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戰爭後,以色列奪取了整個西奈半島,和埃及隔著蘇伊世運河與蘇伊世灣進入對峙狀態;而在戰爭期間以色列擄獲了P-10和P-35雷達,基於對其技術的研究發展了對應戰術與裝備,這讓他們在消耗戰爭早期取得巨大優勢。然而到了1969年下旬,以色列在幾次針對運河對岸的空襲中經常提前被發現,並遭受強烈防空火力干擾;而以往基於六日戰爭期間擄獲雷達發展的電戰等反制手段已經開始失效,因此以色列認為埃及可能佈署了新型陸基雷達提供早期預警。


而正如以色列所擔憂的,埃及在此地首次佈署了蘇聯製P-12M型雷達。這一型號雷達於1958年服役,主要任務是提供早期預警。該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到250公里,運作頻率在150-170 MHz,能夠設定額外4個預設頻率並自動在遭到干擾時切換,最大功率180千瓦,抗干擾能力比起早期頻率完全固定且最大功率僅75千瓦的P-10有了巨大進步。整套系統包含一輛裝載雷達天線與控制器的天線車,和一輛裝載人員操作艙的控制車組成,均使用ZIL 157卡車作為底盤。


一開始以色列在Ras Ghareb地區發現了一個疑似雷達站的陣地,並多次發動空襲。但空襲沒有降低敵軍探測效率,而且埃及軍也沒有將明顯已經暴露的雷達站轉移,這讓以色列起了疑心。經過研究後以色列確認這裡是假陣地,同時也開始加強偵查尋找真正的雷達站。通過電子偵察,以色列注意到夜晚在Ras Ghareb地區有可疑的訊號排放,隨後偵查重點也轉向此處。12月22日,4架禿鷹轟炸機執行了對運河對岸的航空偵查,隔天一名分析師在檢查照片時在一處高地上發現兩個疑似貝督因人帳篷的物體,經過進一步研究後斷定這就是雷達站。


雷達站的空拍照

雷達站的空拍照


根據進一步分析,以色列估計這個雷達站有一輛天線車、一輛操作車、一處掩體和兩台發電機,估計有20人,其中8人是操作組員,另外12人是支援人員。雷達站本身完全沒有防禦設施和對空武器,也沒有多少人與車輛的活動跡象。以色列推測護衛力量可能是雷達站幾公里外的一個步兵營,預計支援火力包含12門120毫米迫擊砲、6門37毫米高炮、6門23毫米高炮和25門高射機槍。同時情報部門通過對敵軍通訊的分析也得知為何雷達站毫無保護:埃及軍試圖讓真實的雷達站保持低調隱蔽,然後用防禦嚴密的假雷達站當餌吸引注意力和打擊。


現在以色列要思考的就是要怎麼對付這個目標。一開始最先被考慮的選項是空襲,負責的戰機都已經蓄勢待發了,但任務在執行前幾分鐘終止 - 這是因為航空攝影部門的一名中尉提出了大膽的建議:何不乾脆把雷達搶過來。這一想法迅速得到以色列空軍高層認可,並很快有了大致方向:派出直升機和傘兵進行機降佔領雷達站,隨後利用直升機將其吊掛至以色列,行動代號為公雞53。


一套P-12M雷達

一套P-12M雷達


當時以色列最大型的直升機是CH-53D種馬,這些直升機才剛在10月26日到貨,而且美軍自己也是在1967年才首次實戰佈署CH-53A,因此對其技術能力還沒有足夠徹底的了解;此外種馬當下還只有3架到貨。而最大的問題是以色列對於種馬到底能不能吊掛起P-12雷達這問題其實也不是很有把握;由於沒有實物,以色列也不太確定拆解後的P-12雷達到底多重,但估計會達到3.5噸,略高於CH-53帳面最大吊掛重量的3噸,不過可能仍在種馬預留的冗餘動力承載範圍內。


