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球化?这个问题似乎直接来自中学课程,是一个常规问题,有许多刻板的答案,谈论世界如何变成一个小村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何变得尽可能容易,印度制造的衬衫如何在法国销售并在澳大利亚穿着没有任何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障碍如何完全且不可逆转地“消失”。

但这种对全球化的“学派”观点在现实中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例如,对于埃及思想家阿卜杜勒·瓦哈卜·梅西里来说,全球化不仅仅是国家和人民之间有效沟通的工具,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整个世界强加特定模式的方法。按照这种观点,全球化创造了一个只从一个维度看待生活的世界。

即使在经济层面,全球化也不仅仅是自由市场经济的表现,而是包含了一种将人主要视为消费者的物质主义观点。

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全球化主要依靠拆除宗教、民族和文化身份,以造福于一种人,即“全球消费者人”,他们只属于试图在自身和社会中复制西方模式的人。

全球化奠定了美国在世界霸权的基础,筑起围墙,搭起屋顶,而当这种霸权被装饰和点缀起来时,怀疑和问题又再次降临到它身上。讽刺的是,这些怀疑来自美国本土,出自一个似乎是为了摧毁西方霸权经典概念的人之手,他提出了一个光鲜亮丽却又充满欺骗性的口号:“美国优先”。

特朗普:即使这是他最后一次任期

世界各国的总统,尤其是美国总统,在其总统生涯中通常会发表数十次演讲,但只有少数演讲能够在历史和政治版面上永垂不朽。我们相信,其中一次将被人们长久铭记的演讲是唐纳德·特朗普于4月2日星期三在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发表的演讲,美国总统将这一天称为“美国解放日”。

演讲开篇就提到,美国新政府眼中的美国国家正处于“灾难性状态”,城镇被“强抢”,工厂被“摧毁”或“洗劫”,“国家彻底四分五裂”。

事实上,任何关注美国总统演讲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这种术语和描述与人们自他第一任期以来习惯听到的他所说的并无二致。

这次的新鲜景象几乎是任何人都不曾记得在美国政治中见过的,当时特朗普邀请了他的高尔夫球友、亿万富翁、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他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份长长的东西方国家名单,以及特朗普想要对这些国家征收的关税。据苏珊·格拉瑟在《纽约客》中描述,特朗普随后开始像“拍卖师”一样背诵数字。

直到那时,秘密关税才被曝光,各国开始在名单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就像学生在成功或被录取的学生名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一样,但这正是特朗普长期威胁的真正贸易战的开始。

特朗普的威胁一经曝光,就立即引起全球震动,先是美国的朋友,然后是美国的敌人。特朗普的演讲还未结束,反应就已开始显现,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溃,美元兑其他货币下跌,美国股市创下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的最大跌幅,初步估计损失接近3万亿美元。

由于资本只把人视为生产工具,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宣布裁员计划,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黑暗时期。正因如此,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才说,从来没有哪场演讲的几分钟甚至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让这么多的工人付出代价。

问题在于,几乎没有人,我们指的是几乎没有人,经济学家,特别是华尔街人士,预料到特朗普会如此迅速地兑现他在竞选期间做出的最重要的“危险承诺”之一。

这项决定之后,除中国外,所有国家均暂停实施该决定90天,可见其有多么“危险”,经济分析开始与对唐纳德·特朗普性格的心理分析相融合。正如格拉瑟再次指出的那样,美国总统完全单方面地决定冷血地摧毁一个世纪的全球化,这一决定不能仅仅归结为经济层面的问题,而在于特朗普倾向于通过签署行政命令征收新关税来控制局势,从而利用其广泛的权力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因此他在演讲中高兴地说道:“终于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感到非常荣幸。”

病态全球化

特朗普的关税可能是对全球化在其最重要的领域——经济——最大、最重要的打击,但事实是,这个概念(我们这里指的是它所代表的体系)已经遭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打击。大约一年前,拉里·埃利奥特在英国报纸《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当时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讨论全球经济状况的会议结束。

埃利奥特在文章中写道,这一年还不算太糟,原因有很多,包括利率上升并未将美国、欧元区和英国推入衰退,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并未导致油价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然而,由于与往年几乎相同的原因,这一年的表现并不好:通货膨胀的阴影、威胁最重要全球贸易路线的中东战争,以及经济参与者之间存在的重大分歧,尤其是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冲突。

2025年1月2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路透)

埃利奥特认为,在一个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自由民主受到“威权政体”威胁、地球持续变暖的世界里,全球化显然尚未消亡,西方模式仍然存在,证据就是寻求庇护者来到西方而不是俄罗斯和中国。

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以来,世界已开始发生变化,而随后的新冠疫情则开启了“逆全球化”或有人称之为“全球本土化”的阶段。这种“全球本土化”是自给自足和自由市场的结合。其中包括缩短供应链、更加注重国家制造能力,并在经济方面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空间。

然而,唐纳德·特朗普发起的关税壁垒是致命一击,这是通过“国内”限制来限制全球化的最后一次尝试,现任美国总统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他认为,他的国家可以通过与朋友和敌人发动全球贸易战来致富。

特朗普的经济保护主义标志着华盛顿与其前任所推行的国际经济政策的决裂,这些政策使美国成为拥有3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超级大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二战结束到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美国总统们都做出了巨大努力来减少贸易、投资和金融壁垒,并打着“将繁荣传播到遥远的土地”等宣传目标。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评论此举时表示,特朗普宣布的这一举措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因为即使现任政府在所有这些问题上做出让步,让气氛稍微平息一些,这一举动也意味着全球化的棺材上又钉上了一颗钉子。特朗普坚称提高关税将带来新的“黄金时代”,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将流入美国,同时,美国总统还承诺股市将上涨,并将建造新的世界级工厂来取代美国之前关闭的工厂。

