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日本人均寿命的地区差距扩大
【共同社3月21日电】日本庆应大学等研究团队分析发现,1990年至2021年约30年间,日本人平均寿命延长5.8岁至85.2岁,但47个都道府县中最长与最短之间的差距扩大,相关结果发表于21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1990年时的差距为2.3岁,2021年扩大至2.9岁。
据分析,寿命延长较多的地区积极改善了医疗服务和生活习惯,并建立健康支持机制等。团队成员、庆应大学特聘教授野村周平(国际卫生)表示:“通过分享这些地区的经验,可能有助于缩小差距。”
该团队分析了国家人口动态统计等数据。平均寿命在所有都道府县均有所延长,但对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后的1990年平均寿命最长的冲绳(80.6岁)与最短的大阪(78.2岁)差距为2.3岁,而2021年最长的滋贺(86.3岁)与最短的青森(83.4岁)差距为2.9岁。
生活中无健康问题的“健康寿命”与平均寿命的差距也从1990年的9.9岁扩大至2021年的11.3岁。野村认为老龄化是原因之一,并指出“实现‘健康长寿’是课题”。
为了能够比较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数据,研究团队在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基础上计算了调整后的死亡率,结果显示,过去约30年间全国死亡率下降了41.2%。据分析这主要得益于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下降。降幅最大的滋贺为49%,最小的冲绳为29.1%。
按疾病分析,2021年因吸入性肺炎等死亡的认知症患者每10万人中有135.3人,较1990年的29.38人大幅增加。老龄化是主要原因,超过了2021年脑卒中每10万人死亡人数(114.9人)和缺血性心脏病(96.5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