由於不能肯定這個雷達站會在以色列先前高強度偵查後,保持如此低的防禦在原有位置待多久,以色列決定26日便實施公雞53行動,留給他們的規劃與訓練時間非常少。這次行動的總體管理委託給負責總參謀部步兵和空降部隊的拉斐爾·埃坦少將,他在24日上午九點收到行動初步信息,隨後他選擇第50空降營和傘兵特種部隊執行任務。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奪取雷達、俘虜盡可能多的埃及軍並回收相關技術資料;根據預案,如果遭遇強烈抵抗或者敵軍增援力量,以色列軍就會將重點轉向俘虜埃及軍並盡可能破壞雷達,然後撤至機降點,讓空軍轟炸收尾。如果機降點無法執行疏散,人員就撤往西部山區並等候直升機。


傘兵需要先了解和熟悉蘇聯雷達,演練如何快速拆解關鍵的結構,而六日戰爭期間擄獲的P-10雷達就很適合扮演這個教具。正常流程是傘兵向後勤部門提出正式要求,領走這些裝備;然而為了省下不必要的麻煩,也為了保密,傘兵乾脆直接把雷達偷了 - 就像他們準備要做的事那樣。隨後以色列傘兵在這短短的一天內,練習了如何利用焊槍完成雷達主要結構的拆解,並驗證了種馬直升機的吊掛作業。經過測試確認CH-53最大吊掛重量可以達到4噸之多。由於訓練成果令人滿意,巴列夫在26日中午過後下令公雞53行動於當晚2200時實施。


由於以色列剛在9月執行一次對運河對岸的兩棲登陸,摧毀多個沿岸雷達站後安然脫身,因此之後埃及軍也強化了沿岸防禦,第19獨立步兵旅被派往運河前線的扎法蘭山谷設防。而負責雷達站所在地區防衛的是埃及軍504步兵營,並配有多名蘇聯顧問,考慮到該營負責的區域太大(前線120公里,縱深80公里),旅部為他們加強了一個T-34戰車連、一個120毫米迫擊砲連和一個無後座力連組成的混編反戰車部隊。鄰近的拉斯加里卜地區還有一個由退伍軍人組成的人民防衛營,不過他們的素質不佳。


以色列於9月實施的兩棲登陸行進圖,代號為拉維夫行動。這次登陸是由先前戰爭中擄獲的T-55和BTR-50負責,最終摧毀兩個雷達站,還殺死兩名蘇聯顧問。

以色列於9月實施的兩棲登陸行進圖,代號為拉維夫行動。這次登陸是由先前戰爭中擄獲的T-55和BTR-50負責,最終摧毀兩個雷達站,還殺死兩名蘇聯顧問。


而以色列發現的雷達站由該營的無線電工程技術連負責,雷達站位置在離運河約8公里的一個小山上,離504營本部約5-6公里。正如以色列航拍所展示的,雷達站防禦薄弱,只有10名負責護衛的士兵,且沒有戰壕、工事與重型武器保護。


這裡的防禦鬆懈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為以色列先前被吸引注意的誘餌雷達站。這裡安裝了看似雷達天線的金屬片,整個地區被鐵絲網、雷區和大量高射機槍,以及多達400名士兵層層保護,無線電工程技術連連長也坐鎮於此。他的想法是在假雷達站展開強大但也更引人注目的防禦,而真實雷達站則缺乏保護,好讓以色列將注意力放在假雷達站以此保護真雷達站的安全。而這名連長的奇思妙想也得到上級批准。


蘇聯顧問倒是不贊同這種作法,但埃及軍沒有聽進去。雖說以色列直升機經常越境深入西奈半島,埃及軍和蘇聯顧問也不是沒有考慮到他們衝著雷達站去的可能,因此也有派遣預備隊增援的備案並實際演練過,但始終沒有直接強化雷達站本身防禦。


