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达塔·希尔克(Datta Shirke)已经两天没有离开家了,他很担心家人的安全。在印度教和穆斯林教派冲突中,停在他所居住的小巷内的车辆遭到焚烧。

在距离这里不到一英里的地方,阿斯拉姆(他要求不透露全名)也同样感到恐惧。他不愿意回到他和妻子、母亲一起生活的家乡,因为他担心被警察逮捕,他说警察正在拘留无辜的穆斯林。 “我什么都没做。但当警察来的时候,他们的眼神就想让我们流血”。

他们都是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纳格浦尔市的居民,该市有300万人口。本周一,该市因 17 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者奥朗则布陵墓的未来归属问题爆发了暴力冲突。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计划于3月30日访问纳格浦尔,在此之前,警方实施了宵禁,并在突袭行动中逮捕了5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该市也是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的总部所在地,而该组织是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BJP)及其印度教多数派盟友的意识形态的母体。

那么,为什么这个在印度以柑橘而闻名的城市会爆发宗教冲突呢?奥朗则布是谁?为什么他的遗产仍然会引起印度的分裂?

纳格浦尔为何爆发暴力事件?

上周,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名人民党议员呼吁挖掘这位莫卧儿帝国的皇帝的坟墓。

本周一,近100名来自极右翼组织“世界印度教大会”(VHP)的志愿者在那格浦尔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拆除奥朗则布的陵墓,他们称,奥朗则布在1658年至1707年的统治期间曾歧视印度教徒并袭击他们的宗教场所。

“那座坟墓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污点”,世界印度教大会发言人、此次抗议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阿米特·巴杰帕伊(Amit Bajpai)表示,“我们聚集在广场附近,在警察的见证下焚烧了用绿布包裹的奥朗则布的肖像。”

他补充道:“要求执行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是我们拥有的民主权利。”

但是居住在附近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律师协会前主席、律师阿西夫·库雷希表示,包括穆斯林店主在内的旁观者要求警方制止这些示威活动,特别是在斋月期间。

有传言称,包裹肖像的绿布上写有《古兰经》的经文,从而激怒了穆斯林。当晚,在结束斋戒并完成礼拜之后,一群穆斯林举行了反对抗议的活动,并要求警方对世界印度教大会成员立案审查。

库雷希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遗憾的是,事情很快就失控了,愤怒的人们开始发生冲突。”

自那时起,宵禁一直实施,警察在城市发生冲突的地区设置了路障。随后警方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库雷希表示,警方本应逮捕参与冲突的穆斯林,但他们却“逮捕了只是出来做礼拜的无辜人员”。

在冲突发生后,世界印度教大会的巴杰帕伊表示他非常愤怒。“现在我们会更加坚决地进行抵抗。他们(指穆斯林)为什么认为暴乱就能吓倒我们?我们希望奥朗则布离开这里。”

本周二,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长德文德拉·法德纳维斯似乎暗示,最近一部将奥朗则布描绘成恶棍的宝莱坞电影可能在煽动印度教情绪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这部电影虚构了莫卧儿王朝统治者与马拉地人之间的战争,而马拉地人统治着如今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大部分地区。法德纳维斯表示,这部电影将“公众对奥朗则布的愤怒”推到了风口浪尖。需要指出的是,法德纳维斯来自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奥朗则布是什么人?

奥朗则布是统治印度次大陆最强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坟墓并不位于纳格浦尔,而是位于450多公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一直因这位统治者的名字而被称为“奥兰加巴德”,直到在2023年被更名为“贾特拉帕蒂·桑巴吉纳加尔”(Chhatrapati Sambhajinagar)。

在印度教多数群体的压力之下,这座城市被更名,而这些群体长期将奥朗则布视为印度现代史上最血腥的恶棍。但历史学家们认为,与奥朗则布在当今印度的主流形象相比,其遗产更为复杂。

奥朗则布囚禁了他的父亲并杀死了他的哥哥,最终登上王位并继承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但历史学家、《奥朗则布:其人其事》一书的作者奥黛丽·特鲁什克认为,这位渴望权力的皇帝在战场上也是无与伦比的,并且善于建立联盟。

特鲁什克表示,他的政策深受另一位莫卧儿皇帝、他的曾祖父阿克巴大帝的影响。

“奥朗则布把各种群体都带入了帝国。作为一名王子,他游历了帝国的各个角落,博览群书。他与从马拉地人到拉其普特人的所有群体都建立了联系,后来又让他们担任内阁的重要职位”,她所指的是印度西部的主要印度教社区。

但奥朗则布还实施了严格的伊斯兰法律和歧视性税收,印度教居民需要缴纳税款才能获得保护。特鲁什克指出:“奥朗则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王,具有多面性。”

特鲁什克表示,尽管印度极右翼经常将奥朗则布描绘成一个宗教狂热分子,但是这位莫卧儿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表明,他并不是受信仰驱使,而是受权力驱使。她指出,“每当虔诚和权力发生冲突时,他就会选择权力”,“每次都是这样。”

奥朗则布为何在印度如此具有分裂性?

许多历史学家指出,一般来说,当时的国王并不民主。特鲁什克表示,从很多方面来看,“奥朗则布与前现代时期的印度国王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但英国殖民者却在诽谤他,特鲁什克补充道,印度人民党和国民志愿服务团所属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本质上是在重复殖民时期的宣传内容”。

在印度,反奥朗则布情绪日益以激进甚至暴力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2024年,有4人因在游行期间举着奥朗则布的海报而被捕。2023年6月,Instagram平台上关于这位统治者的一条帖子导致一名14岁的穆斯林男孩入狱。在2022年,莫迪政府修改了印度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删除了大量有关莫卧儿帝国的章节,包括删除详细介绍奥朗则布及其祖先等皇帝事迹的内容。

对于许多支持莫迪及其政治主张的人而言,奥朗则布不仅仅是历史。人们普遍认为他主张拆除许多寺庙,但据称他也向其他印度教圣地提供了补助资金和土地。

现在,印度民族主义者已宣称对位于瓦拉纳西(莫迪在北方邦的议会选区)的格扬瓦比清真寺拥有主权。他们声称,这座清真寺建在维什瓦纳特庙的废墟之上,而后者是16世纪一座宏伟的印度教圣地,并在1669年因为奥朗则布的命令而被毁坏。

莫迪在2022年瓦拉纳西举行的一场活动上,谈到了“奥朗则布的暴行和他的恐怖行为”,并补充称,“奥朗则布试图用刀剑改变文明,试图用狂热摧毁文化。”此后,莫迪还多次提到他的名字。

在纳格浦尔冲突发生后的第二天,法德纳维斯表示:“尽管奥朗则布曾遭受迫害,但政府却必须承担起保护奥朗则布坟墓的责任,这非常令人遗憾。”

根据印度在1958年出台的一项法律,印度考古调查局将奥朗则布陵墓列为国家重要纪念碑以进行保护,并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建或拆除。

随着纳格浦尔的紧张局势持续升温,居民和当地活动人士担心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暴力事件。

“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没有信心”,当地居民希尔克表示,“我无法相信我的邻居,并不排除他们一有机会就可能伤害我的家人。”而律师库雷希表示,穆斯林居民生活在对袭击的恐惧中,并且希望地方当局能够公正地处理这一局势。

然而,对于特鲁什克来说,印度教多数派对历史的痴迷在于该运动对穆斯林的仇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她指出,了解历史对于理解社区和国家如何形成至关重要,“但是为了17世纪可能发生过的事情而提起诉讼,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