中国电动车行业及能源行业的报导。(延伸阅读:《港记协新任主席郑嘉如被《华尔街日报》解雇,此前曾被上司要求退选》)
郑嘉如指,由英国抵港的上司、《华尔街日报》国际版主编 Gordon Fairclough 告知她《华尔街日报》因“架构重组(restructure)”将她的职位删减。她指向对方表明不认为是真正原因,因5月份《华尔街日报》裁员时,上司曾指她的报导领域在亚洲很重要,要继续下去。她又指英国上司曾要求她退选和退出原本记协执委职位,同时表示她在《华尔街日报》和记协的职位“无法共存”,《华尔街日报》的员工“不能在香港这类地方推动新闻自由”。
郑嘉如所提到的5月裁员是《华尔街日报》5月决定将其亚洲总部由香港迁往新加坡,同时宣布进行裁员。据半岛电视台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当时总共有6名编辑被解雇。而2023年10月,《华尔街日报》的香港办公室已经进行了一轮裁员,共计7名编辑离职。(延伸阅读:《专访李立峰:港人对媒体整体信任度提高,不过,“信任”未必是一件好事》)
外界猜测《华尔街日报》主动解雇郑嘉如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华尔街日报》内部的严重动荡似乎为这种猜测添加了值得关注的注脚。
自2023年10月香港办公室的裁员开始,《华尔街日报》经历了多轮裁员。
首当其冲的是《华尔街日报》的华盛顿分社,近30人在2月的第一轮裁员中解雇,外界形容裁员为一场“大屠杀”。在该轮裁员中,驻华盛顿的商务团队和设在华盛顿分社的关注中美关系的团队都将关闭,华盛顿编辑台也被关闭。而4月的第二轮大规模裁员中,包括4名视觉制作人员、2名社交媒体编辑、4名记者、1名影片制作人被解雇。
5月的第三轮裁员则严重冲击了《华尔街日报》的美国新闻团队,至少有八名记者被解雇。同时,美国新闻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报告区域,东海岸、美国中部和西海岸地区办事处也被关闭。
此外,零星的裁员也一直在进行中,例如3月《华尔街日报》解雇了负责核查报导的标准和道德团队的5名员工。而引发内部强烈抗议的裁员还包括《华尔街日报》解雇了其长期雇员、普利策奖决赛入围者 Dion Nissenbaum。由于2020年 Nissenbaum 在贝鲁特爆炸期间被炸伤,《华尔街日报》内部有人形容这就像解雇被关押在俄罗斯监狱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Evan Gershkovich)。另有一些记者已选择自行离开。(延伸阅读:《快评 WSJ 解雇香港记协主席郑嘉如:先跪为敬?一个错而坏的决定》)
数次解雇引发了《华尔街日报》内部的强烈反对。代表《华尔街日报》编辑部的出版商员工独立协会(IAPE)在3月首度举行了一次15分钟的协同停工以示抗议。在5月的裁员潮中,IAPE 又史无前例举行了一小时罢工行动,同时,《华尔街日报》的员工在总编辑办公室外的玻璃窗上贴满便利贴抗议裁员。工会指,“如果《华尔街日报》一些最优秀的记者不安全,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不安全”。
《华尔街日报》的裁员引发外界严重关注,因为与许多正在裁员的编辑室不同,《华尔街日报》并没有面临亏损问题。根据5月公布的数据,《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 Dow Jones 拥有500万付费订户,而 Dow Jones 的母公司新闻集团(News Corp)已连续多期公布创纪录的利润。
Politico 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除了希望彻底削减成本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之外,这样做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过,据《纽约时报》负责媒体事务的记者 Katie Robertson 表示,主导裁员的新任主编 Emma Tucker 在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裁员“不是为了削减成本,而是为了确保我们有合适的结构”。《华尔街日报》发言人回应媒体查询时也强调“我们的主编正在重塑我们的新闻编辑室,着眼于数字增长、订阅增长和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虽然我们认识到变革可能很困难,但有必要确保我们拥有正确的结构来支持我们的目标”。(延伸阅读:《新兴AI“答案引擎”大战Google模式,媒体将成为牺牲品吗?》)
2023年9月,从新闻集团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主编一职转任《华尔街日报》主编的 Emma Tucker 公布了一份改革计划,表示将让《华尔街日报》成为“读者至上的出版物”,她还指要摆脱此前《华尔街日报》主要是银行家、经理人和交易员阅读的形象,让读者的年龄、种族、职业、居住地和兴趣范围都更多元化。
根据《纽约时报》的披露,该计划表示《华尔街日报》将“深入而不是广泛,找到《华尔街日报》的角度 ”,以及“让专家专注于获取独家新闻,并告诉读者它的意义”。该计划还提出了四项指导原则,包括将读者放在第一位、为读者提供价值、目的明确和赋予员工权力。而根据《商业内幕》的报导,Emma Tucker 的新政还包括前所未有地关注文章的点阅数及文章的转化率等数据上的表现。
在接受《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专访时, Emma Tucker 表示,《华尔街日报》应该减少对商品新闻或增量报道的关注,更多地关注独家新闻和企业风格的文章,同时使报纸更面向受众的需要。而当被质疑其不关注媒体的公共责任时,她表示“它(公共服务确实很重要,但我们必须确保它(报纸)能够生存下去”。她表示,‘我没有必要提出一个愿景,然后说‘但我们还是要继续做以前的一切’”。(延伸收听:《拜登 vs. 纽约时报|端闻 Podcast》)
不过,NPR 引述曾在《华尔街日报》华盛顿分社工作的 Julie Bykowicz 表示,“我并不认为,如果一个地方想要重塑自己或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一定是坏事”,“但看到一个地方经历如此剧变却看不到明确的结局,令人感到不舒服”。
【编注】:《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 Dow Jones 为端传媒的商业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