26日下午,以色列最後一次航空偵查顯示該雷達站沒有其他異常變化。3架種馬直升機提前進駐西奈半島的一處隱蔽地點待命等候吊掛,其中兩架是任務機,第三架是備用機。傘兵將由法製SA.321超級黃蜂直升機進行運輸。空軍的14架天鷹攻擊機會對對岸包含假雷達站、埃及步兵營據點在內的多個目標持續轟炸,以便吸引埃及軍注意力並妨礙對真實雷達站的增援,電戰部隊則會干擾埃及軍通訊避免他們察覺雷達站的異狀。2115時,參與行動的66名人,包含傘兵、技術專家和一位記者,乘坐4架超級黃蜂直升機前往目標。


為了提高隱密性,超級黃蜂並沒有直接在雷達站周圍著陸,而是選在6公里外的荒郊野外放下傘兵。著陸後以色列傘兵徒步走向雷達站,其中有15人負責封鎖十字路口,4人負責進攻現場的封鎖,剩下的人分成三組包圍了雷達站,第一組12人代號以色列,負責帳篷與周邊區域;第二組10人代號莫蒂,負責攻佔地下掩體;第三組15人代號尼希米亞,負責控制雷達車。其中尼希米亞小隊有一名SA-2技術專家,他負責現場評估雷達,並在無法帶走整套設備時挑選最具價值的部分。


正在往雷達站推進的以色列傘兵

正在往雷達站推進的以色列傘兵


戰鬥過程很輕鬆,埃及軍哨兵雖然一度察覺異狀,但以色列先一步使用配備槍榴彈的FAL步槍、MAG機槍和烏茲衝鋒槍迅速擊潰埃及軍。以色列只有一人手臂中彈,而且是友軍誤擊。以色列軍隨即開始清場,在地下掩體中抓捕了三名俘虜,其中一人是雷達技術專家,同時也擄獲65公斤重的技術文件。同時也開始用焊槍等設備拆解雷達車和操作車的車廂結構。原本計畫是0145以前完成雷達的拆解,但以色列嚴重低估了斷開各類纜線,以及拆解天線的耗時,實際上直到0243時才完成。另一個問題是操作車廂實際重量達到4.1噸,比種馬的吊掛極限還高一點,但以色列還是硬著頭皮將其吊掛在領頭直升機下方。


而在埃及和蘇聯顧問這邊,大約2200時,蘇聯和埃及軍得知兩架以色列直升機已經進入離該營約50公里的位置。所有人都沒太過在乎,因為這以前也發生過,但還是有一名蘇聯顧問建議派一個連演練轉移到運河沿岸適合登陸的地點,防備可能的登陸;而實際上,預定防備位置就是雷達站。不過504營營長沒有採納,因為官方命令是在較高戰備狀態下不允許隨意進行演習和訓練。


午夜過後,504營營部遭到轟炸,負責增援雷達站的一個步兵排當時仍在假雷達陣地上,等空襲開始時才往雷達站移動,但排長半路上就以遭到空襲為理由放棄了(事後蘇聯顧問發現他們的行進路線上連個彈坑都沒有)。凌晨一點半時,無線電工程連回報他們發現雷達站位置起火,他們認為是遭到轟炸,也無法與之聯繫。但由於空襲威脅,營長沒有派人前去重建通訊。


而以色列這邊,第一架種馬在0230時收到起飛命令並於0255時抵達現場開始吊掛,並在眾人提心吊膽的目光中艱難的吊著操作車廂完成升空 - 然而沒讓以色列軍歡呼多久,當直升機轉入水平飛行時其中一個液壓系統破損。按照正常流程種馬應當拋棄吊掛並著陸,因為種馬一共只有兩個液壓系統,再掛掉一個直升機就保不住了;然而到了這種地步以色列人也不想放棄,於是機組硬著頭皮繼續飛行,只是改走最短航線 - 即從300英尺超低空飛越蘇伊士運河直抵對面的西奈半島,並安全在非預定但至少是友軍控制區著陸。


