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征收后协商”的美国相互关税构想浮出水面:韩美FTA或将重新协商?

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于当地时间16日表示,美国将与世界各国通过双边协商签署新的贸易协定。这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于下月2日对全球实施互惠关税之后发生的事情。美国希望通过相互关税施压,然后打着“公平互利”的旗号,以有利于美国的“规则”签订新协定。作为美国八大贸易逆差国之一,韩国很可能会被要求重新谈判《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
卢比奥国务卿当天在接受CBS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向对方国家征收与其向美国征收的相同的关税”,“(之后)美国将重新设定基准线,签订潜在的双边协定”。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明确表示将在征收互惠关税后,与各国推进新的贸易协议。
卢比奥国务卿暗示,所有国家都将成为新贸易协定的对象。作为双边协定的“新基准线”,他提出了公正性和相互性。卢比奥国务卿表示,“将以公正性和相互性为基础,为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新贸易协定,与世界各国展开双边谈判”。也就是说,将签署改善目前对美国不利状况的“公正”贸易协定。
该发言是对特朗普总统实施互惠关税背景的说明。卢比奥国务卿表示,“我理解为什么其他国家不喜欢这个(相互关税)。因为当前的贸易状况对他们更有利”,“我们会设定新的状况,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协商”。
卢比奥国务卿将欧盟(EU)列为对美国不利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他指出,“欧盟的经济规模几乎和我们相似,但为何他们对我们有着贸易顺差呢”,“过去30到40年,包括冷战时期在内,我们都在允许其他希望变富的国家不公平地对待我们”。
尽管卢比奥国务卿当天并未直接提及韩国,但鉴于特朗普总统曾表示“不会有例外”,预计韩国也将成为目标。贸易专家们认为,美国很有可能首先对韩国的部分出口产品征收相互关税,然后要求重新谈判《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或签署新的贸易协定。这就是所谓的“先征收关税后进行双边谈判”的方式。
高丽大学国际大学院教授朴成训解释道,“从先例来看,韩国对美贸易顺差幅度较大的汽车、半导体、钢铁等部分产品优先征收相互关税的可能性很高”。美国计划在征收相互关税时,同时考虑现有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意图挑战其认为导致美方贸易逆差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在《韩美FTA》框架下关税已基本取消的情况下,非关税壁垒将成为其借口,包括增值税和补助金、谷歌精密地图外流问题等针对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的各种限制、对30个月龄以上的美国产牛肉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和农产品检疫制度、国产影片配额等。

同时,美国还怀疑韩国可能成为中国的“迂回出口路径”。比如进军韩国的中国企业将几乎已在中国完成的产品仅更换包装后便可以出口至美国。据悉,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和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最近访问美国时,美国方面对此提出了问题,这可能成为美国对相关品类征收关税或对贸易失衡较大的产品征收关税的借口。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曾以威胁废除《韩美FTA》为手段,迫使韩国重启谈判,并最终促成部分修订。美国向韩国要求的再协商力度,如果各国实行相互关税后,将会出现具体的轮廓。
有分析认为,美国甚至可能推动签订全新的协议。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院长张相植(音)表示,“美国也知道,自贸协定在重新谈判时需要经过韩国国会的批准程序等,需要很长时间”,“也可能会要求就部分品类签订新的贸易协定”。
但韩政府的立场是,仅凭卢比奥国务卿的发言就推测互惠关税是否会导致FTA重新谈判,还为时尚早。因为距离实际征收关税还有一段时间,之前美方尚未明确提及《韩美FTA》需要重新谈判。韩国贸易当局相关人士表示,“实际上,在美国的贸易逆差国中,与美方签订FTA的只有墨西哥、加拿大(《美墨加协定》USMCA)和韩国”,“需要先观察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谈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