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
2025-02-07T10:48:54.040Z

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左上)、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右上)、绿党总理候选人哈贝克(左下)和选择党(选项党)总理候选人魏德尔(右下)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基民盟/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政治光谱以黑色代表)近期民调支持率为30%左右,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有望成为下届联邦议院中的最大党及主要执政党,其总理候选人梅尔茨(Friedrich Merz)也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下届德国总理。
联盟党的对中政策如何?
就在不久前,梅尔茨才警告德国企业“投资中国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决定”。在1月23日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举行的研讨会上,梅尔茨说,中共对外国公司的政治影响力从未像现在这么大,按照“我们的标准”,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他还提到中国对台湾公开发出的军事威胁,并称中国是对抗西方的”专制国家轴心“的一部分。

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Friedrich Merz)
联盟党的竞选纲领中也写道,中国对自由民主国家的立场变得愈发尖锐,在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区愈发具有扩张性,“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影响我们战略利益的任何方面击退中国的影响力。”
这份竞选纲领中同时还强调要与美国紧密协调对华政策,称“我们致力于推行独立并与美国紧密协调的欧洲对中政策。”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辜学武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在政治方面,联盟党主张加强与中国的切割。他说:“联盟党中有很大一批所谓跨大西洋狂热追求者,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试图作为美国的助手,阻挡中国的崛起,击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联盟党中有很多人幻想,如果在特朗普时期打中国牌,切断同中国的更多利益,追随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话,有可能换来美国对德国的宽容。”
不过,辜学武教授也强调:“对于中国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敌手的表达,联盟党纲领里没有提出异议,因为联盟党的民意基础很多是都是企业界、经济界和商界人士,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中国问题专家伯恩哈德·巴尔驰(Bernhard Bartsch)也认为,从联盟党竞选纲领及2023年初推出的”中国文件“来看,其对中国的定位与现任德国政府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敌手“的定位仍基本一致。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巴尔驰分析说,梅尔茨最近讲话中谈及中、俄、朝、伊朗等专制国家携手并肩,首先针对的是德国最关心的国际问题,即俄罗斯侵乌战争和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他说:“如果说以前德国内部还对将中国部分定义为制度敌手有不同看法的话,那么在中国继续其亲俄政策之后,人人都意识到,中国在支持一个威胁并破坏欧洲和平的国家,中国的这种参与也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
不同的组阁形式影响对中政策
按照德国选举法,获得一半以上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才有资格组阁。因此,联盟党一旦成为下届联邦议院议席不够半数的第一大党,就需要获得别的党派支持才能联合组阁。
由于德国选举法还规定政党必须获得5%或以上选票才能取得联邦议院席位,因此,和联盟党有许多共同理念、但目前民调支持率仅为4%左右的自民党极有可能再次被踢出议会,不能充当联盟党组阁的“小伙伴”。
联盟党也和社民党、绿党一样,排除了与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又译选项党)组阁的可能性,因此,联盟党在联邦议院选举后的联盟伙伴很可能是社民党(政治光谱以红色代表)或(和)绿党(以绿色代表)。从理论上讲,根据不同的投票结果,黑红执政联盟、黑绿执政联盟、黑红绿执政联盟皆有可能。而不同的组合必然将影响下届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相关图集:2025年德国联邦议院大选各党都推出了哪些候选人?
