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要去韓國玩,很久沒有韓國了,去之前讀了一本韓國歷史的書,《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台灣左岸出版,作者Bruce Cumings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韓國史,妻子是韓國人,在韓國也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

這本書英文原版成書在九十年代末,讀起來有濃厚的冷戰時代感,那時的韓國可能更像我們印象中的儒家隱士之國,和現在高度娛樂化全球化的韓國截然不同。同樣具有“中華”概念,因冷戰建國/分裂的後殖民國度,韓國/朝鮮史其實非常有值得華文場域參照之處。

本書從古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歷史開始說起,朝鮮半島一直和東亞大陸的中華帝國維持一個很微妙的關係,一方面朝鮮半島的政權擊退數次東亞大陸帝國的遠征而得以保持獨立的關係,一方面朝鮮半島一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並對此保持正面的態度。朝鮮也是天朝朝貢秩序的擁護者,朝鮮尊崇中國王朝的地位和對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懷有敵意,朝鮮國王甚至會以書信指日本天皇不應該使用“皇”這個頭銜,只有中華帝國的領導者可以使用“皇”,日本和朝鮮一樣都是“國王”。半島王朝從“高麗”到“朝鮮”,也是大陸“元”到“明”的呼應。

比較中日韓三國的歷史,日本天皇長時間只是虛位元首,而中國的皇帝多數時候是權力的集中者,朝鮮國王和地理位置一樣剛好位於之間,掌握部分權力但也深受大臣和貴族的制衡。相比同為儒家系統階級意識強烈的中國和日本,朝鮮同樣封閉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思想上,朝鮮更推崇朱熹的理學,而視王陽明的心學為邪魔外道。

朝鮮歷史上一直飽受中日的夾擊,無論是日本的豐臣秀吉還是東亞大陸上的帝國政權,從隋唐到大元蒙古國,但在朝貢秩序之下,雖然名義上是中國的藩屬國,但實質上還是能維持國土的完整和獨立自治的狀態,直到工業革命之後的近代。和中日類似,朝鮮在思想上受到西方的強烈衝擊,但朝鮮的適應和變化遠慢於日本,甚至不及大陸的清帝國。諷刺的是,在中華朝貢秩序下獨立的朝鮮,在西方的萬國秩序之下,反而喪權辱國淪為殖民地。和中國類似,朝鮮也曾進入一個試圖變法圖強,對自身文化從部分否定到全面否定的過程,也曾和泰國一樣試圖在列強(日本俄羅斯清帝國)之間玩勢力均衡以維持自身的主體性,但這些努力都在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之後以失敗告終。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對俄對清戰爭的成功和英美背後的支持不無關係,而英帝國對日本的支持則是其和俄羅斯在中亞“大競賽”的結果。

從此朝鮮進入悲慘和屈辱的近代史,和台灣同為日本的殖民地,朝鮮對被自古以來視為比自身更低等和野蠻的日本所殖民情感上感到抗拒和難以接受,因此武裝抗日事件層出不窮,對日本殖民主而言,“在台灣能夠以鼓勵做到的事,在朝鮮必須以暴力手段才能達成”。日本殖民造成朝鮮社會巨大的分化,親日者更能夠取得經濟和社會優勢,其影響力在戰後的南韓也持續至今,這讓韓國的轉型正義工程相當困難,因為許多歷史問題如慰安婦,其協力者和執行者其實都是韓國人自己。

好不容易到戰後結束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就成為冷戰的前線。當時後殖民的朝鮮社會絕大多數都是貧窮毫無所有的農民,成為共產主義的絕佳溫床。而北韓的武力在中國的國共內戰中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在中共最窘迫的時候,朝鮮人可能佔共軍高達十分之一,如果沒有北韓的支持,可能蔣介石在東北早就剿匪成功。

中共的勝利解除了北韓的後顧之憂,也讓英美領頭的西方相信,如果沒有強力介入,後殖第三世界都會淪為共產赤化。韓戰則完完全全的是一場悲劇,時人總以為戰爭可以解決問題,韓戰證明完全不是如此,數以百萬計的死傷,大規模經濟社會文化的破壞,數不盡的血海深仇,最後只是讓一切回到原點。

冷戰時期,多數後殖第三世界的處境相對悲慘,朝鮮半島是其典型,一邊是鬧飢荒的共產主義,一邊是以反共之名胡作非為的親美獨裁貪腐白色恐怖政權。作為一名自我批判的美國左翼史家,作者認為美帝要對朝鮮半島的分裂負上最大責任,而南韓包括光州事件在內的白色恐怖悲劇,都是在美軍支持的政權底下發生,美國的官方說法總是不負責任的不知情。但對於共產主義的危害,作者也有點過於輕描淡寫,或許是因為資料取得不易,本書對北韓的著墨也不多。作者認為如果美國沒有介入,朝鮮半島會維持統一,朝鮮會像越南和中國一樣,在經歷一系列社會革命之後,重回世界體系的懷抱,這個說法顯然是過度天真,中國和越南直到今日都還沒有走出共產獨裁的階段。

冷戰末期,如同兩德和兩中,兩韓的統一成為一個重要問題,1980年,北韓的金日成曾經提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和兩個政府”的聯邦制統一方案,為了避開“朝鮮”這個敏感的稱呼,而招魂“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但金日成的真正目的是要杜絕“境外勢力”(也就是美國)的介入,兩韓在經歷過韓戰和長期的互不信任,統一也遙遙無期,難度極大。長期以來,南韓大致上右派趨獨,左派趨統,但年輕的左傾知識分子也越來越多不必和北韓統一的聲音。而在今年,北韓官方也宣布放棄了統一目標。

少有一文化民族像朝鮮這樣在歷史上高度統一,在近代卻是徹底的分裂。歷史上曾經是最保守封閉的隱士之國,這個傳統諷刺地為共產主義的北韓所繼承並被視為民族獨立的象徵,相反地南韓則是徹底地資本主義化在高度民族主義的保護主義下進攻全球市場。

在大中華類似,小中華的朝鮮半島在經歷近代的巨變後,離中華的理想越來越遠,現實的鴻溝如此巨大,這可能也是一種中華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