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尾/后记
作为本书全本书结尾作为本书全体的结尾,以下出示的是对本书各章内容的数据归纳。
作为本书全体的结尾,以下出示的是对本书各章内容的数据归纳。
第一章 八路军的阳明堡夜袭(1937.10.19):
八路军阳明堡机场夜袭
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一营兵力约3-400人,指挥官三营营长赵宗德。以两连兵力攻入机场,战斗失利后撤出。战损记录:死伤30余(其中阵亡22名)
日军:北支那方面军临时航空兵团仪峨飞行团园田大队第一中队为主(长 盐田要一),各种飞机约10-12架,机组30余人,守备队一小队(3-40人,长 森谷少尉)。战损: 93式轻双轰炸机一架大破。战死3名(地勤),负伤2名(守备小队)。
国军邯郸机场夜袭(1937.11.13)
国军:第二十五师一五〇团梁智伟营约400人。袭击战斗成功后撤出。自报战损:伤亡百余人。
日军:藤田飞行团飞行第三大队(长 栗山信太郎)一部,侦察机7架。守备人员为14D约1小队。战损:飞机损失6架(大破1,中破2,小破3 ),人员伤亡不明。
第二章,冯家沟战斗(1937.10.15)
八路军:一一五师杨成武独立团第三营,兵力约500人。伏击成功后自行撤退。战损:伤亡13人。
日军:第四师团第二输送监视队,第八师团兵站辎重兵中队,总员数约7-800人(大多数为特务兵,民夫,战斗员约100余)。战损:运输监视队战死及失踪23人,负伤6人。自行烧毁了全部物资,损失百余匹马及车辆。辎重兵中队损失轻微(死亡1名)。
第三章,陈庄战斗(1939.9.27-10.1)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等约5个团5000余人。两次将敌包围,但未能形成歼灭战。战损:阵亡142人,负伤415人。
日军:独立步兵第三十一大队约500人(包括民夫,伪军的总数)。实际战力为步兵约7小队。其中主力部分约300余,两日内被敌包围两次,总死伤数过半。战损:战死43人(包括田中省三郎大队长),负伤63人,民夫死亡46人,伪军死伤约20人。
第四章,狼牙山战斗(1941.9.25)
八路军:晋察冀第一军分区某部。约一个班加一个机枪组约20人。战损:除5人跳崖外全部牺牲(跳崖者生存两名)。
日军:步兵第一一零联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出动近一大队,实际投入战斗1小队(长 冈弘佑少尉)20余人。战损:轻伤1名。
第五章,刘老庄战斗(1943.3.18)
新四军 :第三师十九团四连约100余。随团主力撤退途中被日军截断,包围后遭全歼,无投降生存者。战损:阵亡82名。(参考:日军战斗后清点遗尸数117具,应包括四联以外的牺牲者)。
日军:步兵第五十四联队,扫荡出动两大队,投入战斗一大队,约500余。战损:突击中战死2名。
第六章 ,从7步兵联队月间平均死亡统计看美,国,共三者战力比较。
本章对日军第十师团关联的7个步兵联队的平均月死亡数(包括战病死等全部死因),按作战地域,对象,进行了区分,梳理,比较。得出的结论为:
日军对美(盟)军作战,月均死亡215人,对国军作战月均死亡46人,对敌后方武装势力(共产党军为首,包括其它武装)作战月均死亡9人。
另按1964年日本政府厚生省地域别战没者统计表,日军与美(盟)军在南方战场作战年均死亡 37.6万(包括所有死因),与国共军在大陆作战年均死亡5.1万(包括所有死因)。战力比约7.4倍 。
(本文终)
后记
以上,是笔者对共产党军队的几个著名抗战事迹——阳明堡夜袭,冯家沟战斗,陈庄战斗,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刘老庄英雄连的事迹——的实证研究。使用日中两方档案史料比较,考证,还原了许多此前未人知晓的重要历史真相。并在研究方法面指出了共产党政权在构筑抗战史中的几个构造性缺陷。其一,记录抗战史的目的,并不是求真求实,还原历史真相,而是为了宣传战绩,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其二,采用方法基本上都是单方向研究,不利用,或不认真利用旧敌方的战史档案对比,造成“知彼”情报面的重大缺陷。对日方的战略意图,作战计划,兵力部署,作战损失等重要面均不能准确掌握,呈现出抗战史研究中只知己,不知彼的倾向。三,此方法面的缺陷,实际上多来自以宣传,教育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为了宣传战绩,注重实际上不可能知道底细“战果”统计,研究。抵制日方的档案记录,仅使用己方的宣传材料,口述等不确实方法,造成了大量战果浮夸现象。