基民盟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现在69岁的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被基民盟(CDU)推举出任2025年德国联邦议院大选的总理候选人。律师出身的梅尔茨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担任过欧洲议会议员。之后他一度在社民党总理施罗德任期内担任联邦议院反对党领袖。2009年夏天,梅尔茨宣布退出政坛,此后在私营部门工作了近10年的时间。2018年开始,梅尔茨重新竞选基民盟主席一职并且终于在2022年重新当选联邦议会党团主席。今年9月,早在红绿灯政府解体之前,基民盟和基社盟(CSU)就下届联邦议院大选候选人选一事达成一致——梅尔茨将代表联盟党参选。联盟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出,逐步将企业税降至25%,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按照最新的民调结果,联盟党在选民中的支持率最高,达到30%。
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欧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现年66岁的肖尔茨于1998年首次代表社民党当选联邦议院议员。2007年至2009年,他在默克尔第一任期内担任联邦劳工部长,之后调任汉堡,并于2011年当选为汉堡市长(级别相当于州长)。2017年大选后,肖尔茨返回柏林,并在默克尔的第四个任期内担任财政部长和副总理。2020年,社民党提名他为2021年大选的总理候选人。次年12月肖尔茨成为德国历史上第四位社民党总理。肖尔茨在社民党党内的职务并非没有争议,而且他的民调支持率也一路走低。党内要求联邦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参选2025年联邦议院大选的呼声一度相当高。在皮斯托里乌斯明确表达拒绝提名之后,去年11月社民党正式提名肖尔茨为联邦选举候选人。社民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希望通过优惠税率激励和促进企业投资,并改革债务刹车机制、筹措百亿欧元资金,投入到亟待改善的基础设施等领域。
绿党总理候选人: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出生于吕贝克的哈贝克拥有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哈贝克正式走入政坛,他代表绿党首次当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议会议员。在此之前,他作为业余作家写过很多童书并翻译过多本英文诗集。2012年至2017年,他在石荷州担任副州长兼能源转型部长等职务。2018年,绿党选举他和贝尔博克共同担任绿党联合主席。2021年联邦议院选举中,哈贝克在肖尔茨政府中出任经济部长。去年年底,德国红绿灯政府解体之后,哈贝克在社交平台X上公布的一段视频中表达自己的参选意愿。他表示,贡献自己的经验、实力和责任,如果选民愿意,他也可以“出任总理”。在红绿灯联合执政期间,绿党经常受到批评,被指责其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计划让民众难以承受。在新的竞选纲领中,绿党提出改革债务刹车机制,支持对电动汽车提供补贴,提出设立旨在确保养老金体系稳定的“公民基金”。此外绿党还提议征收“亿万富翁税”。目前绿党在民调支持率中排名第四(13%)。
自民党总理候选人:克里斯蒂安·林德内尔(Christian Lindner):林德内尔在16岁的时候就加入了自民党。读书期间他就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后来他成为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和一家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21岁的他成为北威州议会最年轻的议员。2009年,他当选德国联邦议院议员。2013年自民党在联邦议院选举中惨败出局,同年林德内尔接任党主席,并在2017年大选中带领自民党重返联邦议院。这一年,自民党拒绝了联盟党和绿党联合执政的组阁谈判。当时林德内尔说,与其错误地领导国家,不如不领导国家。不过2021年的大选后,自民党与社民党、绿党联合组成了红绿灯政府。林德内尔出任财长。不过执政联盟内的矛盾越来越多,争执越来越激化。围绕着供暖法、公民津贴、债务制动、难民移民这些议题的激辩变得越来越频繁。特朗普赢得选举的当天,联邦总理肖尔茨将失去“合作信任基础”的自民党籍的财政部长林德纳解职。目前自民党的民调支持率仅有4%。
