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一次支持者集会上自信地宣称,他领导的印度教多数派印度人民党(BJP)将创建一个新的查谟和克什米尔,“不仅没有恐怖主义,而且是旅游天堂”。

七个月后,这一承诺已成泡影。4月22日,一个武装团体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度假小镇帕哈尔加姆杀害了25名游客和一名当地骑手,引发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新德里指责巴基斯坦与袭击者有关联,但伊斯兰堡否认了这一指控。

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的军队在争议边界连续三天交火。印度已暂停参与巴基斯坦赖以保障其水资源安全的《印度河用水条约》(IWT),而伊斯兰堡则威胁要退出此前达成的和平协议。两国还驱逐了对方的外交官、武官和数百名平民。

但与此同时,印度在其控制的领土上发动了一场战争。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安全部队正在轰炸疑似武装分子家属的住所。自帕哈尔加姆枪击案发生以来,他们突袭了数百名疑似叛军支持者的住所,逮捕了1500多名克什米尔人。帕哈尔加姆枪击案是25年来针对游客的最致命袭击。

然而,当印度军队深入茂密的丛林和山区,试图抓捕仍然逍遥法外的袭击者时,国际关系专家和克什米尔观察家表示,过去一周的情况暴露了莫迪克什米尔政策的重大漏洞,他们表示,该政策似乎正走进死胡同。

政治学家苏曼特拉·博斯的研究重点是南亚民族主义与冲突的交汇,她表示,帕哈尔加姆袭击“刺破了‘新克什米尔’叙事的气球”。

克什米尔
抵达克什米尔的游客
近年来,克什米尔的旅游业激增,2024年该地球吸引了约350万游客。 (半岛电视台)

“让游客成为目标”

2019年8月,莫迪政府在未与政治反对派或克什米尔民众协商的情况下,撤销了印控克什米尔的半自治地位。这一特殊地位是克什米尔自1947年脱离英国独立后加入印度的关键条件。

莫迪政府辩称,历届政府都未能真正将查谟和克什米尔与印度其他地区融合,半自治地位正中试图将该地区从印度分裂出去的分裂势力的下怀。

废除赋予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宪法条款伴随着大规模镇压。数千名平民被捕,其中包括主流政党的领导人——甚至包括那些将克什米尔视为印度一部分的政党领导人。电话和互联网连接被切断数月。克什米尔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被切断。

克什米尔袭击后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紧张局势升级,家庭受困,旱灾担忧

然而,莫迪政府认为痛苦是暂时的,需要恢复克什米尔的“正常”状态。

自那时起,包括记者在内的平民被捕事件持续不断。选区边界的改变导致查谟——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超过了穆斯林占多数的克什米尔谷地。非克什米尔人获得了在该地区定居的居留卡,这在2019年之前是不允许的,这引发了人们对莫迪政府可能试图改变该地区人口结构的担忧。

尽管该地区于2024年底举行了十年来的首次省级立法机构选举,但首席部长奥马尔·阿卜杜拉领导的新当选政府被剥夺了其他地区政府享有的许多其他权力,关键决策权却掌握在新德里手中。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大力推动克什米尔旅游业,并指出游客数量的激增表明,在经历了四十年的武装抵抗印度统治后,克什米尔地区已经恢复了所谓的正常状态。根据政府数据,2024年,克什米尔将迎来350万游客,轻松创下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但早在2024年5月发生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之前,阿卜杜拉——现任该地区首席部长,当时是反对派领导人——就曾告诫不要将旅游人数反映为克什米尔的和平与稳定。

阿卜杜拉去年5月说道,“(克什米尔)局势不正常,更别提旅游业是恢复正常的标志了;当他们把恢复正常和旅游业联系起来时,他们就把游客置于危险之中。你们把游客当成了攻击目标。”

2025年4月23日,查谟和克什米尔首席部长奥马尔·阿卜杜拉(前排中央)身穿蓝灰色衬衫,在帕哈尔加姆袭击中丧生的骑手阿迪尔·侯赛因·沙阿的葬礼上与其他人一起祈祷 (美联社)

半岛电视台联系阿卜杜拉,请其对当前危机发表评论,但尚未收到回复。

国际危机组织高级分析师普拉文·东蒂表示,4月22日,阿卜杜拉警告的莫迪政府的言论,正是导致帕哈加姆草原血流成河的罪魁祸首。他说,“新德里及其安全机构开始相信自己对和平与稳定的评估,他们变得自满,认为武装分子永远不会袭击游客。”

东蒂指出,在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发生之前,武装人员基本上不会袭击克什米尔的游客,因为他们知道游客对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性。他说,“但如果被逼到绝境,只需要两个持枪男子就能证明克什米尔不正常。”

处理克什米尔问题,就是处理巴基斯坦问题

4月8日,即袭击发生两周前,被广泛视为莫迪副手的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在克什米尔最大城市斯利那加主持安全审查会议。首席部长阿卜杜拉没有出席此次会议——这是他最近一次被排除在安全审查之外。

