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德里奇號驅逐艦

埃爾德里奇號驅逐艦


艦船角色


埃爾德里奇號(USS Eldridge ,DE-173)是美國坎農級護航驅逐艦,艦名是為了紀念在所羅門羣島行動中陣亡的美國海軍少校約翰 • 埃爾德里奇(1903-1942)。埃爾德里奇號於1943年2月22日開工,1943年7月25日下水,1943年8月27日正式服役。

1944年1月4日至1945年5月9日期間,它在地中海執行任務,九次航行中成功護航至卡薩布蘭卡,比澤特和奧蘭。

1945年5月28日,它離開紐約市,在太平洋地區執行護航任務。8月7日抵達沖繩,進行當地護送和巡邏。

1946年6月17日,從美國海軍退役。1951年1月15日,希臘海軍通過「共同防禦援助計劃」獲得埃爾德里奇號,並改名為利昂號(HS Leon,D54),隨後它主要負責東愛琴海的巡邏工作和海軍軍校的訓練

1992年11月15日,埃爾德里奇從希臘海軍退役,隨後於1999年11月11日被出售拆解。


埃爾德里奇號驅逐艦

埃爾德里奇號驅逐艦


關於埃爾德里奇號的離奇事件



費城實驗(英語:Philadelphia Experiment)是一項流傳已久的傳聞,宣稱美國海軍在1943年10月28日曾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一船塢舉行秘密實驗,使一艘護衛驅逐艦埃爾德里奇號在觀察者眼中隱形。該實驗也叫費城計劃,又稱彩虹計劃。所有參與計劃的船員都否認曾有任何事件發生,除了一位目擊者宣稱目擊了整個實驗發生的經過,由於沒有任何直接證據,且實驗內容缺乏嚴謹的科學理論基礎,費城實驗傳聞的真實性因而普遍受到質疑,並被認為是單純的都市傳說。


傳聞內容


費城實驗是由莫里士 • 吉索普博士所寫的書中所透露,但當他對Dr. Manson Valentine說他在費城實驗這事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時,因先前車禍而受重傷的吉索普第二天就被發現死於汽車廢氣中,官方以自殺結案。他根據尼古拉 • 特斯拉生前所研發出來的統一場論又稱引力動態理論(此理論已被FBI封存),1943年特斯拉過世那年,費城計劃由愛因斯坦主持,此理論假設磁場、電磁波跟地心引力互有關係,根據該理論在透過特別的儀器和足夠的能量,能夠使光線彎曲,而讓實際的物質變成隱形。美國海軍認為這個應用在戰時有極顯著的價值(當時正值美國參與二次大戰的期間),所以認同並贊助這個實驗的進行。一艘美國海軍護衛驅逐艦埃爾德里奇號在美國海軍的船塢,配備強力的磁場產生機準備進行這個實驗。美軍考慮該試驗的絕密性,將彩虹計劃的試驗對象定為埃爾德里奇號。第一次的實驗是在1943年的夏天進行,起初實驗很成功,有一次7月22日的實驗進行的時候,驅逐艦在一團綠霧包圍下接近隱形,實驗之後的船員有嚴重作噁的情況出現。在同年的10月28日,再做了一次實驗,這次是整艘艦艇在一道強烈的藍光之下突然消失不見,而且在同一時間距離600公里遠的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基地回報該驅逐艦在附近海面上出現有數分鐘之久,接著在又在費城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根據這一事件,有人把它聯想成異維傳輸或著與百慕達三角有間接關係。據當時的一些知情者所說,看到船員出現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些船員感到噁心和分辨不出方向外,一些船員無故的消失和一些小部分船員鑲嵌在牆上,跟船上的鋼板完全融合,是否還活著還有據考證,後來一些參加過的船員強迫退役。實驗過後,驅逐艦上的船員身心遭受到嚴重創傷,幾乎所有的官兵都身得重病,有些死亡,有些則是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據傳言有人目擊這些船員在酒吧或家中會突然消失與出現。


碧藍航線 埃爾德里奇號

碧藍航線 埃爾德里奇號


官方紀錄

埃爾德里奇號護航驅逐艦於1943年7月25日下水,同年8月27日在紐約海軍基地正式服役。結束試航與設備調試後,其一直駐留紐約港口與長島附近水域。

9月16日,她啟程前往百慕達,並在2天後順利抵達指定訓練地點,此後,她一直在附近海域訓練和參加演習。

10月15日,她跟隨其他訓練船隻返回紐約,並於18日歸港。此後,她一直在港口內維持戰備狀態,直至11月1日護送UGS-23前往卡薩布蘭卡。

11月22日,護航船隊抵達目的地,期間僅於2日短暫停留諾福克海軍基地。

11月29日,埃爾德里奇號護送GUS-22踏上歸途,並於12月17日順利抵達紐約。此後,她在紐約接受訓練,並曾短暫駐留布洛克灣。

12月31日,她跟隨其他四艘戰艦離開紐約,前往諾福克。自埃爾德里奇號服役至1943年底,航行與作戰日誌顯示其從未前往費城。

1955年底,卡爾 • 艾倫首次以安德魯 • 弗魯賽斯號船員的身份向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提交驅逐艦「隱形」和傳送目擊報告,而這即為費城實驗的早期主要傳聞來源。根據該艦航行日誌,1943年8月16日,她作為UGS-15船隊成員從諾福克啟程前往卡薩布蘭卡,並於9月2日抵達。19日,艦隊返航,並於10月4日途經亨利角。10月25日,她又跟隨UGS-22離開諾福克,前往瓦赫蘭,並於11月12日抵達。此後,她一直地中海附近執行任務。1944年1月17日,他跟隨GUS-25返回漢普頓錨地,兩艦無協同作戰記錄,且並未同時停留諾福克。


raw-image

費城實驗的另一名稱「彩虹計劃」在美國海軍檔案館中沒有與船隻消失相關的記載,而盟軍中代號「彩虹」則指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彩虹計劃」則指擊敗德國、義大利、日本的相關行動。其中,「彩虹五號」(RAINBOW V)於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生效,主要包括美國針對軸心國的系列行動計劃。第四海軍軍區的調查人員認為,「費城實驗」可能實為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在費城進行的一系列常規研究,包括旨在規避磁性水雷的艦船消磁實驗與小型高頻發電機測試,但後者真正實施時已經進入五十年代,且實驗載具為蒂摩曼號驅逐艦,期間雖然出現電弧放電,但沒有任何實驗人員受傷或感到不適。


raw-image


而在《碧藍航線》裡,埃爾德里奇號擁有一項名為「彩虹計劃」的技能,此技能一旦觸發就可使埃爾德里奇號獲得長達10秒的無敵狀態,並且玩家在和埃爾德里奇號互動時會發現她常常在發電,這些素材均取自於費城計劃內容。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