选项党总理候选人:爱丽丝·魏德尔(Alice Weidel):45岁的魏德尔读大学的时候主修经济和工商管理。工作后,她曾在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分析师,此后又在中国银行工作过。她拥有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验并会讲一些普通话。她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中国退休金制度未来。2013年10月,魏德尔加入德国选项党。她自称最初加入选项党是被该党反对欧元的立场而吸引。魏德尔在党内晋升得很快。2017年,她就在联邦选举中成为德国选项党的头号候选人,并在选举后与高兰德一起担任议会党团领袖。上周末,在选项党党代会上,魏德尔被正式提名2025年联邦大选选项党总理候选人。数天前,魏德尔在X上与拥有该社交媒体平台的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进行了一场备受争议的对话。马斯克在对话中两次声称选项党是“唯一能拯救德国的政党”。魏德尔在对话中称希特勒不是“右翼”,而是一名共产主义者,引起一片哗然。目前选项党在民调中的支持率仅次于基民盟,为22%。
BSW总理候选人:莎拉·瓦根克内希特(Sahra Wagenknecht):瓦根克内希特出生于东德时期的耶拿。1989年初,她加入长期统治东德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在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统一社会党改组为民主社会主义党。该党在2007年与劳动和社会公正—选举替代合并为左翼党。2009年,瓦根克内希特作为左翼党候选人当选德国联邦议院议员。此后她还出任过左翼党党主席。2023年,瓦根克内希特宣布退出左翼党。2024年年初,她宣布成立新党派“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BSW)。这一新成立的小党去年夏天在欧洲议会大选中表现惊人,斩获6.2%的支持票,超过当时德国联合执政党自民党(5.2%),更超过在野党左翼党(2.7%)。虽然瓦根克内希特拒绝和极右翼政党选项党合作,但是在对俄政策问题上,她领导的党派和选项党主张相似。BSW公开反对向乌克兰输出武器,也反对制裁俄罗斯。该党主张应找到解决冲突的外交方案。这种观点在东德很流行。根据目前的民调,BSW在选民中的支持率在4%到8%之间。
左翼党推出联合候选人:海蒂·莱希尼克(Heidi Reichinek)和扬·范安肯(Jan van Aken):37岁的莱希尼克在大学研究中东文化和政治学,2017年至2019年她担任下萨克森州左翼青年团体的发言人,开始了自己的左翼政治生涯。2021年,莱希尼克进入联邦议院。自去年2月起,她一直担任左翼党议会党团主席。63岁的范安肯拥有生物学博士学位,他以参与西德环境与和平运动起家,曾担任绿色和平组织的基因工程专家和联合国的生物武器检查员。2009年至2017年,范安肯担任联邦议员期间以武器出口批评者的身份而闻名。目前他是左翼党的联合党首。一段时间,左翼党经历了严重的内部四分五裂。瓦根克内希特的出走给该党造成重创。在民调中,左翼党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支持率一直低于5%,因此能否留在联邦议院是本次大选中左翼党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
黑红组合
辜学武教授认为,如果联盟党与社民党组阁,也就是黑红联合执政的话,德国的对华政策会相对温和。他说:”黑党的纲领(对中国)是经热正冷。经济合作又正好符合红党主张与中国谨慎交往的战略,而且如果是黑红合作的话,有可能红党会取得外交部主导权,黑党取得总理府主导权,这样一个组合有可能对进一步对改善德中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尽管黑党在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上更倾向于与美国进行协调,红党更倾向于同欧盟各个国家进行协调,但这不是本质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特朗普的因素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黑红联盟从中国的角度讲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
回顾过去三年多来的现实政治,尽管由社民党主导的现任德国政府支持欧盟关于中国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敌手“的三重定位,但在实际操作中明显强调“合作”。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巴尔驰举例说,尽管争议很大,德国政府2023年仍批准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福地码头;继续允许华为产品在德国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中大规模存在;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上,社民党籍德国总理肖尔茨也表示反对。
黑绿组合
在现任德国政府中,绿党是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态度的主要力量。这从绿党籍德国外交部长贝尔博克对中国的一系列批评态度上可见一斑。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巴尔驰指出:”在现任红绿灯联盟中,绿党所管辖的部门是‘中国战略’的推动性力量,也是最支持欧委会中国战略的部门,比如在对中国电动车征税的问题上。此外,绿党长期以来也关注Temu(铁木,拼多多海外版)的问题,并且推动对其加强监管。“绿党的竞选纲领此次点名提出要加强对Temu的进出口管制。
