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警告各国切勿在贸易协议上对特朗普“妥协”?
中国警告各国不要与美国达成损害中方利益的贸易协议,从而在这场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当中进一步加大了言辞攻势。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正在向其他国家施压以孤立中国的报道,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本周一表示,中方将对那些与美国站在一起对抗中国的国家“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目前,各国正准备与美国进行谈判,以寻求特朗普对约60个贸易伙伴实施的“对等”关税的豁免——他在宣布后又暂停了这些关税。
那么,这场最新的口水战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拥有多大的影响力?特朗普是否会在其他国家与中方之间制造隔阂?
背景是什么?
《华尔街日报》在最近报道称,特朗普正试图利用其关税谈判,以迫使美国经济伙伴限制它们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并遏制北京在制造业内的主导地位。
作为回报,这些国家可以争取美国降低对它们的关税和贸易壁垒。特朗普政府表示正在与超过70个国家开展谈判。
中国商务部在本周一发出反击并警告称,“为一己一时私利,以损害别人利益来换取所谓豁免是与虎谋皮”。事实上,中国商务部认为,那些试图与美国——这只老虎——达成交易的人,“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损人不利己”。
中国商务部还表示,中国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以与美方达成交易的国家。
中美贸易现状如何?
今年4月9日,特朗普在暂停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之后,又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美国对大多数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贸易关税已攀升至145%。而中方则对美国商品征收了125%的反制关税。
长期以来,特朗普一直指责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剥削美国”,并称其征收关税是振兴美国国内制造业和将就业岗位回流至美国的必要举措。他还希望利用关税来为未来的减税政策提供资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周访问了三个东南亚国家,以加强地区关系。他还呼吁包括越南在内的贸易伙伴反对单边霸凌行为。
习主席在越南媒体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强调,“贸易战和关税战没有赢家。”但并未在文中提及美国。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越南也深陷贸易战的泥潭。越南不仅本身就是制造业中心,还是很多为规避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中国产品向美国出口的地点。
在其他地区,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与其东亚盟友就关税问题开展谈判。日本代表团在上周访问了华盛顿特区,而韩国官员也将于本周抵达。
现在,许多国家发现自己被夹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中国是重要的制成品来源地和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重要的出口市场。

美国还是中国:谁是更大的贸易伙伴?
目前全球约70%的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额。而在2001年,这一数字还仅为15% (半岛电视台)
世界对中国出口的依赖程度如何?
悉尼智库洛伊研究所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分析师发现,在2023年,约70%的国家从中国的进口额超过了从美国的进口额。
中国迅速崛起为贸易超级大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1年——中国在那一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在多年实施成功的产业保护政策后,开始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本世纪初期,中国受益于国际供应链的转移、大量外国投资的流入、充沛的低成本劳动力以及被低估的货币汇率。
到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至少6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几乎是美国方面的两倍——美国仍然是33个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
两国之间的差距还在许多国家内不断扩大——洛伊研究所的分析发现,在2023年,有112个经济体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是它们与美国的两倍多,而在2018年特朗普发动第一轮贸易战期间还只有92个经济体处于这样的状态。
“全球——尤其是亚洲,已经对中国形成了严重的依赖,这就意味着许多贸易伙伴都离不开中国”,投资银行法国外贸银行的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从关键矿产到硅芯片,中国的出口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自特朗普发动上一轮贸易战以来,世界贸易是否更加有利于中国?
在特朗普首次开始执政的两年后,他于2018年宣布对价值超过12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15%的关税,其中包括鞋类、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视。
自此以后,美国已经成为中国以外地区(尤其是墨西哥和越南)出口产品更重要的需求来源,从而反映了美国多年来对中国征收关税所产生的影响。
然而,如果特朗普此举的部分目的是打击中国,那么他的首轮攻击就宣告失败了。
自201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深化了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以美国为代价。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超过80%的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额超过了它们对中国的贸易额。根据洛伊研究所的这项分析,到2018年之际,也就是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征收关税的那一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30%。
此后,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在2018年,共有139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额。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145个;全球近70%的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额——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5%。
加西亚-埃雷罗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特朗普似乎不明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提供太多的‘胡萝卜’,例如增加投资。所以,我认为他将无法如愿。”
各国能否承受在贸易问题上远离中国?
加西亚-埃雷罗认为,像墨西哥这样与美国有着特别深厚贸易联系的国家,可能会“拒绝中国进口”。
然而,她强调:“中国在美国其他大多数贸易伙伴的供应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脱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在世界各地,中国已成为一个宝贵的进口来源。例如,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在2022年达到了3960亿欧元(约合4320亿美元),高于2016年的1450亿欧元(约合1650亿美元)。
中国占到欧盟商品进口的20%。而在英国,这一比例为10%。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在上周表示,对英国而言,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贸易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约四分之一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尼日利亚和沙特阿拉伯近五分之一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短视的”,加西亚-埃雷罗表示,“企图切断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这在那些设有美国军事基地的国家内或许会奏效……它们或许不得不接受美国提出的担忧。”
“但对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而言,特朗普的威胁越大,这些国家就越倾向于站到中国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