第二架吊掛天線拖車的直升機在7分鐘後升空,他們的飛行非常順利,因為天線拖車重量只有2.5噸。而傘兵則在發電機等設施上設置了9分鐘延遲引爆的炸藥後,徒步到2公里外的撤離點,並在0406時連同戰俘乘坐超級黃蜂安全撤離。


這是繼二戰時期英國奪取德國維爾茲堡雷達的咬人行動後,第二次成功奪取運作中雷達的軍事行動;而咬人行動有大約兩個月的準備、訓練與研究,反觀公雞53行動從規劃到執行僅僅用了3天,雖然行動的成功離不開埃及軍的[配合],但也充分體現當年以色列軍無人可比的執行力和想像力。


行動路線圖

行動路線圖


大約凌晨五點半以後左右,營長接到了來自終於抵達現場的排長的電話,隨後轉身告訴同在營指揮部的蘇聯顧問伊戈爾.庫利柯夫:[伊戈爾先生,猶太人偷走了雷達。],伊戈爾沒辦法理解這段話,詢問是什麼被偷了?在他看來應該就是一部份零件或設備被帶走了。等他們抵達現場時方才大概理解整個情況:以色列人帶走了雷達的整個操作艙、天線與控制單元等主要結構,只留下兩輛ZIL-157卡車的底盤;而供電的發動機被原地炸毀,應該就是無線電工程連看到的火光來源。而以色列還留下一些[禮物]:周邊場地設置了人員殺傷地雷和延遲起爆的地雷,卡車駕駛座也安裝了詭雷,不過被逐一排除沒有造成更多損害。


這次攻擊中共造成埃及軍兩人陣亡三人被俘,504營營長、無線電工兵連連長等人和8名逃兵都被逮捕,營長和排長都被判處死刑,無線電工程部隊指揮官和無線電工程營營長被判處25年徒刑,埃及軍區司令直接被免職並開除軍籍。蘇聯軍也不好受,P-12M本身是蘇聯第一代國家整合防空系統空氣-1的一環,也裝備制式的敵我識別系統,蘇聯不得不對現有設備進行大幅調整或升級以降低洩密帶來的風險。


圍觀P-12M雷達的以色列軍

圍觀P-12M雷達的以色列軍


一個月後,替補的雷達站完成佈署,為了避免再弄丟一個雷達站,埃及軍用鐵絲網和高砲部隊將其嚴密保護,甚至雷達站也設置了自毀炸藥 - 當然,新的偷竊沒有發生,以色列不需要冒險再偷第二套P-12M雷達。至於被以色列搶走的P-12M,以色列自己的說法是他們認為這套雷達沒什麼先進技術可言,科研價值很有限;美國也曾經長時間借走這套雷達,但也不是對其技術感興趣,而是基於訓練需求。


這事件還有個更為有趣的後續:1970年起,蘇聯空軍與防空部隊大量抵達埃及直接參戰,其中就有許多蘇聯軍自身裝備的SA-2和SA-3地對空飛彈。然而隨後卻發生多起誤擊事件:3月14/15日左右,一架埃及軍的伊爾28轟炸機被擊落;3月17/18日,一架安24運輸機遭到攻擊,飛行員在單發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著陸;7月18日,一架蘇愷7攻擊機遭到攻擊,成功著陸。


這些誤擊事件的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埃及軍戰機的敵我識別系統和蘇聯的不通用:自從P-12M雷達被以色列搶奪後,蘇聯擔心以色列和美國破解並利用上面的矽(Кремний)-1敵我識別裝置,所以趕緊全面更新防空單位的敵我識別系統,將其升級為矽-2型,且矽-2型也不會兼容舊式 IFF設備,這能充分避免諸如戰鬥樹這樣的系統偽造矽-1型訊號並取得回應。理所當然的,此時在埃及的蘇軍防空部隊也都普遍使用矽-2型;而不幸的是,埃及軍的戰機敵我識別系統可沒有同步升級,因此根本無法識別和回應矽-2型的識別訊號,這才導致誤擊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