辜学武教授认为, 如果联盟党和绿党执政的话,那么可能出现强硬与强硬的组合。他说,“绿党在竞选纲领里首先称中国是制度敌手,之后是竞争对手,最后才是合作伙伴。”
不过,辜学武也指出,由于绿党和联盟党在其它领域有重大分歧,因此,即便加起来议席过半,黑绿组合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小。

绿党总理候选人、现任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
黑红绿组合
在联盟党与社民党加起来无法获得一半议席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绿党加入,与黑红两党一起联合执政的情况。辜学武教授认为,这种黑红绿三党的组合“对华政策的变数就非常大”。他解释道,“按照现在的选情,应该是黑党入主总理府。如果外交部继续掌握在绿党手上,那么对于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社民党就几乎没有发言权了,对华政策主导权将落至黑党和绿党手中,而这两个党恰恰是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不过,辜学武也指出,联盟党内部支持与中国保持经济纽带的力量也会对绿党有节制、掣肘作用。
根据德国民调机构Infratest dimap从2月3日至5日进行的最新民调中计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讲,联盟党在630个联邦议院议席中可获227个议席,社民党可获110个议席,绿党可获102个议席。也就是说,联盟党与社民党或绿党联合就可以达到半数以上议席,无需组成黑红绿三党联合政府。
其它党派对华政策及影响
从目前的民调来看,极右翼德国选择党支持率排名第二,约22%,因此很可能成为联邦议院第一大反对党。选项党主张全面和中国交往,甚至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德国应争取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地位。不过,辜学武教授认为,即便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反对党,选项党在对华政策上也没有发言权。巴尔驰认为,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政策上,选项党都没有提出真正的可行方案,今后几年中也不会对德国的中国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除自民党外,目前正在为5%这一进入议会的门槛选票奋斗的小党派还有德国左翼党和新政党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这两个党派从意识形态上看都相对亲中,但两位专家都认为,即便进入联邦议院,这两个小党派对德国政府对中政策的影响力也非常低。
特朗普因素
不可忽视的是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特朗普已经对欧洲发出关税威胁。巴尔驰认为,如果特朗普将威胁落到实处,很可能将影响欧盟乃至德国新政府的对中政策。他说,“如果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真的损害欧美关系,把欧洲深深拖入贸易冲突的话,那么很多欧盟国家都会考虑是否重新加强同中国的关系,以抗衡美国的影响力,而不是夹在两个强权之间。”
辜学武也指出,“特朗普的战略是各个击破,可能对欧洲动手。(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的表态显示,如果特朗普对欧盟动手的话,欧盟对华立场会软化”,但是,他也可以想象,“一旦特朗普在进行双边博弈时,对欧盟开出具有诱惑性的条件的话,欧盟会立马放弃中国,同美国达成协议,并且有可能会牺牲中国的利益。”
从特朗普在最后一刻还是宣布延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来看,他更多是施压到极致,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目的,而非把盟友或伙伴变为敌手。
相关图集:德国各政党总理候选人怎么看特朗普入主白宫?
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边界的不可侵犯性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特朗普不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和丹麦所属格陵兰岛的控制权后,德国总理、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没有点名地批评了特朗普有关领土扩张的言论,并表示,“边界的不可侵犯性是国际法基本原则”。肖尔茨也拒绝了特朗普要求德国和其他北约伙伴将国防开支增加到GDP5%的要求。
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并没有“像兔子盯着蛇一样盯着1月20日”: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认为特朗普会“彻底代表美国的利益”,也担心特朗普可能会削减对乌克兰的支持。这位基民盟主席强调欧洲联合起来采取一致行动至关重要。他说,“我们欧洲的人口比美国和加拿大总人口还多。我们也能提供一些东西,也能提出要求“。他似乎希望通过对中国采取共同立场来安抚特朗普。他说,他”没有像兔子盯着蛇一样盯着1月20日”(意为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感到受威胁)。对于增加国防开支的要求,梅尔茨认为这是”小问题“,他强调德国必须能够保卫自己,不管华盛顿怎么说。