分析人士表示,这凸显了莫迪政府几乎完全将克什米尔的安全挑战视为其与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紧张关系的延伸,而非一个新德里可能需要国内投入才能成功解决的问题。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指责巴基斯坦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反对其政府的武装叛乱提供武器、训练和资金。巴基斯坦声称其仅向该分裂主义运动提供道义和外交支持。

东蒂表示,帕哈加姆袭击事件暴露了莫迪政府做法的愚蠢之处。

他说:“将此事描绘成一场完全由巴基斯坦引发的安全危机,虽然在政治上和国内层面上有用,但无助于解决冲突。”

“除非印度政府开始与克什米尔人接触,否则暴力事件永远不可能得到持久的解决。”

不过,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莫迪政府正在考虑改变政策方针,克什米尔政治评论员谢赫·肖卡特表示,莫迪政府的政策方针似乎是为了“迎合国内的沙文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言论”。

自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以来,印度的重点一直是惩罚巴基斯坦。

自1960年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水资源共享协议——《印度河用水协议》——经历了三次战争,被广泛誉为跨国水域管理的典范。

根据该条约,两国分别从印度河流域的三条河流获得水源:三条东部河流——拉维河、比亚斯河和萨特莱杰河——流入印度,而三条西部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和杰纳布河——为巴基斯坦输送了80%的水量。

但该协议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为印度在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后暂停了参与该条约。巴基斯坦回应警告称,试图阻止或转移水资源将构成“战争行为”。伊斯兰堡也警告称,它可能暂停参与所有双边条约,包括1972年签署的《西姆拉协议》。该协议实质上划定了两国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即事实上的边界。

克什米尔
控制线
控制线(LoC),也被称为“停火线”,是将巴基斯坦管理的克什米尔和印度管理的克什米尔分开的事实边界。当两国于1949年1月宣布停火时,这条线最初标志着军事战线。在1972年《西姆拉协议》之后,它被正式命名为控制线(LoC)。 (半岛电视台)

“巴基斯坦真心实意地把这件事(水资源流失)看作关乎生存,甚至世界末日的事件,”政治学家博斯说。“印度深知这一点——这标志着对巴基斯坦的集体惩罚政策,影响了数千万人。”

然而,专家们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声明提出了一些质疑。

印度无力控制这些强大的河流,又如何能够有效阻止水流呢?它能否转移水源,冒着本国领土遭受洪水侵袭的风险?如果巴基斯坦退出《西姆拉协议》,是否实际上就意味着战争状态?

博斯表示:“双方的这些措施都很幼稚”,但却有着“具体的影响”。

印度方面多年来一直寻求重新谈判内河水协议,声称其未能获得公平的水资源份额。驻克什米尔的评论员肖卡特说道,“最近的克什米尔危机给了(新)德里一个机会,一个触发该条约的借口。”

2025年4月24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印度东部比哈尔邦马杜巴尼的集会上发表讲话 (路透)

莫迪会改变其对克什米尔的态度吗?

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发生两天后,莫迪正在比哈尔邦视察。比哈尔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举行选举。在一场竞选集会上,莫迪总理表示,他将“追捕”袭击者“直到天涯海角”。

对于莫迪传记作者尼兰詹·穆科帕迪亚伊来说,这样的演讲反映了他所认为的莫迪克什米尔政策的唯一目标:“通过对克什米尔采取强硬态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印度人民党在该国其他地区的核心选民群体”。

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人民党的意识形态母体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一直将克什米尔视为一个未完成的项目:几十年来,国民志愿服务团一直呼吁取消该地区的特殊地位,并对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采取坚定的安全方针。

“现在,我们唯一的想法就是‘我们要复仇’,” 穆科帕迪亚伊表示,他指的是目前在印度盛行的沙文主义。

自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印度各地已有多名克什米尔人遭到殴打,房东驱逐房客,医生拒绝穆斯林患者。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着针对穆斯林的煽动性内容。

国际危机组织的东蒂表示,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对莫迪政府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尽管克什米尔的安全挑战以及与巴基斯坦的危机代表着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考验,但“从国内来看,这对莫迪政府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他说,尤其是在弱势反对党基本都同意的情况下,情况尤其如此——主要反对党国大党支持对巴基斯坦的袭击采取强硬回应。

然而,政治学家博斯认为,莫迪政府并非专注于短期政治算计。他表示,莫迪在比哈尔邦的言论,以及印度社交平台和电视台上广泛传播的针对克什米尔人和穆斯林的、几乎不受控制的仇恨,反映了印度人民党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更广泛的世界观。

他表示,克什米尔问题是莫迪政党的一场意识形态之战,并补充道,“本届政府永远不会改变其克什米尔政策。”

来源 : 半岛电视台