特朗普承诺美国将会有很大不同,他当然是对的,但这种不同并不一定是积极的。与特朗普的华丽承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学家指出,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生效以来,美国经济规模翻了一番,该协定此前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系在一起。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成为开放国际贸易最大受益者的一个例子。

美国总统关注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2001年的冲击,或者说是“中国冲击”,那是在北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发生的。到2011年,240万美国人失去了工作,尽管事实证明与中国的贸易在很多层面上都超过了其弊端。乔治梅森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从对华贸易中受益,但低技能工人仍然是这种开放中最薄弱的环节。

特朗普认为,美国需要在国内生产几乎所有产品,而不是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购买,即使这会增加成本 (Shutterstock)

中国真的是敌人吗?

从比尔·克林顿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都试图通过贸易调整援助计划帮助受影响的工人恢复正常生活,以克服中国加入全球经济所造成的国内问题,但资金等诸多问题阻碍了该计划取得预期效果。

然而,美国总统和他们的经济顾问们一直都明白,这只是一项隐藏着无数好处的税收。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机械化”而不是贸易才是导致员工失业的主要原因,而贸易协定的作用是凸显危机的严重性并引发民众的大部分愤怒。

然而,尽管美国企业利用海外廉价劳动力的利润几乎增长了两倍,但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从1999年到2015年却没有变化。

最终,美国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建立的经济体系,由于未能适应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的强势崛起,变成了自食其主的怪兽,导致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自由贸易产生了不满。

2008年,反贸易情绪开始日益高涨。同年,美国总统初选期间,贝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都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提出了批评,而由于全球重大危机,不安情绪也开始蔓延至中国。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总统时,将大部分愤怒集中在贸易上,倡导彻底的保护主义思想,尽管唐纳德·特朗普不是一个意识形态人物,在大多数问题上也不能归于坚定的立场,但经济保护主义和反对自由贸易是个例外,这种观点甚至源于他在沃顿商学院的背景,该学院由实业家约瑟夫·沃顿创立,约瑟夫·沃顿以反对自由贸易和鼓励各国自给自足而闻名。

特朗普认为,他的国家需要在国内生产更多几乎所有产品,而不是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购买,即使这会导致成本上升,因为增加国内制造业将加强当地社区和国防。

美国总统特别关注2008年的危机,拒绝超越它,尽管美国人自己已经恢复了对贸易更加积极的看法。根据盖洛普实验室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81%的人将其视为增长机遇,而只有14%的人将其视为威胁。

美国新政府押注一些行业,比如汽车行业,以迅速恢复其“工业”强国的地位。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工厂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8%,而2015年为88%。不幸的是,对于特朗普政府的乐观主义者来说,这种变化似乎还很遥远。一辆普通汽车包含3万个零部件,其中一半来自国外,这意味着需要建立整个本地供应链,这将耗费数年时间并产生巨大的成本。

从政治角度来看,对特朗普最新决定的外交反应先于经济后果出现,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宣布,加拿大实际上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而在中国正在加强与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关系之际,特朗普一直不喜欢的、他也一直不喜欢的欧洲也开始与印度谈判达成贸易协定。

对此,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全球资本主义》一书作者杰弗里·弗里登表示:特朗普政府转向经济单边主义“并没有改变其他国家的经济前景,反而推动它们走向经济保护主义。这些国家只是试图保护自己免受华盛顿的侵害,以及免受混乱中可能出现的新经济体系的侵害,而美国将在新经济体系中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左)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法国媒体)

体系的终结?

而中国方面,面对特朗普的决定,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关税战,目前事态已经达到了危险的程度:几乎所有中国输美产品都被征收245%的关税,而美国输美产品则被征收125%的关税(中国宣布,暂时不会再提高关税)。此外,华盛顿还将目标对准了墨西哥和越南,中国曾依赖这两个国家来规避2018年对其征收的关税。

这听起来就像一个咬手指的游戏:谁会先尖叫?就美国而言,它认为自己在这场游戏中处于主导地位,因为美国从中国消费的商品比中国从美国消费的商品多。相比之下,北京认为其拥有更强大的工业实力,而美国最终将不得不撤退,而在这种相互认知中,两国都误解了对方的意图。

挪威北极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马克·兰塔纳认为,一方面,特朗普面临的对手更有贸易战准备。2020年拜登上任后,北京注意到民主党政府并未推翻特朗普做出的决定,而是维持了他征收的大部分关税。这让中国人相信,现在是时候与美国经济保持距离,以避免出现任何意外的坏消息,而这正是特朗普今年再次上台后发生的事情。

但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美国政府几乎没有任何克制。即使在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时期,也有人能够阻止局势失控,比如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和国家安全顾问赫伯特·雷蒙德·麦克马斯特,但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了,无论是敌人中国还是盟友欧洲,都无法在特朗普内阁中找到不同的声音。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采取一种旨在让对方相信他有能力做任何事情的策略,并且尽可能采取最疯狂的手段迫使对方做出让步。

相比之下,中国从来不喜欢影响全球经济的问题或重大冲突,这个国家本因安全与和平而繁荣,但现在却似乎被迫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残酷贸易战。

但北京并不是唯一为特朗普的指示和决定付出代价的国家。看来,美国总统对美国自己建立的、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政治经济体制抱有敌意,这个体制让美国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占据了上风,这意味着华盛顿在拆毁中国房子的过程中,会先用自己的手拆毁自己的房子,最重要的是,它将不可逆转地摧毁自二战结束至今保证其在世界霸主地位的体系。

来源 : 半岛电视台 +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