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就死因裁判庭數據進行分析,2023年全港錄得1092宗自殺死亡個案,總幹事曾展國今日在電台訪問中表示,這一數字是2007年以來新高。自殺個案中,70歲以上長者比例最高,約為21%;20至49歲男性自殺個案則由2022年的359宗大升至400宗。曾展國解釋,現時經濟環境較差,數據反映了成年男性情緒壓力大。

曾展國表示,本港男女自殺比率維持在約2:1,各個年齡層的男性都有較大的自殺危機,尤其是成年人和長者。他又指,青少年男女自殺率相若,普遍出於學業壓力。曾展國認為自殺人士有徵兆可循,呼籲社會增加不同渠道的支援,市民亦可多留意身邊人的精神和身體狀態。

成年男性自殺率大升 經濟壓力為主因

據死因庭數據,曾展國指,20至49歲男性自殺個案升幅大,由2022年的359宗升至400宗,顯示成年男性或受經濟疲軟影響大。他補充道,現時失業率雖未上升,但加息、樓價下跌等情況令這一群體壓力較大。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亦就職業分佈進行分析,發現無業和退休人士,以及藍領的自殺比例較高,曾展國指這一結果符合個案的年齡結構,亦顯示藍領受經濟影響大。

曾展國
曾展國(資料圖片)

曾展國:上門支援助發現「隱蔽長者」

自殺率上升是否反映支援服務不足?曾展國認為,肯主動尋求服務的群體已屬較低風險;不少長者「唔想煩到人」,這些「隱蔽長者」則是令人擔心的群體,他們需要面對面的上門支援,或是鄰舍的關心。

對於年輕人傾向上網求助,曾展國指出,學校的老師和社工應多接受訓練,了解如何處理自殺危機個案;家長如何創造和子女的良好溝通環境,令其願意向家人求助,亦是降低年輕人自殺率的關鍵。

成年男性則是相對羞於求助的群體,他們未必願意將脆弱示人,曾展國認為,配偶可以在他們承受工作壓力之後,幫助他們紓緩。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