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佳績頻傳 浸大體育學者倡大學多培養運動產業專才:「將餅仔砌大佢」
圖片來源:港協暨奧委會
(獨媒報導)今日(30日)凌晨,港隊從奧運賽場又傳來佳績。繼上屆東京奧運連摘兩銀後,何詩蓓出戰巴黎奧運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獲得銅牌。隨後,張家朗蟬聯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港隊今屆奧運暫時獲得兩金、一銅的好成績。
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今早接受電台訪問,認為精英運動員的成功帶來全民運動熱潮,但與產業化仍有一定距離。他建議大學應多開設運動產業專業課程,以培養專才,「將餅仔砌大佢」。現時政府以評核方式對運動項目和運動員進行分級,依照級別提供資助,劉永松表示,依照成績分配資源是公正有效的,並認為本港全職運動員的收入情況較過去二十年可謂「大躍進」。
明星效應帶來全民運動熱潮
劉永松回顧張家朗由八強賽到金牌戰的歷程,形容好似重演東京奧運奪冠的旅程。談到江旻憓奪金的「開門紅」,他指江旻憓令香港打破「隔屆有牌」的魔咒,以「非常具有香港精神嘅逆流而上」,讓所有運動員在未來的比賽都充滿信心。
香港劍擊的發展以有一定歷史,劉永松指,2000年起開始有香港選手在亞運會躋身三甲,包括獲得2002年釜山亞運會女子重劍團體銅牌的何嘉麗。他認為,在康文署、劍擊總會的推動下,劍擊訓練班漸多。
劉永松表示,三年前張家朗奪得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後,本地劍擊班出現報名熱潮,劍擊服和劍具全數售罄,稱「用明星效應帶動全民參與劍擊運動」。他認為有更多人學習劍擊是好事,「我哋喺社區坊間咁多苗子可以揀嘅時候,就可以揀啲好嘅年輕運動員進入中級。」同時,香港體育學院的運動科學培訓,包括預防創傷、創傷恢復、心理輔導等,都可以幫助運動員創造成績。
精英評核分級資助 劉永松:好成績編配好資源
政府推行的「精英資助評核計劃」,將運動項目分為「A*級」、「A級」和「B級」,劃分依據是該項目在國際賽事上獲良好成績的可能性,並向體院提供資助。劉永松指,若獲評「A*/A級」,則有充足資金聘請國際知名的教練和助教,同時獲得更多運動場地的配套。
現時達「A*級」的精英體育項目有羽毛球、單車、劍擊、游泳、乒乓球和滑浪風帆。劉永松表示,「A*級」項目均曾出現在世界級賽事領獎台,可以在體院撥到更多空間發展,包括游泳館、劍擊館和單車館等場地。
劉永松續指,目前本港有超過80個運動總會登記,「如果分餅仔分晒嘅話,每人得一千幾百萬,其實我地做唔到嘢。唯有睇住每一個運動可以做到咩好嘅成績,我哋編配最強嘅資源畀佢去發展,我相信呢個分數嘅評核係公正同有效嘅。」
運動員個人亦有類似評核機制,體院公布的《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2024-2025》顯示,在奧運會、世界盃或世界錦標賽上獲得獎牌或排名4至8名的運動員,可獲評「甲+級」或「甲級」,每月資助額分別為$44,500和$32,730;而「乙級」、「丙級」的全職運動員每月僅分別有$16,220和$11,520資助,外界有討論表示差距大,級別低的全職運動員收入微薄。
對此,劉永松則指,「有些小表現的話,每個月至少兩萬幾蚊。」他表示,體院的全職運動員平均月收入達2萬元,加上比賽得獎的獎金、政府獎勵,以及各類贊助,較過去二十年的收入,已算是「大躍進」。他又表示納稅人的錢不應如此使用,而應考慮如何將成績轉化為商業效益,靠政府、香港奧委會、旅遊和商業機構等,「將餅仔砌大佢」。
劉永松:本地缺少運動產業專才
至於近年多被討論的「運動產業化」,劉永松指,「產業化」代表運動項目超越了本身的競技價值,而與服務、理念、產品、商業、傳媒等發生最大化效益。以劍擊為例,他認為多人學劍只是一小部分,他坦言自己願意作為召集人,聯絡企業包括銀行、航空、零售、餐飲、娛樂等產業。劉永松亦認為香港運動員的價值高過歌手和演員,認為贊助商可以多考慮使用運動員代言。
不過,他認為香港目前缺少相關專業人才。以美斯事件為例,他稱香港缺少可以檢視並簽署合約的專家,傳媒報導和拍攝方面亦缺乏人才。劉永松坦言,需要思考「點樣將運動員商品化,令到佢成為一個好有意義、好正面能量嘅服務產品。」
劉永松又以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為例,認為其成功主要仰賴邀請國外團隊舉辦,若無本地培養的人才則「永遠受制」。他建議本地大學應增加運動產業人員的課程,培養專才,透過專業化推動產業化。
今屆奧運,港隊成績優異,他亦認為要「食住個勢」,相信政府會繼續購買未來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的轉播權,讓運動產業的專家可以在相對低的成本下推動產業發展。
游泳教師總會:泳池與課程不足 基層參與少
儘管游泳屬「A*級」項目,香港游泳教師總會副行政總監李志良認為本地泳池和游泳課程數量仍不夠多。他指,海外對運動項目的培養需要有大量基層訓練的運動員,從中選拔中層和精英進行培訓,而香港游泳的基層參與者並不多。
他續指,本地14歲一下的年輕泳手獲得不少國際大賽的獎項,而成年組的精英卻不多,證明本地的訓練過於提早,令運動員提前burnout(身心耗竭),或是容易受傷而退出競爭。
上屆奧運,何詩蓓連摘兩銀後,李志良觀察到市民的游泳熱潮上升,不過由於泳池少,多有家長反映難以報名康文署游泳班;而私人教練的費用較高,變相令中下階層無法踏足。另外,他認為部分家長希望借游泳令子女入讀心儀的中小學,而致游泳課堂沒有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