绿党总理候选人哈贝克:”我对特朗普的回答不是怯弱“:在格陵兰岛和国防开支的问题上,哈贝克与肖尔茨的观点一致。他说,让德国拿出超过2000亿欧元的国防预算是“不现实的”。 “作为现任经济部长,哈贝克对特朗普向欧盟发出的关税威胁感到担忧,并表示,如果有必要,他愿意采取反关税措施进行反击。他在11月底表示:“我对特朗普的回答不是怯弱,而是相信我们自身的实力。”
选项党总理候选人魏德尔:“让德国再次伟大”:魏德尔多次公开支持特朗普。她在美国大选前为特朗普加油,并在特朗普获胜后在X上发表视频祝愿他在总统任期内“一切顺利,并愿上帝保佑”。 魏德尔与特朗普密友埃隆·马斯克在X上进行现场对话时,可以看到她身后有顶红帽子,上面写着“让德国再次伟大”。这显然是在效仿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不过,一位发言人否认了魏德尔将亲自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的传言。
自民党总理候选人林德纳:“欧洲应向特朗普伸手握手”:特朗普胜选后不久,自民党领导人就立刻祝愿他“好运与智慧”。在X上,林德纳写道,欧洲应该向特朗普“伸手握手”。林德纳写道,欧盟、北约以及德国现在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地做好经济和安全政策功课。写这段话时,他还是德国财政部长。对于特朗普向北约盟国提出的国防预算的要求,林德纳最近警告不要搞“开支竞赛”。
BSW总理候选人瓦根克内希特:“决不能被特朗普勒索”:”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VSW)总理候选人瓦根克内希特借特朗普当选之机严厉批评德国其他政党。她在议会表示,特朗普选举胜利表明了“多年来失去富裕生活、对衰退的恐惧、高通胀、不受控制的移民、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会对一个国家的情绪意味着什么。她还严厉批评了特朗普要求北约国家增加军费开支的做法,并在X上写道:“我们决不能让自己被特朗普勒索”,德国必须“结束对美国的附庸忠诚”。
左翼党总理候选人范阿肯:“应对特朗普当选对德国和欧洲就业等造成的影响”: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德国左翼党候选人范阿肯在X网站上写道:“特朗普这样的人把像他这样的富人造成的问题归咎于劳动人民。”他认为民众的经济状况是特朗普当选的原因。 “如果通货膨胀正在蚕食你的银行账户,如果你不再看到任何未来:那么投票给特朗普这样的奇怪的人可能更合乎逻辑。” 范阿肯还呼吁做好准备,应对特朗普当选对德国和欧洲的就业、消费和环境标准带来的影响。
中国自身因素与中德合作空间
中国本身的态度,如是否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开放力度,也会对德国新政府的对中政策产生影响。尽管中国保持8年的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已被美国取代,但中德贸易去年仍高达2470亿欧元,中国也仍是德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名列第5)。去年,外资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整体减少,但由于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生产)“的战略,德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仍在增长。
辜学武认为,尽管在现任德国政府治下,德国的”去风险“战略已产生作用,德资在中国开始更多着眼为中国生产,而不是为全球供应链生产,许多德国企业同时也在世界其他地区投资开拓,但是,在能源和环保等领域,中德仍有合作空间。他说:“未来合作的亮点可能是中国的一些优秀的、领先的电动车企业、电池制造商大幅度走向欧洲。这也是德国和欧盟对中国实施电动汽车关税的一个主要目的——不一定是要卡住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德国和欧洲,而是迫使中国电池产商在权衡利弊后宁愿在欧洲和德国投资生产,而不是用整车出口的方式来占领欧洲市场。这个领域可能出现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合作。“
如何利用台湾问题的空间有待观察
在台湾问题上,巴尔驰认为,德国不会因为台湾主动同中国产生直接冲突,但下届政府具体如何利用在台湾问题上的空间还有待观察。本届德国政府任下,发生了美国前议长佩洛西访台、台湾大选、中国在台海周边多次举行大规模军演等重大事件,台海局势一再升高。去年9月,德国军舰22年来首次穿越台湾海峡,宣示“航行自由”的权利,被视为德国向中国发出了坚定地与盟友站在一起,维护国际规则的具有高度象征性意义的明确信号。

德国护卫舰"巴登-符腾堡号"和补给舰"法兰克福号"2024年9月曾穿越台湾海峡(资料图)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