综合其他笔者的多数战例研究,都可得到一个相同的基础数据,即是在抗战史记录中,共产党将自己的抗战功绩,均在数据面扩大了十倍至数十倍。用以支撑共产党军队是抗日战争 “中流砥柱”的政治理论。并用宣传材料,堆集出八年抗战中,共产党抗的日武装, “消灭日军52.7万人”的荒唐数据,并将其记录于史书,利用于教育。
以政治目的统制历史研究,把战史作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工具的两点,可谓抗战史研究中的构造性缺陷,最基本的病理。导致了以宣传内容取代历史事实,以闭门造车的方法单方向记录共产党一家英雄史的错误结果。不仅错写,曲解了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在学问,科学面亵渎了求真求实,还原历史真相的历史学的尊严。
本书第六章中,更以日军第十师管七个步兵联队的抽样数据,对日军在二战中,与美军(盟军),国民政府军,共产党军作战的战损状况(两周间平均数)进行了统计概观,出示了其惊人的结果。即若按此比率推算,二战中(截止于1945年8月15日),日军战没者(包括病死等所有死因)总数约194万人中,72%以上出于太平洋战争的三年半间,与美军(盟军)作战地域,约16%出于国军作战地域(正面战场)。出大陆后方战场,即所谓“中流砥柱”之手的日军战没者,仅约总数的2-3%(约5万人前后)。本书的研究结果再次启示我们,抗战史记录绝不能闭门造车,自我赞美,为某政权歌功颂德。必须以科学精神为本,进行严谨的档案史料考证和国际对比研究,才能将历史真相昭明天下。
本书可以说对国内种种忠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材料(课本)的一个颠覆性研究。以事实真相动摇了滋生极端民族主义,爱党爱国主义,拥军尚武、霸权主义意识的大众社会基盘。御用学者和体制支持者们在群起攻击笔者研究时,总要称笔者的研究中缺乏政治立场,党性原则,民族精神,缺乏“抗战大义”,属于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虚无主义”,应该给予抵制,排斥。可笔者却认为,以上的所谓“核心价值观”,仅仅是一个政权,一个党邦,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面价值,并不具备学问的科学性和价值的普遍性。笔者并不否认历史记录中的国家立场,民族精神的存在,但指出其位置只是第二义的,必须置于事实真相之下。否则,创出的历史并不会具备普世价值,不过是一个党邦的荣辱故事,一个国家的神话,一个民族的天方夜谭。
抗战史研究是一门记载事实的科学,并不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工具。需要只是严谨的考证方法和冷静的思考,公允的评价。唯一的学术标准,就是要尊重事实,公平地记录事实,使之变为通用于世界的文化遗产。
笔者从事近代史教育,研究逾30年,21世纪的,国内闭塞之时代现状,和民族主义,极端爱国主义,大国意识,霸权主义意识的无止境泛滥,是驱使笔者开始研究抗战史的动机,认为其问题多发生在近代战争史的记录方法和教育利用面。虽今日笔者的研究成果被权力被排斥于国门之外,但笔者相信科学,事实的生命力必定会超出某特定的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观”。有朝一日,会取代那些受政治保护的历史糟粕,载入学问研究的史册。
2020.7.29 于眺磐荘书斋,2024,7.3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